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人说
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你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午间明道  ·  徐小明:看收盘(0207) ·  19 小时前  
午间明道  ·  徐小明:看收盘(0207) ·  19 小时前  
EarlETF  ·  Deepseek R1 ... ·  2 天前  
春晖投行在线  ·  “最终你会成为你本该成为的人” 网页链接 ... ·  2 天前  
何夕  ·  垃圾电影终于开分了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人说

创世伙伴资本周炜:为什么我们总敢和创业者一起 all in?

投资人说  · 公众号  · 投资  · 2018-04-05 18:00

正文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题图: 创世伙伴资本主管合伙人 周炜


创业公司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看一个团队涉及到他对未来的判断、战略以及执行力,在这些方面是不是都做了正确的判断,并且在别人之前就进行布局。因为资源总是有限的,“你先拿到了,别人就没有了。”周炜说。“我们是一家会和创业者一起 all  in的VC,所以自律和真正看懂,对我们这种投资风格的机构而言,非常重要。


作者 | 周炜

来源 | 500VC



1

投资不止是“给钱”的那个瞬间


周炜认为五年才彻底看明白早期投资这件事,并非因为投资人个体差异造成,其根本原因在于行业特征决定。


“我们是一个早期投资机构,做的80%的项目都是A轮,早些年在硅谷,大家一般认为VC不是一个年轻人的工作,应该是有足够多的社会经历和阅历以后再做的事情。”周炜解释。


虽然近年来无线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一些新的东西成长得非常快,反而年轻又变成一个优势”,但周炜仍旧认为, 投资不仅仅是在某一瞬间做出的一个“给钱”的决定。 尤其是早期阶段,优秀的投资人:除了要提供给创业者专业和善意的钱。同时也应该成为创业者在“战场上的观测卫星”和背靠背的伙伴,在关键点上,给与创业者战略和资源等方面的帮助。


他认为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经验,其实很难做到成功。


经历了足够多的“做出给钱决定的那个瞬间”,周炜越来越相信规律与大数定律。他承认自己也经历过“拍脑袋”的时代,但是到了进入行业第五年的时候,尽管不否认这个行业中存在“靠运气”的成分,但他已经确认“这个世界还是有规律的,即便做早期投资也是有规律的”。


在周炜看来,“一个很成功的创业者如果在不对的创业路上,很可能也成功不了”。周炜把这个总结为, 不能光判断人,还要看这个人是不是在合适的赛道上。


周炜说自己一直相信一句话: “统计是绝对不会撒谎的。”


周炜有资格自信,甚至感到骄傲,被喜马拉雅CEO余建军称之为“最懂平台成长规律投资人之一”的他,早期投资的项目中,最后成为“独角兽”的已经超过30%,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平台型公司,而且接近80%都是A轮。


投资项目列表里,宜信、京东金融、融360这样的金融企业,周炜都是在A轮投进的。在内容平台领域,文字领域所投的中文在线已经上市。在音频与视频领域,有独角兽企业喜马拉雅和一下科技。在社交平台领域,探探也在其中。而周炜经常在社交媒体提到的京东商城更是其平台投资的得意之作。周炜希望外界能够通过所投的这些平台,看懂他的投资脉络。



2

敢投和自律


周炜带着原KPCB中国TMT团队的大部分成员,一起成立了创世伙伴资本,第一期人民币基金是一支15亿规模的十年周期基金,第一期美元基金也快速完成了近亿规模的首次封闭。


创世伙伴资本成立时,一下科技的韩坤、喜马拉雅的余建军以及亚创集团的田行智,在接受财富中文杂志采访时,都用了“敢投”和“敢做决定”来形容周炜的投资风格。


“敢投”和“敢做决定”很容易理解,在周炜的投资列表中,包括宜信,绝大部分投资都是第一轮,并且是领投甚至独家。而保守的投资人会更倾向于找一堆人一起来投,一人放一点,分散风险。


周炜投资融360时,后者的产品还没有发布,连网站都没有,只有一个团队和一个想法。而另外一个项目——现在已经是海外直播最大平台的亚洲创新集团,他投资时还只有两个创始人,而他们给周炜展示的是用手机做的一个DEMO页面。


时隔多年,周炜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在咖啡馆里看到这个DEMO时,他还以为至少是个内测版,伸手去点页面才发现没有反应。


即便如此,周炜还是投了这家企业,并且是做第一轮的独家领投,因为他觉得亚洲创新集团的两位创始人,符合他关于 独角兽三大定律中“越野定律”的判断,也就是是合适的人匹配上了合适的赛道。


对于自己的投资风格,周炜更倾向于用“自律”这个描述。“我们希望能看明白,不光为什么是这个赛道,还希望能看懂为什么是这个团队,为什么是这个创业者。”


“我们是一家会和创业者一起 all in的VC,所以 自律和真正看懂 ,对我们这种投资风格的机构而言,非常重要。” 周炜说他希望是真的选出未来真正的赢家,因为在互联网这个领域,“赢家通吃”:京东是,喜马拉雅也是,秒拍也是——既然是赢家通吃,“你选错了就是零。”周炜说。


去年上半年,创投环境趋于保守和偏向线下方向。周炜带着团队却加快了投资速度,在创新金融、中国公司出海、新零售、泛娱乐内容平台等领域投资了10多个项目,包括京东金融、玩美移动、冰鉴科技、租租车、Veer VR、玩咖欢聚、门牙、迷迭香、商帆等,并且在喜马拉雅继续加码。在他看来,互联网和新技术依旧蕴含巨大的机会。



3

“独角兽”三定律


周炜把自己过去十年的经验总结为“独角兽三定律”,用作考察初创企业的重要的指导。周炜认为选中赛道对大家来说没有多难,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周炜很自豪自己投资“一般是很早”,就是大家还没进去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


关于这个能力的来源,周炜觉得,在中国本土创业的十年,和在全球顶级风险投资机构的十年,以及领导KPCB中国在中国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让他看到了全世界最领先的东西,又充分理解中国本土创投。 “这会培养出一种感觉来,就像直觉。” 周炜说。


周炜以喜马拉雅和一下科技举例,在他看来,一个技术平台的基础设施——带宽、硬件、运算能力、支付系统、生态环境全都准备好之后,内容会很值钱,那么当这个基础设施成熟的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应该在这个内容领域布局,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选择赛道的逻辑 而具体到如何选对公司,则是“三定律”在起作用。


第一条定律,周炜总结为“越野定律”。 假设一个运动会的铁人三项比赛,其中具体项目和项目的具体情况都不确定,选择在哪个选手身上“下注”呢? 这其实就是 选定赛道和选定人 的双重组合问题。


这涉及到对一个行业怎么发展怎么竞争的判断与感觉的问题。周炜以宜信为例进行说明。“我们投金融科技公司,首先要看风险问题。”周炜解释,有没有把风险控制做好,有没有把风险控制做到第一位,是他进行选择的首要标准。


第二条定律叫做“红灯定律”。 周炜有直观的解释:“比如从长安街的东头到西头开车,你的速度很快,老有人慢慢吞吞,你不耐烦地超过了他,结果你前面红绿灯挡住,人家很快赶上来。那最终谁先到西边呢?只要其中有一个红绿灯你过去了,他被挡住,那你们俩的差距就出来了。 周炜认为, 创业公司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看一个团队涉及到他对未来的判断、战略以及执行力,在这些方面是不是都做了正确的判断,并且在别人之前就进行布局。因为资源总是有限的,“你先拿到了,别人就没有了。”


最后一条定律叫做“火箭定律”。指的是一个创业者能不能在不同阶段招募到不同能力、阶段的人才,以及善于使用不同资源助推 。“这对许多创业者是个很大的挑战。”周炜说,许多公司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以后就面临巨大的震荡,影响其最后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公司,这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点。



4

顶级投资人的特质


周炜认为顶级投资人,需要具备三个特质:


首先 ,要认清楚自己和自己的团队的 能力值 到底是什么,把自己最强的地方用在适合的地方。选定的领域和方法应该和自己的能力值匹配。 他认为这一点是不管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要做到的。


其次 ,作为投资人一定要对行业 “真的懂” “顶级投资人并不是说仅仅投钱就行了,投后到底能不能帮他做事情,在关键点对他进行支持。这是相当重要的。”周炜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