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铅笔经济学
铅笔经济研究社,成立于2006年,是非盈利性的民间社团。我们的核心观念是市场经济、法治、有限政府、古典自由主义。我们致力于在中国社会宣扬和推广这些观念。同时,我们努力研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现实,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街派 生活报  ·  紧急提醒!哈尔滨发布蓝色预警! ·  12 小时前  
新华社  ·  难忘!精彩!尔滨! ·  昨天  
昆明警方发布  ·  事关孩子开学!昆明公安发出重要提示 ·  昨天  
昆明警方发布  ·  事关孩子开学!昆明公安发出重要提示 ·  昨天  
辽沈晚报  ·  李明德,被刑拘! ·  2 天前  
辽沈晚报  ·  李明德,被刑拘! ·  2 天前  
新华社  ·  政和八闽鸟被发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铅笔经济学

为何学校教育没有被淘汰?

铅笔经济学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13 12:40

正文

有人问我如何提高个人的自律能力? 实话说,没有什么好办法。

坏消息是: 你我都 不是能严格自律的人。

好消息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既然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就意味着对解决这个问题有着强烈而持久的需求,也就意味着肯定已经早有解决办法了。正如我们每个人都要吃饭,还要吃好。于是自古以来就有庞大的餐饮及其相关行业。吃,不但不是难题,还成了乐趣。

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呢?对,那就是他律,也就是让别人来约束我们。

这没什么丢人的。如果你深入思考一下就会意识到,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组织起来的。所以,联结我们这个充满陌生人的世界的链条是责任,而不是自愿。成年人区别于儿童的,就是成年人必须承担责任。所谓责任,说白了,就是别人对你的要求。可能你注意到了,我多次在微博中抨击、嘲笑那种主张成年人放弃责任的说法。成年人放弃责任,就是社会走向败坏。

我举个例子进一步解释一下。

实际上,电视出现以后,大部分课堂教育从技术上就可以被替代了。互联网出现以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也可以做到了,课堂教育更是显得 “多余”。但事实是,虽然出现了很多线上教育的新手段,但原有的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并没有衰落的迹象。学区房、好大学的竞争甚至更加激烈了——全世界都是如此,并非中国独有。从“教师讲、学生围着听”这个基本形式上来说,现在的学校教育和孔夫子时代、雅典学园时代、并没有太大区别。

有人认为教育形式这种固化不变是教育利益集团的一种阴谋,或者是国家干预教育的结果。这种说法未免天真。其实,教育之所以一直维持这种基本形态,是因为只有这种形态才能提供教育的基本条件,这个基本条件就是上面说的他律。

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所谓 “快乐学习”是自欺欺人之论。谁信谁上当。既然是辛苦之事,那么,除了极少数能自律的人之外,绝大多数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约束甚至强制,才能完成学习。学校制度的核心要素不在于提供知识,而正在于提供了这种外界的约束和强制。

你要在互联网上获得一种知识,简单地点击几下键盘、鼠标或者屏幕即可。不过,你放弃、中断同样很容易。你想要入学,则要麻烦费事得多,要报名、考试、注册,要按时来到课堂,衣着整齐地坐在那里,不能随便走动,要服从教师的指挥和管理,比如发言要举手。很多人读大学要住到比家庭环境差很多的学生宿舍里。如果是留学,还要离别亲人,万里迢迢地赶赴海外。

所有这些行为,都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得到一套约束办法,让你不能或者不舍得轻易放弃。同龄人之间的共同学习,也是一个他律,仅仅因为自尊心,你就会克制懒惰,拿起书本苦读。

教育是如此,职场也是如此。从技术上来说,现在很多公司都不需要员工到办公室上班了。远程办公可以胜任很多个工作。但很少有公司这么做。一些曾经尝试过的公司也纷纷回归办公室。大开间办公室为什么那么流行呢?原因就是众目睽睽之下,您好意思上班睡觉或者打游戏吗?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学校、公司、政府机关的组织形式为何是目前这个样子。更重要的是,对我们个人来说,有一个道理就很清楚了,那就是,与其苦苦寻找自律的方法,不如转而苦苦寻找一个好的他律环境,换句话就是,尽量读一个好学校,加入一个好公司,住在一个好社区。那才是更高效率提升自我的途径和办法。也可以这样理解,大多数培养自律的办法,实际上都是找到合适的他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新街派 生活报  ·  紧急提醒!哈尔滨发布蓝色预警!
12 小时前
新华社  ·  难忘!精彩!尔滨!
昨天
昆明警方发布  ·  事关孩子开学!昆明公安发出重要提示
昨天
昆明警方发布  ·  事关孩子开学!昆明公安发出重要提示
昨天
辽沈晚报  ·  李明德,被刑拘!
2 天前
辽沈晚报  ·  李明德,被刑拘!
2 天前
新华社  ·  政和八闽鸟被发现!
2 天前
理想聚焦  ·  周立波麻烦大了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