专栏名称: 投研帮
金融推理 | 内幕揭秘 | 独立调研 | 散户立场 | 白话解读 | 风趣幽默 【这里有主流媒体上看不到的东西……最好玩的投资研究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投研帮

小米引发大跌

投研帮  · 公众号  ·  · 2025-03-25 22: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今天不少小伙伴都在怪小米配股,说小米自己涨完了,开始巨额配股融资,终结了恒生科技的行情,就像一个先到游泳池游泳的人,游完了上岸前在池子里撒了一泡尿。

港股行情是不是终结,现在 还不好说

港股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经营业务整体都比较稳定,也都或多或少能够沾上新质生产力,造车、 AI 、智能驾驶、机器人这些。

过去几年港股熊的原因核心是两点:政策周期向下(美国制裁,以及国内要求整改),流动性周期向下(美联储加息)。 现在 这两个枷锁都已经解除 ,港股也完成了估值修复。

后续能不能有别的叙事,只能是 看一步走一步 ,比如说当前市场预期中美关系有修复,万一谈崩了极限施压呢?还有是具体公司所讲的创新业务,是不是能达到市场预期(小米35万的销量目标)?再比如旧业务会不会被中国的经济大盘给拖累?

不过在考虑当下的股价时,应该暂定宏观大背景不变:政策周期向上,以及美联储处在降息周期,等变化了再说。

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了: 小米/阿里/腾讯等,当下估值是否匹配所面临的竞争格局? 这是一个微观个股研究问题,我没细看过,所以给不了什么建议。

另外列一个数据,今年3月份 港股的配股金额接近500亿 ,历史峰值是2021年1月份的860多亿,有印象的小伙伴应该记得,腾讯单日大涨10%就发生在那时候,港股今年确实挺火。

A 股这边当前还在纠结成交额,两个科技股的断章取义的利空,把市场的一部分筹码给吓出来了(高盛大幅调低英伟达 AI 服务器的出货量、蔡崇信称 IDC 过剩)。

结构上也非常纠结,从短期的情绪来看, 上证50和沪深300的安全度还是比较高的 ,小盘股看不准。

商品这边,有色的走势和故事都挺好,建议系好安全带。黑色系走的是超跌反弹的逻辑。

债券这边,前期该有的利空都差不多出了,现在市场对一些偏中性的消息,也能解读为利好,说明情绪变了。

有小伙伴在调侃,说某知名分析师前几天大跌时哽咽了,这次债底可以叫做 哭泣底

那我建议A股安排几个分析师, 专门 干哭丧的活儿 ,比起搁那xjb分析和勾兑消息,有效多了。

.....

对我们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入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留言区见~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