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正席卷全国。新材料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站在了时代创新的风口浪尖。
4月25日,2017中国·南京新材料创客大赛总决赛隆重举行,1000余名新材料行业知名院士、投资大咖、产业园领导、企业高管、初创企业汇聚一堂。
创业接力基金主管合伙人、上海创业接力科技金融集团副总裁 祁玉伟
“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渐落地,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前沿技术日新月异。”会上,创业接力基金主管合伙人、上海创业接力科技金融集团副总裁祁玉伟发表了题为“中国新材料创业投资的热与冷”的精彩演讲。他表示,热门新材料创业项目回报其实并不尽如人意,专注投资新材料创业的风险基金数量远小于大家的想象,同时长期坚持在新材料创业投资领域的资深投资人非常少。
报告演讲现场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新材料行业还是比较火热的。而这种火热,离不开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前沿技术的日新月异、大量理工男创业者的涌现等原因,总之新材料行业迎来了发展机遇。上次在2017中国·新材料资本技术春季峰会上,有专家讲到,国务院成立的唯一一个以行业为导向的领导小组,就是关于新材料的。我觉得有一点如沐春风的感觉。
但是,热现象背后的冷思考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投资人喜欢从现象背后看本质,或者是从热的地方看冷的东西。冷的思考是什么呢?主要有三点:热门新材料创业项目的回报不尽人意;专注投资新材料创业的风险基金数量远小于大家的想象;长期坚持在新材料创业投资领域的资深投资人非常少。其实要把整个新材料产业做好,大家也意识到了资本和投资人的重要性。而所谓的事业都是因人而异的,从这个角度讲还有很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地方。
新材料创业投资有几个特点,第一个是周期长。以A轮为例,一般新材料投资差不多是千万级别,少一点也是在八百万、小一千万左右。到了B轮、C轮时,投资肯定会比这个高。而一个材料从最早的实验室到中试阶段,时间跨度是很大的。
另一个原因是爆款少。像TMT和文化娱乐,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项目好几百倍的收益,而新材料领域的投资要实现百倍收益比较难。目前为止,我投了一百家企业,里面净利润超过一千万的大概有20多家,有90倍回报的、也有50倍回报的,30倍回报的大概有8家。投资人都是聪明人,为什么那么多投资人都扎堆在TMT和文化娱乐中,而很少关注新材料,是有道理的。
另外,枯燥的冷板凳是很长的。如果投资一个新材料企业,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研究至少有3-5年。我是科技部新材料创投联盟的牵头人,联盟里很多人的内心对各个细分行业的技术都有一个“进度条”,没到那个进度是没有办法投资的。所以说坐冷板凳的时间会很久,3-5年都有可能。
至于新材料创业投资的风险,我认为有五方面。
第一个是技术路线的颠覆,如果你在汽车时代造马车、在数码时代做胶片,是个什么情形?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明白。
第二个是热门技术狂热想象的自我加强。在新材料领域,你每年都可以看到有很多眩目的、火热的东西,但投资后往往不尽如人意。
第三个是对产业化过程与时间的乐观情绪。我投过很多很牛的科学家,他们做学问非常了不起,但是对产业化的过程太过乐观。他们可能认为,所谓的中试就是把实验室放大5倍、10倍,所谓的量产就是放大几十倍而已。当然,人无完人,科学家主要是代表人类在某一个领域突破性的研究,这个是他们擅长的。所以产业化其实是另外一门很重要的学问,需要团队里其他人帮忙。
第四个是科学家的偏执与市场精英的缺乏。科学家不偏执研究不出成果,而这份偏执需要市场精英的互为补充。但我们往往发现,市场精英很难填补。这其实与我们的诚信体系有关系,换句话说,大家信任的成本很高。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外面空降一个CEO,一般比原团队提携一个上来的成功率要小。
第五个是小富即安的理工男。新材料投资的创业者,大部分是理工男。理工男可爱的地方在哪?他是比较靠谱的,目标性比较强,过程控制比较严格,计划性执行力强。但是理工男做企业做到几千万规模的时候,利润有几百万他就小富即安了。这个对投资人来讲其实是一个风险,我们投的项目需要赚“大”钱,但你如果达到几百万的利润就止步不前了,投资人很难走下一步。
科技创业投资是有方法的,第一个是看项目壁垒。有一些正向分析,也有一些反向、侧面的。所谓的壁垒很高,一定是市场的溢价很强,竞争优势很明显。今天在座的CEO挺多的,在这里我就展开一下。
大家说做什么东西离成功最近?巴菲特的说法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离成功最近,德鲁克认为是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离成功最近。我们问CEO,你自己喜不喜欢?另外他是否擅长正在做的事情也是可以看出来的。但就这两点我觉得还不够,为什么?当下的中国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市场经济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如果你要创业,什么离成功才最近?我认为是做最难的事情。
你做成了最难的事情,离成功就最近,而最难的事情就是壁垒高的。我投的基本上是被跨国公司垄断的,国内仍然空白的领域的公司,这样的好处有哪些呢?最难的事情肯定是走起路来比较坎坷而漫长的,但是苍天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如果你做成了最难的事情,多年心血就变成了成功的基石了。所以我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讲一下,我们找的人里头,第一个看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第二个做他最擅长的事情,第三个就是做最难的事情,这三个圈有重叠的区域就是创业比较好的一个方向。
另外一个是创业项目的时机。时机很重要,我们习惯称它为火候,资深投资人就是能把握这个火候。我们下面主要讲一下时机的三观。
第一个是宏观,国家的政策是不是支撑?像新材料行业,就是如沐春风。
第二个是中观,产业的配套。天时地利人和,差一不可。产业的配套如果没有达到,你一个人在那里孤军奋战很难做好一个产品,很难做好一个产业。
第三个是对投资人讲的微观,你到底是在小试、中试、量产?还是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打法,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所谓的优缺点。
一般来讲,想象空间越大,市场的规模也越大。但是我在这里讲一下,其实大有大的烦恼,小有小的好处。大的烦恼是什么?你当时可能觉得有把握,但没想到不远处也有很多人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空间很大的细分行业,发展到后来规模大,资本大。这意味着进入红海的战场,基本就以打价格战为主了,所以说大有大的烦恼。至于小有小的好处,像德国、日本就有很多家族企业,七、八十年来只做某一个细分行业,这个行业的市场可能不大,只有几十个亿,小的甚至连十亿都不到。但这么一、两个玩家就是隐型的冠军,而且毛利率很高,可以达到70-80%。其实像这样的一些领域未尝不好。
再讲一下我们对CEO的一些看法。说白了,企业做好了是因人而好,做坏了也是因人而坏,怎么强调人的因素都不为过。但是对人的判断真的很难,我们也只是在摸索的路上。在早期,我觉得CEO的创业韧性是特别重要的。上午中旗的董事长也讲到了,一定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创业就是从无到有,这个是很难很难的,而且你小试出来,哪知道中试有那么多问题,中试成了哪知道量产有问题,你哪知道量产出来销售比生产还难?我们的CEO说,创业就像百米跑,跑到百米的时候还要接着跑,拿百米的速度跑一万米。这其实就是马拉松,过程中存在许多的未知和前所未有的挑战。靠投资人、靠政府,讲讲是可以的,但最后真正能倚靠的还是自己,还是那股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大家都说,很多海归和教授的项目不靠谱。因为他们往往有退路,韧性不足,在市场上拿订单多难,还不如搞一个课题容易。所以我觉得韧性可能是第一重要的。
第二个是悟性。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但是你爬起来后还能不能走得好?你需要在市场中不断学习,不断迭代,也就是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这个是特别重要的。我觉得这和情商有关系,很多理工男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我们投什么?不是说技术好投技术,不是产品好投产品,我们是要投好技术,更要投好产品,但更重要的是投好企业,所谓的好企业一定是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一个佼佼者。所以说最后我们投的是企业家。
第三个就是抱负。远大的抱负很重要,是你人生的志向。我们说一个人能做多大的事情,与他的心多大有关系,就是指的这个东西。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们投的企业家一定要有鸿鹄之志,才能不负此生,不负我们投资人。
另外,团队都需要凝聚力、执行力和学习力,尤其是执行力。我们理工男创业的执行力方面还是很强的,这个我就不多讲了。
讲到对投资机会的观察,不得不提进口替代。这个我已经说了好多年了,我们自己也有一些投资模型,进口替代是我们重要的模型之一。进口替代的逻辑在哪里呢?首先,它的市场是确定的,空间也是巨大的。我们的专家上午讲,中国关键的材料大概有170多种,30%左右是空白的,这意味着完全依赖进口。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这么大的一块空白,你说这个机会大不大?
而方向永远比速度重要,你跑得再快,方向错了就完了,但是我们好多的方向是臆想的。而进口替代的方向是明确的,市场就摆在那里。德国和日本能做出来,我们要去进口人家的,你现在能搞出来吗?我觉得这些恰好就是理工男比较擅长的。中国是全球应试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标准答案在那里,题目都写在那里了,有没有这个本事搞出来?花多大的代价和时间搞出来?这个就是我们理工男的机会。
第二个是军民两用技术。这一块我觉得机会还是蛮大的,而且这个机会越来越明确。军方有很多很好的技术没有民用化,民用里头也有很多可以在军方大展拳脚的,他们之间的连接目前还不够。这个机会把握得好,是利国利民利己,年轻人的抱负也将得以实现。做好了,不光企业获得巨大的成功,你年纪大了也能很自豪:中国多少军舰和飞机用的是我的材料啊。
另外还有两类:电子新材料和医用新材料。电子新材料最近几年发展得很快,尤其是在手机领域。我们也投了不少,在这个里头还有大量的机会,我觉得大家可以把握。至于医用新材料,本身是长周期弱周期的,国内对很多医用新材料有强劲的、长期的、刚性的需求。我们投的有一些医用新材料项目发展得很快。我投的基本上是销售几百万的时候,甚至更少的时候去投。去年有两个医用新材料已经达到两千万的净利润,爆发力还是很强的。
最后我想讲一下商业计划书,因为昨天作为大赛的评委,看到了挺多不错的项目,但路演普遍讲得不好。我是投资人,做过不少商业计划书,评委也看过很多商业计划书,所以最后想专门跟大家(尤其是在场的好多创业的CEO)分享一下投资人是怎么看商业计划书的?什么样的商业计划书比较好?什么样的商业计划书需要改进?
商业计划书最常见的问题有3类。
第一个是太多的市场描述,太浅的竞争分析。昨天的路演,很多选手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市场描述上:市场空间在哪里,政策在哪里,机会在哪里?其实投资人一般都看过上千个这样的商业计划书,市场情况都预装在脑袋里面了。这方面只需要提一下,不必涉及太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些竞争分析,行业里面有哪些企业,人家是怎么玩的?他的玩法如何?我跟他区分在哪些地方?
第二个是太多的想法和点子,太少的做法和路径。很多商业计划书里的想法很多,干这个干那个,这个也可以用那个也可以用,但是你怎么做?方法和路径在哪里?我们平常有一句话叫“胸中无数点子多”,尤其初创企业在刚开始时资源有限、团队有限、资本也有限,这时候比的是锐度,而不是广度。不是说你什么时候做,而是要聚焦在一个点上打穿,这个才是最厉害的。我们说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你笃定自己的公司有无比强大的竞争力,但刚开始时的竞争力要怎么体现出来呢?这时候,你可以在一个相对确定的市场中比锐度,把一个点打穿,这就很牛了。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和点子,如果有也没问题,重点是要仔细地做沙盘推演,发现哪些是不可行的。
第三个是太多的堆砌,太少的提炼。原则就是要简洁,尤其是在项目很复杂的情况下。你要先列出提纲,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在5分钟里做到取舍有度。事先要做好练习,用5分钟就把项目讲明白讲透彻。
剩下的就是团队项目详细的介绍了。
今天就专门多讲商业计划书这一页,仅供参考,谢谢大家!
5月25日-5月26日,坐标深圳,新材料在线创业成长营开课啦!现正式对外征集报名。
成长营将采用小班授课,不同于传统的商学院、MBA的培训,引入最新的创业概念,将通过案例教学、行动导向、互动交流、实战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新材料创业者们挖掘自己企业的管理、创新之道,帮助新材料创业企业运用创新方法建立自主创新体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欢迎新材料创业企业人士踊跃报名参加。
长按下方二维码或致电:13538141531(杨小姐),咨询&报名
新材料在线商务合作
请联系:王小姐 0755-86060912(9:00-18:30)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