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wl of Minerva
原文链接:http://dwz.cn/51We2i ,已获授权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1)疲劳;
2)晚上对大脑的外部信息输入减少;
3)临睡时候的神经内分泌变化。
1、三因素作用的解剖基础
按照生物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大脑区域/结构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新皮层和非均值皮层。
新皮层(neocortex)是由端脑泡的假分层上皮演发而成。在人的大脑半球上方,具有6层结构,又被称为均匀皮层。它占据成年人整个大脑皮层表面的94%。
之所以叫做新皮层,是因为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较晚出现的皮层。它负责所有的高级认知功能,包括语言、视觉、嗅觉、认识、记忆、行动,判断、思考、注意等功能。与之对应的,大脑的其他部分叫做非均匀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其分界并不清楚)。非均匀皮层(主要是旧皮层Archicortex)在神经演化中出现的比较早,大概对应大脑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我们人类的大脑中主要有两个结构负责情绪的产生和信息处调制。一个是自发的情绪反应中枢:杏仁核(Amygdala)和前额叶(Frontal Cortex). 前者属于非均质皮层,是脑结构演化中较早出现的结构,它自发的对输入信息作出快速的反应。后者是较晚出现的结构,而且物种越高级,其占有的体积比例越大。在情绪的产生和调制过程中,二者相互配合。
简单来说,前额叶的特定区域会对杏仁核的情绪反应(原始的,冲动的)做出处理,压制其有害的,违反逻辑的因素,使得人的情绪反应符合自己的社会角色(人格/性格),不让自己因不适合的反应尴尬。
最早一个著名的病例费尼斯·盖吉(Phineas Gage),他在一场意外事故中,被一支长铁棍由左下脸颊刺入,穿越左眼后方,再由额头上方头顶处穿出头骨。
他的前额叶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而杏仁核还完好。在伤势恢复后,他的性格大变,变得粗鲁冲动、行为不检、经常说谎。也就是说,他的情绪产生还算正常,但是前额叶的情绪调制功能基本丧失了,使得他的人格发生改变。
2、睡眠前的神经内分泌变化
我以前提到过,我们在入睡过程中,会发生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 γ-氨基丁酸)和serotonin(血清素)的分泌量增加的变化,这会抑制我们大脑皮层的功能,也就是抑制高级的复杂的任务,逻辑能力减弱,同时减少信息的输入。
这一方面使我们感觉到精神的舒适和放松,另一方面,也会使白天时没有注意到的信息上升到意识水平,被我们注意到。
3、作用机制和结果
前面提到,疲劳会压制大脑的高级功能/复杂功能。这使得大脑的前额叶和杏仁核的协同工作效能降低了.
杏仁核的功能出现代偿性的增强,而前额叶的情绪调制功能减弱。其结果是原始(本能性)的情绪反应增加,而由于逻辑调整/利益权衡被限制,情绪的人格特征减弱。也就是说,疲劳时候的情绪反应会异于平常时候的自己。
同时,由于因素 2) 外部信息输入减少 和 3) 神经内分泌的复杂功能隔离(强制休息)作用,我们脑内的信息源发生了变化,主要信息由外源性的变成内源性的。也就是,这个时候我们会更关注自己的感受,体验和记忆。加上前面提到的本能性情绪反应机制的增强,人个性情绪反应的减弱,我们脑内这些白天不被注意的信息/记忆产生的情绪结果,变得异常的激烈。
我们更少的去考虑这情绪反应可能产生的后果(其他人的评论,给他人的影响以及对自己利益的影响),而是更愿意畅游于这些情绪的激流之中,而且只是激流而已,我们不会为这激流筑坝——我们的人格在这激流中溺亡了。伴随着这样的体验的,还有舒适的感觉,这是由血清素的增加导致的。
这舒适的感觉使得我们渴求更多这样的情绪体验,但这种渴求不久就覆亡于与睡眠的斗争之中。
由于这个时候的自我的人格淹没,而情绪原始而纯粹,我们往往容易做出冲动的事情,比如电话前男友/女友。这样的行为使自己睡醒之后后悔不易——这个时候我们的人格完全恢复了。
作者介绍:
Owl of Minerva,知乎知名答主,神经科学、人工智能 博士;2009年起在中科院和德国马普学会从事计算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
格上财富: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