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星出版社
感谢你把百无聊赖的黑夜交给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体坛周报  ·  专栏 | 曼联为何不留范尼?他为曼联留下什么? ·  13 小时前  
体坛周报  ·  专栏 | 曼联为何不留范尼?他为曼联留下什么? ·  13 小时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化债为重,刺激随后,影响几何?— ... ·  4 天前  
格上财富  ·  日本失去30年,他凭什么连续大赚特赚30年? ·  3 天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信用】中国短期融资券及中期票据信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星出版社

给你一台时光机,看看150年前的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

新星出版社  · 公众号  ·  · 2018-12-29 10:13

正文

对大多数像我这样年龄的八零后来说,接触日本文化,大多是从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开始的,再后来是《名侦探柯南》《银魂》等等。读到赫伯特·诺曼先生的Japan’s Emergence as a modern state这本书,我才对之前动画片里看到的很多情节有了新的认识。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面,那个叼着牙签的武士新佑卫门叔叔总是趾高气昂,而富有的桔梗店老板却卑躬屈膝。有一集的故事:一位农妇贫困至极,无法糊口,只好狠心把新生的婴儿丢弃在寺庙。这些武士地位崇高、商人地位卑贱、农民生活困苦等等情境,这是江户时期的日本生活过渡到明治时期的一种写照。诺曼先生的著作里,这样对民生的体察入微,时时可见详细的学术观察。


《聪明的一休》截图


诺曼先生的这本书并不是泛泛地来讲述这些历史现象,而是深入剖析了日本在明治维新前、维新时以及维新之后的经济、军事、政治等等多方因素的变化,让人对明治维新这一重要时期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诺曼的书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去读一本讲明治维新的书?


读《日本维新史》的重要理由是,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进程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日本从暗黑背景下的受辱小国,一跃成为侵略他国的强悍之邦,不得不让人想探究其中原因,而明治维新就是能解开这一疑惑的金钥匙。历经明治维新,政治上,日本从松散的封建藩邦林立到集权统一;文化上,日本由尚中国转而崇西方;经济上,日本从封建封闭的自给自足到资本主义大工业;军事上,日本则是由被欺辱的小岛国奋而崛起为强悍的侵略者。了解明治维新这段历史,就能更全面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沿革。



从当下的世界变化来看,150年之后重新审视明治维新,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日本当代诸多现象的源头。日本武士道精神为何传承至今?就连孩子们看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都隐约把江户那种鲁莽的武士道精神夸赞为可爱、可敬。为何日本大家族盛行?一个大家族的姻亲都能引来全国瞩目。为何日本的官僚体系那么独立?政府部门说罢工就罢工……这些日本独有的现象,大多源于明治维新时期。


明治维新这段历史如此重要,毫无疑问,需要我们去仔细品读。诺曼先生写的这本《日本维新史》还有什么其他独到之处呢?


我们先从作者赫伯特·诺曼先生说起。赫伯特·诺曼先生1909年出生于加拿大传教士家庭,虽然是加拿大裔,但他的出生地却在日本的长野,并在那里度过少年时期。所以,称日本是诺曼的第二故乡一点也不为过。之后,诺曼先后在多伦多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研习东亚史,最后获得哈佛的博士学位。毕业后,诺曼成为外交官,在从政的生涯里,他仍对学术潜精研思,先后发表过《日本的士兵和农民:征兵的起源》和《安藤昌益:日本封建主义解剖》。他本人和所著作品深受日本学术界、知识界的爱戴和赞赏。


20世纪五十年代,因为被美国当局指控为共产党间谍,诺曼不堪恶意的调查骚扰,选择自杀离世。诸多日本史学家例如丸山真男等,都公开发表悼念诺曼先生的文章,高度评价他在文化、历史上的高素养,欣赏他公正、理解和热爱东方人文主义的包容、开放态度,并称赞诺曼先生不仅仅是东洋史学家,更是位卓越的世界史学家。


赫伯特·诺曼先生所著的作品从他个人经历中受益匪浅。他的学术底蕴深厚,以这本《日本维新史》为例,他不仅借鉴了日本本土前沿史学家的观点,也结合了东方其他国家的学者看法,多次引用中国、朝鲜等国学者的作品,也不排斥西方学者对日本历史的独特见解。



他的文风夹叙夹议,公正、详实,又不失温度。这也许和他的少年时期经历有关。20世纪三十年代,在全球经历大萧条时,诺曼先生在日本长野农村生活,亲眼所见日本农民的悲惨困苦,所以在作品中,他用具体的数据和事例来讲述农民的现实处境,在整个国家经历翻天覆地变革时,农民的困境却没有多大改观。


从内容来说,《日本维新史》既有从纵向角度探讨日本的阶层、政治、文化传统、经济等领域在维新前后的发展和变化,也有从横向同其他地区的革命和斗争作比较,例如用英国的圈地运动同维新时期土地改革作对比,维新前后的日本政局同中国当时清廷的统治相比较等等。


在诺曼的笔下,事件和过程详实到有具体参考数据,所以整个明治维新仿佛被他用一条线,把纵向、横向的各个片段连接起来,延展出一副明朗的立体画卷。



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处于德川幕府时代。幕府一词源自汉语,原来指出征时期将军的府邸,但日本引用后,就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力机构。幕府是权力掌控人——征夷大将军的府邸,将军所辖的国家,分封了许多在当地有实权的诸侯,叫做“大名”,大名所管理的辖区是“藩”。根据和大将军的关系亲近与否,大名又被分成两类,与德川家亲近的是“谱代大名”,而战败后归顺德川家族的大名,则被称为“外样大名”,管理着“外藩”。恰恰是外藩中的下级武士,成长为明治维新的中坚力量。


在沿承了近八百年的幕府统治(其中江户幕府265年)后,日本的政局越来越黑暗。天皇常年被幽禁于宫廷,征夷大将军也不理朝政,如“参勤交代”“监察制”等等各种制衡制度让外藩不堪德川幕府的欺压。因为担心外藩有异心,幕府加紧搜刮外藩,导致外样大名的财政非常紧张。而各藩中,同全国的政权一样,大名很少参与政务,往往交由家臣去管理藩内事务,职位高的家臣会把具体事务推给下级武士,所以下级武士在各藩有着实质的权力。受到现实的抑制,这些武士别无他法,便开始将目光放到海外。


于此同时,工业革命给西方国家带来技术、经济上的进步,也加紧了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步伐。1808年,英国首次试探日本的防御工事,后来又强占鹿儿岛中的一个岛屿。再后来,美国的黑船来袭,日本被迫开放海禁,成为一个即将被列强盘削的弱者。但就在此时,外藩中的下级武士,联合了开明的大名,并且拉拢被阶层制度和高昂地税重压的农民群体,成为革新的领导人,拉起“尊王攘夷”的起义大旗。同时,因为阶层制度和海禁受到重重限制的商人,也叫町人,迫切想找到一个能够推翻压迫统治者的新政权。于是,町人和下级武士联合起来,成为坚固的倒幕势力联盟,一方出钱,一方出力。


《银魂》截图


1863年,德川幕府被迫宣布“攘夷”,随之引发美英荷法炮轰下关。1865年,“尊王攘夷”口号下的各藩联合起来,不再提攘夷,转而武装倒幕,攻击德川幕府的防卫兵士。此时,武士领导的人民起义波澜壮阔,风起云涌,将幕府逼进绝路。1868年,德川庆喜交出幕府中心江户地区,基本平定本土的战争。到了1869年,盘踞在北海道的幕府残余势力被消灭,日本全境统一。1877年,西乡隆盛领导的西南叛乱,成为倒幕运动的尾声,也是明治维新革命的尾声。萨摩军队失败,由此,天皇掌控政权的封建军国主义国家建立,明治维新结束。


武士、商人、农民,这支复杂的队伍推翻了摇摇欲坠的德川幕府,成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领导者的新政权。


时势造英雄,这个时期的很多武士青史留名:大久保利通、大村益次郎、广泽真臣、木户孝允、伊藤博文、西乡隆盛、井上馨、井上胜、高杉晋作等等。他们中有的人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将倒幕战役一场接一场拿下;有的人接受西式观点,为新政权打造出部门规划清晰的政府架构;有的人在维新时期组建了招募的军队“奇兵队”,打破了只有武士可以参战的惯例,成为现代征兵制的先驱;有的人效仿西方法律法典,奠定出新政权的法治走向;有的人主张大兴工业,为资产大国打下基础;有的人学习技术,铺就通畅的铁路网络,为新政权打通经济命脉……这就不奇怪,至今还有那么多歌颂武士精神和武士道的文艺作品。


倒幕战争胜利,以明治天皇为最高统治者的新政权成立后,各个阶层的地位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前的大名通过政府的买断政策,获得相当数量资产,投资到金融行业,成为资本家。很多富有的町人和大高利贷商通过赞助倒幕势力,有一小部分进入政权体系,有一大部分利用财力投资银行业及其他实业,也成为资本家的一部分。而在维新运动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武士,极少部分能够进入政府,成为官僚阶级,大多数进入到其他辅助部门,从事军人、警察、教师、邮递员等工作,脱离了统治阶层。最尴尬的是农民阶级,在维新前是最受压迫的贫苦底层人群,在革命后,也丝毫没有减轻身上的税费重压。在日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设工业化进程中,农民赖以生计的小手工业又受到大工业生产替代,生活更加艰辛。


这场由武士和町人联合领导多方势力参与进行的革命,最终使日本由弱国的困境走出来。但并不意味着,就会顺理成章地有“从此日本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这种童话结局。根据诺曼的分析,日本农民的贫困十分严重,工业布局缺乏平衡,重工业经营上国家干预过多资本家受阻,政治中的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军国主义盛行等等,都是维新留下的后患。


总的来说,赫伯特·诺曼先生的Japan’s Emergence as a modern state这本书,通过明治维新背景、维新时期各阶层之间关系、早期的工业化、土地改革、政党与政治这几大版块内容,对明治维新进行了深入探究,阐释十分清晰。不过,因为这本书是根据诺曼先生的哈佛博士论文基础上写成的,所以学术氛围过浓,需要对维新史有一定了解的人才能准确领会。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如果是沿着时间轴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讲出来,再去分析这场大革命背后的阶层关系、矛盾冲突和之后的影响,估计读者的接受程度会更高。



早在1962年,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诺曼先生这本书的中文译本。2008年再版的中文译本中,姚曾廙先生的翻译版本学术用语过多,文风让年轻读者有疏离感。但对此次出版的《日本维新史》来说,我的翻译技巧仍不娴熟,受益于先前翻译者颇多,在此表达诚挚的感谢。在详细查阅资料后,我更正了先前翻译版本的日文人名错译部分,也核实了英文原著中的错误,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流畅、愉快的阅读体验。


比如英文原版中的西乡从道,被写成是西乡隆盛的侄子,但现在的记载是:西乡从道是西乡隆盛的弟弟。我查阅文献,明确此人是西乡隆盛的弟弟,并遵照史时翻译。


再比如英文原版是86页中(新译本74页),有一段数据(占比的算法)是作者写错了。原书直接翻译应为:贵族特权阶层(27万)占人口总数2600万的比例为0.5%-0.6%。”明显是错误的。所以这里我不得不加了半句话说明:“包括贵族和神职人员在内,共有27万,……贵族人数约占14万,神职人员约有13万,贵族特权阶层(27万)占人口总数2600万的比例为1%-2%,单纯贵族占人口数量比重为0.5%-0.6%。”


还有之前版本误译的地方,类似英文书中有关铁路建设中的领袖是Inoue(井上),姚先生中文版翻译为井上馨,核实史料,日本的杰出铁路领袖是井上胜(长州五杰之一),如果仅仅遵照原著直接翻译成井上是最“安全”的翻译办法,可是读者就会困惑,所以,我翻译的这里有关铁路方面的井上人物就是井上胜。

 

人,活在当下,也总是在憧憬未来,但在向往将来的时候,难免会从过去的经历延伸出对未来的期许。一个人的过往,从来不是片段,同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也不会是断章。若要让滚滚向未来前行的车轮少经历颠簸,就必须不时地低头、回头看看脚下的路是否崎岖。看看别人如何从沟壑里翻身出来,对自己也是一种增长阅历的过程。对于写历史的书,我想我们应该怀有一种正视而不回避,尊重而不谄媚的心态去阅读。赫伯特·诺曼先生的《日本维新史》,是一本有着公正、包容心态所写的书,正是值得我们需要抱有同样心态去品读的书。


点击图片坐上时光机

内容简介:《日本维新史》一书从政治、经济、外交等角度梳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探讨日本如何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从封建国家迅速过渡到现代国家,分析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特质及背后的原因。

本书以专题式、夹叙夹议的方式展开。在分析过程中,作者既从纵向角度探讨日本的政治、文化传统对明治维新的影响,也从横向角度比较世界其他地区的反封建、反殖民革命,如与英国圈地运动、法国大革命进行对比,阐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在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又与中国进行比较,探讨在面对西方殖民与贸易扩张时,日本与清廷在应对方式上的异同。透过比较,读者能够更好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本书作者赫伯特·诺曼是著名的日本史学家,长期从事日本历史的相关研究,曾任职于加拿大驻日使馆,因此本书既参考日文一手文献,也引用西方学者对明治维新的研究成果,是日本明治维新史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