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码场
养码场,一个技术人职场社交平台。 现有“养码人”80000+,覆盖JAVA/PHP/iOS/测试/运维等领域。80%级别在P6及以上,含P9技术大咖30人,技术总监和CTO 500余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PNAS | ... ·  昨天  
生物学霸  ·  常用试剂----三光气 ·  2 天前  
生物制品圈  ·  诺诚健华首次启动口服 TYK2 变构抑制剂 ... ·  4 天前  
生信宝典  ·  微生物组-扩增子16S分析和可视化(2025.4)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养码场

全国3000多名工程师大集结,技术宅要拯救世界?!

养码场  · 公众号  ·  · 2019-02-19 16:36

正文

技术宅拯救世界!


随着年岁渐长,我们似乎在漫长、重复的代码工作中,渐渐失去了年少时那些勇气、拼劲和异想天开。 但总有些人,活得特别不一样。


陕西多例儿童接种过期疫苗事件爆发后,朋友圈里满屏都是父母们的控诉、恐慌、气愤,以及无力……


“我的孩子还安全吗?”


这时候,几名工程师爸爸妈妈们站了出来,决定要为孩子们和家长做点什么。借助技术,他们自己承担成本、收集数据、连续通宵赶工,完成了一个接种查询小程序,让家长可以在孩子注射疫苗前,查一查疫苗的安全性。


他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但是,却会因为想要帮助他人而拥有力量。

今天,场主想和大家分享这些技术公益者的故事, 他们是写字楼里加班敲代码的工程师,也是码上公益平台上的爱心极客。工作之余,以技术为支点,撬动更大的能量。


注:“码上公益”是由阿里云工程师搭建的一个网络平台,通过平台连接更多的爱心极客和公益组织,为IT、互联网等专业技术志愿者与公益机构等非营利组织建立桥梁,完成公益项目的需求匹配、成员组织和协同管理等,真正发挥专业极客志愿者的专业能力、才智和经验。


“码上公益”平台的出现,源于一个民间发起的项目。


时间倒退到2017年4月的一天,阿里工程师李斯在钉钉群里看到一个消息: 一个叫做“码上公益”的技术+公益的民间项目急需技术支持!


技术+公益?他,心动了。


参与这个团队的同学,平日都各有繁重的工作,只能趁着空闲时间各自开发,难得才能对上时间,寻摸一个小会议室,讨论各自的进度和下一步的方案。


图:上线筹备期加班讨论

左一身着白T为李斯 其他为码上公益团队的其他成员


回忆起那几个月,李斯最大的感受是——痛并快乐着。而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国庆前的一个周五晚上,大家碰头开会、讨论,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技术难点:怎么安全又稳妥地把码上公益平台连接到阿里云官网?


迫在眉睫的上线日期,停滞在临门一脚的连接,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 但为着同一个公益梦想,周五大家一起拼着熬了个通宵,周六又是连轴转了一个日夜……


终于,2天一夜,将近36小时的不间断奋战,众人拍板定下方案!


2017年10月11日,“码上公益”平台如期上线。



工龄15年,公益12年

/ 公益需要懂得: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



幕后的李斯松下了一口气,台下的肖温和则是鼓起了一股劲……


2017年10月的云栖大会,肖温和就在现场。看着台上关于“码上公益”平台的介绍,工程师出身的肖温和决定尝鲜一下。


很快,他注册成为了“码上公益”平台的一名爱心极客。


名字叫温和,内心却很火热。 遇见阿里云的“码上公益”平台,对肖温和来说,更是一场意外,却误打误撞成为了他公益路上的大拐点。


是的,在加入“码上公益”之前,肖温和的公益之路已经走了很久,“工龄15年,公益12年”。


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到公益是在2006年10月,那时刚参加工作3年左右的自己选择了最为传统的公益方式:拜访福利院。


而第一次用技术助力公益,是在2013年的雅安地震发生后,肖温和在朋友的启发下,从晚上到第二天凌晨5点,紧急制作完成了一个在线祈福网页。


图:雅安地震后,公益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左一 敬老组组长  中间 义工协会秘书长  右一 肖温和


帮助人,大概是会上瘾的。他这一做,就是10余年。


“上班的时候就要写代码,下班了又要为公益写代码?不行不行……” 技术公益,其实比想象的更难。对于很多工程师来说,加班、工作量大是常态,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抽出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公益中,尤其是技术公益中,并不容易。


但肖温和始终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意,只是这些善意需要机会去放大。


图:工作中的肖温和


美丽环境行动者项目,宝贝爱蓝天项目……2018年,肖温和参与21个项目,组建过为应对不同需求的各式各样的团队,甚至了解不同地区工程师做项目的差异。最后,还影响到他所在的公司,为他“特批”了一个开发人员做公益助理,成为肖温和项目中的技术后备。


在时间的两头,一头是工作和生活,一头是公益。一开始,工作很轻,公益也轻,后来,工作在变多变难,公益上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大,担在肖温和的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


如今,在肖温和的朋友圈里,还能看到他转载的一些公益活动。有人就问:“那么要怎么去平衡工作和公益,怎么去调整自己的时间呢?”


在肖温和看来,公益就是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年少时,我们或许梦想仗剑走天涯,一行代码拯救世界,后来,我们发现自己没有那么伟大,但是,力所能及的力量却更为坚固。



技术老兵的献身

/ 爱上技术公益,从一场4个月的支教生活开始 /

2013年,王俊杰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休个长假,去支教。


从四川广元出发,乘坐两个小时的大巴到县城,再坐半个多小时的当地小班车到镇上,然后再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那所半山腰的小学。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都在这所小学读书。


就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长达4个月的支教生活,成为一群山区孩子的语文和美术老师。


“我自己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当年教我的老师就是来支教的。”


对于支教、扶贫,王俊杰有着天然的责任心和同理心。


所以,2018年9月,在阿里云码上公益平台开放的多个公益项目中,王俊杰会郑重地把自己的印章盖在了未来幼儿园项目上。之后的4个月,整整120多天,他都致力于为一个云南地区偏远幼儿园开发App。


每周工作之余14多个小时的开发,频繁的异地电话会议,不计次数的方案修改…… App赶在了春节前投入使用。


前不久,王俊杰还接到了云南幼儿园老师的邀请,希望他到这所幼儿园来参观,看看帮助到的那些老师与孩子们。而就在这时,同为码上公益平台爱心极客之一的戚俊,正在从南京赶往上海,为三天后的“最美食物包”产品上线做最后一次沟通和调研。

“最美食物包”是上海绿洲食物银行的公益项目,通过爱心志愿者从超市、企业收集“余量食物”,提供给需要的人。


要知道, 仅在上海,每天就有1200吨食物被浪费,但同时又有23万人正在忍受饥饿。放在全球看,每年有13亿吨食物被浪费,近8亿人食物不足。


在这个项目中,戚俊为食物银行公益机构建立了一套管理系统,帮助志愿者更准确、有效地将食物给到最需要帮助的人。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图:“最美食物包”产品沟通会现场

左一身着黑色卫衣为戚俊


看着小小的会议室里,挤满了志愿者、捐助机构和受助人,为产品提了不少意见的赵阿姨就是“最美食物包”的受益者之一。她在一次检查中发现身患癌症,治疗几乎花光了她所有的积蓄。身体上痛苦,经济上拮据的赵阿姨,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最美食物包”的帮助。


现场的戚俊深受触动,他从未想过,在经济如此发达的上海,还有那么多穷困得连饭都吃不上的群众。因此,他有感而发:“ 即使最基本的,都不应该浪费。即使最贫穷的,都不应该挨饿 。”



更开放、更包容

/ 技术之于公益,是更长久的力量 /

武汉大学电信学院的研二学生游炬峰, 还没有开始第一份工作,公益之路却已翻过几座山。


最开始,因为报名了阿里云的华中地区云计算教育脱贫培训计划(针对华中地区高校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以及户籍在华中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大学生提供免费的阿里云云计算技能培训),游炬峰成为了这个项目中的受益者一员。在学习过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游炬峰发现了码上公益平台,他想: 我曾经在这里受到了帮助,那为什么不能也尝试用代码去帮助别人呢?


2018年11月底,游炬峰在码上公益平台上认领了第一个项目:爱心图书角。为乡村小学设置图书借阅平台,并且实时采集借阅习惯、偏好与学习成长数据,帮助阅读推广。


图: 游炬峰


当时,公益项目方遇到的是App升级换代问题。游炬峰是和项目经理2个人一起负责,却没想到,做到一半,出现了问题:写好的前端界面的代码不能和后台系统连接,而后台系统的接口数据和源码甚至不能查看,连项目方也没辙了……


而这,意味着前面写的都要推翻,甚至要先重新编写一套后台系统。


“就这么算了?”不,游炬峰选择继续扛下去!


于是,这个研二的学生,每天晚上、每个周末,都把自己的大半时间分配给写代码。实在忙不过来了,干脆咬咬牙,自己做了项目经理,重新在平台上寻找伙伴。于是,也就有了现在的4人技术小团队。


还在读书的他,是团队里年龄最小的,但却是最操心的。 和组员沟通、和项目方沟通、组织每次的异地线上会议、完成自己负责的技术板块……


在游炬峰看来: “码上公益”平台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公益的形式,更开放,也更富含科技的力量。只需一台笔记本,就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并能够长久惠及更庞大的群体——这应该就是代码的价值和力量!



“公益这条路上有过很多人,但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而这些工程师,选择“坚持、同行、量力而为”


2018年,

355 座城市

3265 名爱心极客

写下 100000+ 行代码

受益人数达到 1000w

而我国有1万多家公益组织,其中大部分项目都需要技术支持,公益这条路,还很长,还需要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