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雨流芳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关注“法雨流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法雨流芳

贯通三世的因果道理(收藏版)

法雨流芳  · 公众号  ·  · 2021-02-02 03:15

正文


译|佛可法师


朗读|佛平  王立欣  佛星



现在承受的结果就是前世的自己所造成的;现在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与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现在的呼吸吐纳中含藏着悠久的过去与永远的未来。



目  录

一、无因则无果

二、决定幸与不幸的是什么

三、因、缘、果的关系

四、怨恨绳子的小偷

五、因果道理有例外吗

六、成为命运之因的业力

七、阿赖耶识在哪里

八、因与果同质时、异质时

九、出生时的命运

十、勿自暴自弃

十一、天道是对是错

十二、桃栗三年、柿八年

十三、打开过去与未来的钥匙



01

无因则无果


“我已成佛,成为一切的智者”,释尊在三十岁时宣言自己已成就佛道。那么到底释尊悟到了什么呢?这在释尊的教法中可以知其内容。


这一切教法共集成七千余卷,如此庞大的经典至今仍在世间流传,而贯通一切经典的教法,即是“ 因果道理 ”。


所以, 离开因果的理法就没有佛教 ,不明因果的道理就不能论说佛教, 因为因果的道理是佛教的根本


“因”是原因,“果”是结果,就是原因与结果的法则。


在释尊的教法中,一切的现象必定各有其原因, 没有原因的结果是万中无一的


飞机坠落于茫茫不见边际的大海、原野,当再三搜索却连碎片都没有找到时,会报告“事故原因,不明”。但是,“不明”与“无”完全不同。乱流、操作失误等引起悲剧的原因,总归会有一个才对。


电脑故障也是如此,是机械的故障、设计的瑕疵,或是数据的异常等等,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不搞明白,不清除原因的话,就难免日后还会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造成混乱。


科学的进步也是通过努力追究因果关系而产生的。若如原始社会一般,将超越人类认知的现象都归于神的造作的话,就不会有今日的文明了。


是故,“ 一切的现象都遵循因果的道理而产生,没有偶然出现的 ”,这是颠扑不破的法则,相当重要。


然而, 因与果之间有着怎么样的法则呢?


02

决定幸与不幸的是什么?


“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只有我遭遇不幸!?”我们难道就没有突然这么想过吗?在因果关系中,特别令人在意的是幸与不幸的原因吧。


释尊对此有明确的开示:“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 。”


这就是因果的道理。


善的行为产生善的结果,恶的行为衍生恶的结果。就是说,自己播下的种子必须自己来收割。播下西瓜的种子就收获西瓜,播下萝卜的种子就收获萝卜。播下西瓜种子却收获萝卜是不可能的。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升,辛勤劳作的人就收获丰富。


相反的,如果一天到晚睡觉,即使醒来也在打瞌睡的话,就成了个游手好闲的人了。自己喝酒自己会醉,隔壁的大叔是不会醉的。如果隔壁的大叔喝了酒,自己也醉了,如此糊里糊涂地连车也开不成。


即便我们平日并不太在意因果道理,但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仍会在无意识当中相信并遵循这个法则。


所以,上班族即使辛苦,也会每天早起去上班,再怎么想要钻石戒指的太太也不会去做小偷。因为现在的祸福都是由过去自己的行为带来的,目前的行为也终将于未来自我承担后果。


简要地说, 善恶皆是自业自得,自作自受


善因➝善果

恶因➝恶果

自因➝自果


03

因、缘、果的关系


作为佛教根本的因果道理, 具体来说就是因、缘、果的道理 。因是直接的原因, 缘是间接的原因 ,因与缘和合就产生果。


比如大米,因虽是稻种,但如果将其撒在床铺上,撒在北极或者南极的冰上,不管等到何时都不会收获大米。只有在稻种这个因与日光、水等缘顺利和合时,才会开始生成大米这个果。


所谓因果,就是因含具缘的说法, 缘也是不可遗忘的要素


举个例子,比如钻石,碳素在摄氏两千度的高温、五万五千气压的压力下就成为了钻石,但是在常温常压下则只是炭而已。即使因相同,若缘不同,结果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人生亦是如此。


家庭环境、教育、交友关系等,有时候连人生也会发生转换。“宁成善人之敌,勿为恶人之友”, 寻求良缘,远离恶缘,是开启良好人生的诀窍 。古今贤圣都是这般劝导世人的。




04

怨恨绳子的小偷


有这么一句谚语“怨恨绳子的小偷”,这是嘲笑不明了因果道理的愚痴者。


小偷被绳子绑住是因为他偷东西,但他却忘记了这个因,反而认为“令我痛苦的是这条绳子”,这样的想法,不管是谁知道了,都会觉得很滑稽吧。


然而,虽然心里想“这个小偷真笨”,但是在这个世上,这样的人却有很多。


善因善果 ——善的行为带来好的命运 (幸福)


恶因恶果 ——恶的行为招来坏的命运 (不幸)


自因自果 ——自己的行为会返还给自己。


这就是因果的道理。


但是人们往往能相信善因善果,却不能相信恶因恶果。如果考试得了满分,就会骄傲自满地说“这就是我的实力”;但如果分数在平均分以下时,就将不好好学习的原因抛诸脑后,反倒将责任推给他人,认为“都怪那个经常叫我去玩的傢伙”。


比如有些男性,比起一天三餐,更喜欢抽烟,即使家人提醒他说“那样抽的话对身体不好”,他也不听,一天要抽好几盒。终于患上肺癌时,他却叹气说:“为什么不强行阻止我抽烟啊?我有一群不好的家人啊!”发生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人们往往都会毫无道理地怨恨、憎恶、生气吧。


佛教的根本 ——因果道理真实不虚,不承认“自因自果”,就是我们怨恨绳子的姿态。


05

因果道理有例外吗?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是因果道理,但也可能会有人问:“有例外吗?”


隔壁街的A氏在十字交叉路口与B车相撞了,车严重被毁,自己也受了伤,经过两周的治疗才痊愈。“我走在优先道路上。而错的是在狭窄的道路上没有临时停车反而横冲直撞的B车,这难道不是他因自果吗?”


从交通法规来说,有过失的确实是B车。但即使是横冲直撞的车,如果早一秒通过,或者慢几秒通过的话,都是可以避免冲突的。数千台车你来我往地穿行,前一辆车、后一辆车都没有出事,为什么就偏偏A氏遇到了交通事故呢?


因为刚好在此时走在这个地方的原因就在A氏身上。而且,即便是通过同一条路,但在其他的司机身上并没有播下这样的种子。


邻居的妇人总是哀叹自己很不幸,“没有固定职业的丈夫把我的工资都用来赌博了。如果我反抗,他就会喝酒,打我,总是新伤不断啊!”这位太太以为丈夫是她痛苦的原因,所以也认为是他因自果。


但若往前追溯,有这么多男人,为什么偏偏迷上这个男人,并且结婚了呢?事实上,这位太太认为丈夫“有些像流氓的样子,非常好”,她将家人的担心置之不理,后来甚至与其私奔在一起了。如果与更优秀的男人结婚的话,应该就没有现在的苦恼了。迷上放荡不羁的男人,这不就是其自身的原因,是自因自果吗?


横冲直撞的车以及醉酒的丈夫,就相当于恶缘。虽然无论如何都必须为避免恶缘而努力,但说到底, 这都是那人自身过去播下的种成为了业力而引起的种种命运啊!



06

成为命运之因的业力


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业力,再度进行讲解。


因果的道理是宇宙的真理 。没有分毫虚诳。


善因善果——种善种得善果;


恶因恶果——种恶种得恶果;


自因自果——自己种下的种子,必须自己收割。


所谓因,就是“行为”的意思;所谓果,就是命运。


行为是怎样产生命运的呢?


在佛教中,将行为称为“ ”,因为业持有力量,且不会灭亡,所以称为“ 业不灭 ”。


成为命运之因的就是业力 ,在其与缘和合直到产生果的这一期间是不会消失的。业是在“阿赖耶识”这样的心识中蕴藏着的。因为心如藏一般,所以别名“藏识”,是人的本心。


阿赖耶识被称为“如瀑流”,瀑流就是瀑布。从远处眺望瀑布时,看起来就好像一匹布一般垂下来,但实际上是微细的水粒子在流淌, 而且时时刻刻变化着


阿赖耶识也如瀑布的激流一样,时刻变化着。


蕴藏的业含有身业 (身体的行为) 、口业 (口的行为) 、意业 (心的行为) 等三种,其各自又有善业与恶业。


比如挠头,哪怕一瞬间也是身业,闲谈聊天是口业,喜怒哀乐等一切由心所想的都是意业。


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直至今日为止,已经积蓄了相当多的业了。不仅如此,从无始以来就一直蓄积,所以其量不可测量。


阿赖耶识中蕴藏着什么样的业,业因与外部的缘结合,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果。即使一时没有显现,也必然会有产生结果的时候。


《华严经》说: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们每一个人的阿赖耶识中蕴藏的业都会因缘和合,从而发生种种的悲喜剧。


07

阿赖耶识在哪里?


我们一切的行为都成为业,在阿赖耶识这样的心识中蕴藏。


那么,“阿赖耶识”在哪里呢?有一首告诉我们的佛教的古歌。


“每年必盛开,吉野的山樱啊;把树砍了看,花在哪里呢?”


奈良县的吉野山是赏樱花的名所,一到春天,“山是樱,还是樱是山”,整座山都被染成淡桃红色了。一到了冬天,又怎么样了呢?变成如同枯木的树,只是萧瑟地挺立着。


美丽的花到底藏到哪里去了呢?


把樱花树一分一分地切断来看,一片花瓣也没有看到。即使如此,到了春天,花又盛开了。虽然眼看不见,但令花盛开的“势力”就充满在树之中。势力是因,一遇到春天阳气这个缘,就会开出美丽的花。


因为业力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的力量,所以阿赖耶识也是眼不可见的,但是确实蓄积着每一人的行为的种子,是俨然存在的,而且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所以有所谓“ 业力胜过百头大象之力 ”的说法。


过去的行为成为业力之后,与外部的缘结合时,既会产生美好的命运,也会招致恶运。应该知道,蓄积在阿赖耶识的业是不灭的,只要遇其缘,则无论何时都能显现。



08

因与果同质时、异质时


有人抱怨说:“虽说是自作自受,但我并没有受到这样的惩罚。”这是不了解因与果的种种法则。果产生的方式有两种,首先来进行说明。


第一,等流因等流果 ——原因与结果是同等性质的;


第二,异熟因异熟果 ——显现与原因性质不同的果时。


“如果打人,则被人打”“如果亲切待人,则被人亲切对待”是等流因等流果。


“如果打人而被人辱骂”“如果亲切待人而被人喜欢”的话,则是异熟因异熟果。像这样的例子很容易明白。


但是,因果关系是很复杂的,不能马上理解的有很多。


例如,某一公司的员工被上司斥责后回到家里,妻子出来迎接“你回来了”,他却对妻子大吼“回来有啥用!”妻子不能反驳丈夫,于是叫孩子。孩子问:“妈妈,有什么事吗?”妈妈心情不好,大声说:“当然是有事才叫你的啊!”孩子受了委屈,为了出气,于是向在庭院中帮忙打扫的人泼水。


这时,卖鱼人来问:“来条比目鱼怎么样?”那位帮工也为了泄愤,说:“要什么比目鱼啊!”卖鱼人当然是不能与客人吵架的,于是就用棍子打了睡在旁边的狗。狗的头被打,飞跳了起来,但却不是卖鱼人的对手,于是向围墙上的猫“汪汪”地吠叫起来。猫吓得从墙上猛地跌下来,然而却敌不过狗,所以一晚上都在屋顶与老鼠开运动会,因为太吵了,导致丈夫一夜难眠,由于睡眠不足,精神恍惚,就这样去上班的丈夫又犯了错误,再度被上司责难。


虽然是最初的发脾气导致了恶劣的后果,但本人根本不知道。这种时候,就会出现开头的那种不满。释尊教导说:“ 重重无尽的因果 。”原因难以明了的异熟因异熟果更是压倒性的多。


怨愤不平时就想一下“ 异熟因异熟果 ”吧,是不是有很多可以想到的东西呢?


09

出生时的命运


“为什么不生为女孩?”“为什么出生在日本?”“要是生得更美些就好了”等等,难道没有想过这些吗?如果出生在美国,或者是非洲的原住民,那么命运又会是怎样的呢?


战前、战后、昭和、平成等,在哪一个时代出生,无疑都对人生有着极大的影响。贤愚美丑、强弱贫富等,出生时的命运因何而决定的呢?


简而言之, 没有原因的结果是绝对没有的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的因果道理是不虚诳的,所有的结果都由自身产生。生在哪里?何时出生?如何出生?这些都是一种结果。


当然,其原因是出生前就已经具备了的。


出生前的“过去世”是存在的。有些人被称为世上的天才。英国的斯图尔特·密尔三岁时就能读懂希腊语,莫扎特四岁就能作曲,巴滨吨·麦考莱六岁时就能写世界史概要,这些都令世人惊叹。


但是,这些都不单纯偶然的,而是过去世他们自身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不仅仅是天才,一切的“我”这样的人都是由各自过去世的种子所造就的。在空叹命运不济前, 必须明白一切的原因都出在过去的自己身上



10

勿自暴自弃


“一个人也是杀,两个人也是杀,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那就都杀了”,被困城中的杀人犯如此叫着,且乱射一通。


如此骇人听闻的新闻时常播报,而犯人说的话值得我们注意。真的是“杀一个、杀两个都是一样的”吗?虽然心态是“反正都是死刑,那杀多少人不都一样吗?” 但这是大错特错的


明明播下的种子不同,那收获的结果就没有理由相同。


诱拐了一个人,并且将其杀掉,就会受到死刑的宣判,即使杀了两个人,也只能接受一次死刑,杀了十个人也是一次死刑。就像希特勒一样,即使虐杀了六百万的犹太人,也不可能多次接受死刑,而是只有一次。单从这个世间来说,乍一看似乎都是同样的结果。


但是,因果道理不虚。杀了两个人接受死刑的人,还有一次应承受的死刑,杀了十个人,另外的九次必定会在未来世受报。对此道理不同意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怎样呢?他还是逃不出因果法则的, 因果法则是不会因你有不同意见而改变的


有些工作是干一天就能得到一万日元的,但是干了两天还是一万日元,就算做了一百日,也还是只能拿到一万日元的话,那还能平静得下来吗?


如果工作了一百日,不能拿到一百万日元的话,是不能接受的,是应该向公司提出异议的。


不同的原因中有不同的结果,这是非常自然之理。


释尊说肉体灭亡后也继续存在,未来世是实际存在的。即使此世不显,死后此人自身也必会有显现果报的时候。


如果知道后世的存在,就不会有“反正都是死,那就放开手脚做吧”这样的想法了。不管事态会变成怎样,莽撞都是要吃亏的。 不要自暴自弃


11

天道是对是错


孔子哀叹:“天道是对是错!?”儒教的开祖孔子虽拥有数千弟子,但其中学业、品格最优秀的是颜回。然而颜回命运多舛,过早地就因为病弱与贫穷死去了。


而另一方面,同时代的大盗——盗跖,坏事做尽,穷奢极欲,却能得享天年。


在中国,古来就有天能主宰人类命运的思想,将颜回与盗跖进行比较,就会愤懑地想“为什么天不给颜回幸福,不给盗跖以惩罚呢?”


善因善果——行善得善果;


恶因恶果——行恶得恶果;


自因自果——自己的行为会返还给自己。


可能有人会想“如果因果道理不虚的话,那么颜回与盗跖的命运应该是相反的才对啊?”佛教在这里说的是贯通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三世因果。


出生前是过去世,此世受生开始直至死亡是现在世,死后是未来世。因果的道理是贯通三世的,因此,对于仅从现在世来看不可理解的命运的疑问,现在应该可以解决了。


夭折的颜回虽然承受了由过去世的恶因所造成的恶果,但是未来世一定会显现行善的结果;盗跖的恶业在生前没有显现就去世了,但是其恶报一定会有显现的时候的。


从悠久的历史来看,七十年、八十年的一生就如川面上浮起的水泡一样,脆弱不堪。孔子的悲叹只在如水泡一般的现在世,而不知道永远的生命之流。



12

桃栗三年、柿八年


现在世的我们的行为,从结果显现的时期来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成三种:


顺现业 ——在现在世 (从出生至死亡) 产生结果的业;


顺次业 ——在下一生 (此世结束后的一生) 产生结果的业;


顺后业 ——一直在后生才产生结果的业。


将一生比作一年的话,那么顺现业就如同春天播种、秋天收割的大米一般。顺次业就如不过冬就不能收获的麦子。而顺后业就比如“桃栗三年、柿八年”,即使播下种子也得花好几年才能收获的作物一样。即使忘记了曾经的行为,但撒下的种子终会发芽。


有一位太太在丈夫去海外渡航中,与一位外国男性私通,并且怀孕了。丈夫看着渐渐变大的妻子的肚子,非常高兴,认为那是自己的孩子。而这位太太却战战兢兢,心想:“万一看到是蓝眼睛的孩子,那可怎么办啊?”


太太将出轨的秘密藏在心中,终于迎来了生产的这一天,生出的是一个黑头发、黑眼睛的女孩子。她心中的石头终于放下了,当然也就什么都没有说。


但是大概过了二十年,长大了的美丽的女儿结婚了,在非常值得庆贺的时候,女儿生了一个蓝眼睛、金色头发,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外国人的外孙。都一把年纪了,二十多年前的出轨秘密还是最终暴露了出来。这就是现在世的例子。


如此,纵使时间流逝, 播下的种子也不会腐烂 ,下一生,或者再下一生,一定会在某一生显现出来的。或早或晚,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终会显现。


所以没有必要抱怨“明明这么用心行善,却一点幸运也没有”,也不可以暗自窃喜说“好极了,做了坏事也没有被发现就完事了”,这都没有意义。 畏恶向善的行为才能创造光辉的未来


13

打开过去与未来的钥匙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释尊对贯通三世的因果关系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前世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呢?看看今世受的果报就知道了。未来世将要遭受什么样的命运呢?看看今世做的事也就明白了。


今世的祸福是前世的善行与恶行的结果,今世是向善还是造恶,都影响着未来果报的变化。


可能会认为这是很遥远的将来的事情,但是将三世的范围缩小,前世就是去年,今世就是今年,来世就是明年。更加缩短的话,前世就是上个月,今世就是这个月,来世就是下一个月。更加缩短的话,就是昨日、今日、明日,前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下一个小时;甚至前世就是上一秒的呼吸,今世就是这一秒的呼吸,来世就是下一秒的呼吸。


现在承受的结果就是前世的自己所造成的;现在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与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现在的呼吸吐纳中含藏着悠久的过去与永远的未来。


打开过去与未来的钥匙就是现在的自己 。唯有现在彻见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 点击图片 ☞  长按☞  保存高清壁纸)


摘自:“编辑部de故事”微信平台





编辑|法雨流芳

制图|法雨流芳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