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璀璨科学
科学的奥妙,值得探索,值得学习,值得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各系统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② ·  21 小时前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各系统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① ·  昨天  
中核集团  ·  今日开工,DeepSeek对核工业人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璀璨科学

神舟十九号将出舱安装“防护罩”,才发射一个月,为何神舟二十号已待命

璀璨科学  · 公众号  ·  · 2024-11-29 22:2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神舟十九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及其任务特点,包括航天员的构成和任务亮点。同时提到了航天员年轻化对载人航天任务的影响,以及神舟十九号飞船出舱活动的重点。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太空垃圾对航天器的潜在威胁和神舟二十号飞船待命状态的原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神舟十九号飞船成功发射,有女航天员参与,航天员蔡旭哲担任指令长,刷新了我国航天员重返太空用时最短纪录。

神舟十九号飞船是前往中国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的第八艘神舟载人飞船。航天员蔡旭哲再次出征太空,展现了我国航天员队伍年轻化趋势,年轻的航天员逐渐成载人航天主力军。

关键观点2: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面临出舱活动任务,主要聚焦在空间站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装置安装。

按照计划,神舟十九号飞船在轨期间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任务,这些任务主要集中舱外维修和装置的安装,以保障空间站的长期稳定运行。

关键观点3: 太空垃圾对航天器构成潜在威胁,神舟二十号飞船处于待命状态以备不时之需。

随着人类在太空活动的增加,太空垃圾数量增多,对航天器的安全构成威胁。为了保障在轨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的安全,当有空天任务进行时,发射场都会有一艘飞船处于待命状态,以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返回。


正文

10 30 日,神舟十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这是第八艘前往中国空间站去执行飞行任务的神舟载人飞船,也是第三个有女航天员参与空间站飞行的载人飞行任务,此前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都有女航天员参与到飞行任务。

这次飞行任务中,航天员蔡旭哲担任指令长,他此前曾经执行了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当时在中国空间站生活、工作了 6 个月,时隔 22 个月后,蔡旭哲再次出征太空,刷新了我国 航天员重返太空用时最短纪录。

而另外 2 名航天员 宋令东、 王浩泽则是第一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他们都是“ 90 后”。从航天员乘组中,还是有很多亮点的,除了指令长再次出征太空用时最短的纪录外,参与这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年龄也更小,有 2 名航天员都是 90 后的。这也说明了我国航天员队伍越来越年轻化了,年轻的航天员已经逐渐成为载人航天的主力军。

航天员年轻化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们的身体素质会更好一些,毕竟每次在轨飞行的时间都比较长,长达半年左右,而且在轨执行任务期间,航天员需要完成很多复杂的任务,有一些科学实验、试验任务需要航天员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所以,现在载人航天任务对航天员的要求更高了。

神舟十九号将首次出舱

按照计划,神舟十九号飞船将会在轨飞行大约 6 个月时间,从发射升空到现在,神舟十九号飞船已经在轨飞行接近 1 个月时间了,整个飞行任务已经进行了大约六分之一,预计还有 5 个月就会返回地球了。

在过去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们完成了很多任务,其中一个任务就是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们进行交接,随后还迎来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除此之外,他们还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试验。按照任务安排,神舟十九号飞船在轨期间也会进行多次出舱活动任务。

其实,出舱活动已经成为中国空间站日常运营过程中常态化的事情,在之前的几次载人飞行任务中,航天员们都进行过出舱活动,不过每次出舱活动的任务侧重点可能都会有所不同,像在神舟十七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完成了天和号核心舱太阳翼的修复工作。

在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出舱期间给中国空间站安装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在这次神舟十九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出舱活动的一个重点也是给中国空间站安装“防护罩” ,以及需要进行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各项任务。

从神舟十七号飞行任务开始,最近这几次载人飞行任务出舱活动的侧重点都集中在舱外维修以及舱外装置的安装。这其实是空间站长期稳定、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过程。国际空间站之所以能够运行这么长时间,离不开宇航员出舱进行维修、升级、安装设备。

太空飞行有多危险?

对于在近地轨道飞行的空间站、卫星、飞船、探测器来说,太空垃圾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我们所说的太空垃圾也叫空间碎片,指的是那些在近地轨道上飞行的各种人造物体的碎片,包括各种飞船、探测器、卫星残骸、碎片。

在人类进入航天时代之前,外太空环境其实还是相对干净的,随着人类不断发射航天器到太空,现在太空垃圾越来越多了,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恶化,在未来,太空垃圾的威胁还会越来越严重,因为我们未来还会发射更多的卫星或者其他航天器到太空。

这些在近地轨道飞行的太空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彼此之间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当这些太空垃圾发生碰撞后,又会产生更多的碎片。在 2024 10 19 日,国际通信卫星 -33E 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发生了解体,产生至少 500 块碎片。

虽然有一些太空垃圾的尺寸很小,可能只有几厘米或者尘埃大小,但是由于它们的飞行速度很快,撞击的话,破坏力还是相当大的,足以将一些航天器击穿甚至击毁。在本月,国际空间站曾经进行过机动变轨来规避一些靠近的太空垃圾,避免发生碰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