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皆钟爱紫砂,紫砂壶在中国更是被誉为“茶具之首”。她凝结着厚重的文化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精髓,折射出中国古典美学祟尚质朴、祟尚自然的艺术灵光。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人们对紫砂壶的热爱更是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矿石到美器,从货真价实、质量上乘的原料,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心,一把温润典雅的紫砂壶,就是这样诞生的。
紫砂壶是明清时期江苏宣兴地区所产的一种陶质茶具。紫砂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即使是盛暑时节,所泡之茶仍不易馊。
由于泡茶日久,茶素慢慢渗入陶质中去,如果只泡清水,也有一股清清的茶香。紫砂壶选泥、制作成壶坯等关键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制作十分精细。
近些年来,随着紫砂壶的收藏和使用价值得到认可,紫砂壶拍卖也是高价频出。
相明石瓢壶
顾景舟制
吴湖帆书画(近现代)
成交价 RMB 27,025,000
北京匡时2015秋季拍卖会
而紫砂壶之所以能超越一般陶壶,成为一门独特且享誉世界的艺术,是有其原因的。它不是一门浅薄而毫无根基的艺术,也绝非是孤立的艺术。在紫砂艺术发展的道路上,无数紫砂艺人勤劳地完善着这门艺术,使之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门艺术的根基十分扎实,从挑选的角度来说,
建议从以下五大方面考虑。
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身价百倍。在商品社会尤其显得突出。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制作,伪造的赝品屡见不鲜,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
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得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
紫砂壶的功能美:1、容量适度;2、高矮得当;3、盖严紧; 4、出水流畅
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各有爱,不能强求。我认为古拙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因为紫砂壶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查到所追求的意境:“淡泊和平,超凡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禁。这也是“工”的要求。
纯手工制作的紫砂茶具,与机器制作的有很大区别。真的做工精细,整体美观,而且壶的表面摸上去有粗糙感。
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壶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他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着细微的差别。
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一摸非紫砂的物件,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
根据胎质呈色可以基本辨别材质种类。 紫泥类材质烧成后一般呈各种深浅不一的紫色调,如:紫红、紫棕、紫褐、深紫色等。
绿泥类材质烧成后基本是属于纯色系的黄色调,如米黄、亮黄色等。
红泥类材质烧成后则呈多种红色调,如:大红、橙红、暗红色等。红泥类中的朱泥材质烧成后一般结晶程度较高,色泽会更艳丽明亮。
紫砂泥以宜兴所产为最优,其出产的紫砂泥,质地优良,含铁量高,烧制成器后,吸水率和排气率好,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这也是为何紫砂壶起源于宜兴,发展、成名皆在宜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判断是不是一把好壶,首先一条标准就是看泥料,是不是正宗宜兴原矿紫砂。
地道的宜兴紫砂壶大师,都将买来的紫砂原矿悉心挑选之后,放在自己老房子的院子里进行露天风化,基本不会直接采购泥料,以防止买到假货。
挑选泥料也是匠人们每天必须的工作, 陈腐间很有讲究,得保证适当的温度,不随意开门进出。
一把好壶,离不开正品原料和匠心制造。
紫砂,是一种心情,一种生活态度,
用紫砂壶喝茶是一种心境,
呼唤着人亲近草木,回归自然。
现代人忙碌的生活中难得有一刻闲暇去享受
闲适如“茶”的心情。
但有空时坐下来,放松身心,沉静心情,
喝一杯好茶,聆听自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