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来约,不让你失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意图  ·  莫为蹉跎恨,今宵梦最长。 ·  2 天前  
每日意图  ·  莫为蹉跎恨,今宵梦最长。 ·  2 天前  
周国平  ·  婚姻中最容易出轨的一类人有这样的特点 ·  3 天前  
深夜书屋  ·  不愧是冯唐写给所有人的破局心法! ·  3 天前  
周国平  ·  人生所有问题都可归于三类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文摘

姑娘,你为什么那么焦虑?

青年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24-10-29 19:55

正文


夜读·开卷有益

科学研究发现,焦虑是人类大脑进化的产物,具有双面性,既带来负面困扰,也具有积极效应。焦虑是生活的常态,不同年龄、不同境遇的人都会受其困扰。


年轻人焦虑于家里催婚,中年人焦虑于职场危机,事业有成的人又焦虑于子女教育。焦虑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会伴随我们整个生命历程。


《如果焦虑是只喵》一书巧妙地将焦虑拟作一只喵星人,通过解析焦虑的成因与自我情绪状态,引导读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从而缓解焦虑,重建心灵世界的平衡。


别让焦虑猫困住你的心灵,接纳并承认它的存在,然后勇敢且热烈地前行!




焦虑是人生的底色


焦虑,作为生活的常态,有时恰恰证明了我们对自己生活的重视。


上学的时候,为考试和升学焦虑;上班的时候,为工作和薪水焦虑;单身的时候,为对象和自身条件焦虑;创业的时候,为客户源和亏损焦虑;要结婚的时候,为彩礼和房子焦虑;生病的时候,为身体和医药费焦虑;年老的时候,为养老和孤独焦虑。


发现了吗?我们不仅无法摆脱焦虑的纠缠,甚至可以说,焦虑就是我们活着的证明。这只猫咪会悄悄伴随着我们,考验我们能否与它和平共处。


焦虑的出现并不总是坏事,它往往是因为我们对生活有了新的要求和期待,源于我们对更好、更安全的生活状态的追求,它是我们居安思危意识的体现。


焦虑是人生的底色,是我们追求上进的驱动力。即使是婴幼儿,也并非完全无忧无虑。只是他们的焦虑相对较少,主要关乎基本需求,如饥饿、口渴或对母亲情绪的感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识的发展,我们的欲望和需求越来越多,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住在我们内心的焦虑猫也会逐渐长大,它时常会因为各种事情感到躁动不安,人就越来越容易感觉到焦虑。


成年人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远超孩童时期,这或许就是成年人更容易感到焦虑的原因。焦虑的出现,旨在刺激我们找到满足和发奋的平衡之道而已。


有的人认为焦虑是因为你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这种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有一定道理。


当焦虑产生时,它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是时候通过行动改变现状了。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只是大谈特谈焦虑存在的合理性,而完全忽视了焦虑对我们发出的提示,那么我们很可能会陷入焦虑的怪圈里,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也无法过上理想的生活。就像你面对一只凶狠的小猫,如果你采用凶狠的态度,那么它可能会更激烈地向你发起进攻。相反,如果你采用安抚的态度,试着去了解它的需求和渴求,这只小猫就会陪着你一起找到前进的方向。



所以,面对焦虑,我们应该找到平衡之法,学会与之握手言和,坦然接受它的存在。如实记录和分析让我们感到焦虑的事情,审视并“删除”那些不合实际的欲望。将对未来的焦虑具象为切实、可操作的步骤,确定目标、拆解目标、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调整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内心的欲望,更好地应对焦虑。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那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个循序渐进的计划。例如,每天睡前阅读十分钟至二十分钟,或者每天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起初,先用简单可执行的计划,培养自己对阅读的兴趣,在对阅读产生兴趣之后,再逐步增加阅读时间,而后灵活调整自己的阅读计划。


对其他所有目标,适用同样的操作原理,即从简单易操作的计划开始。不要幻想短期内就能达到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高度。“新手小白30天蜕变,月入过万不是梦。”“从一无所有到年入百万,他只用了半年时间。”“曾经无人问津,三个月后他成了别人高攀不起的大神。”这类标题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太常见,它用“速成”给普通人制造了一个梦,并无情地收割着人们的焦虑。大批人蜂拥而上,为那个看似触手可及的梦想买单,最后却没有让梦想照进现实。当梦的泡影碎裂,焦虑会蜂拥而上。


不过,焦虑也有好的一面。它可以指引我们看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使我们在行动和改变中更加专注。


当然,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关注当前、活在当下,把握每一刻的生活,对理解和克服焦虑至关重要。


图 / 摄图网


不可否认,人类热爱畅想未来,但我们也常常因此错过眼前的美好。急于成长,长大后又怀念转瞬即逝的童年时光;急于赚钱,在赚到钱之后又用钱来换取健康;急于实现未来的目标,却对当前的幸福视若无睹。


所以,在和焦虑共生的日子里,别忘了“活在当下”。这是先哲们留给我们最朴素、最简单、最宝贵的处世哲学之一。正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所写:


“焦虑与人类同时诞生,而且由于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掌握它,我们将不得不学习与它一起生活,就像我们学会了与暴风雨一起生活一样。”


让我们摒弃掉那些过度的追求,给自己的心灵做做减法。只要专注当下,做好手边的每一件事情,生活中的美好就会不断靠近我们,焦虑也会渐行渐远,我们自己也会焕发新生。



焦虑的隐蔽性


焦虑有时会悄然而至,如同一只潜藏在暗处的猫咪,在你毫无察觉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潜入你的心房。然后,在不经意间给你重重一击,令你溃不成军,无力抵抗。


这就是焦虑的狡猾之处,它的隐蔽性让你难以捉摸,防不胜防。


小雪罹患焦虑症已经有五年了。按照她的说法,她的焦虑症并不是一下子就有的。


早在高三时,她就曾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而经常失眠,只不过高考结束之后,失眠的情况就消失了。小雪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再后来,经历实习、面试和考研,她又开始整晚地失眠。但是,小雪认为这或许只是自己的“特点”,反正之前都是压力过后症状也就消失了。所以,她依然没有重视。


殊不知,住在心里的那只焦虑猫在她尚未察觉之时已经悄悄长大。


直到研究生一年级入学,她被确诊为焦虑症,小雪此时才明白,之前的很多次失眠不过是焦虑症在隐忍和积累而已。现在,经过数年的酝酿,焦虑猫变得躁动不安,焦虑症开始汹涌爆发了!


确诊后的她陷入了情绪的恶性循环中,她无法理解自己的情绪,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这让她更加焦虑和恐慌。


最严重时,小雪选择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经过艰难的疗愈,小雪的状态开始一点点地改善和恢复。在这个过程中,小雪才对焦虑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图 / 摄图网


焦虑也会躲猫猫——焦虑症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焦虑症在初期症状不明显,这只调皮的小猫常常躲在暗处,偶尔出来作威作福。焦虑发作后,随着压力源的消失,相关症状也会很快消失,使人们误以为一切恢复如常,没有察觉出问题的存在。


然而,由于没有及时调整和治疗,这种焦虑的思维模式和反应已经形成,症状隐而未发,并未彻底消除。


焦虑猫在偷偷长大——焦虑具有累积性。


即便外在的症状消失,未经疏导的焦虑心理和情绪仍会在内心不断累积。不要被焦虑猫的暂时安静所迷惑,它并没有变得乖顺,而是在暗处伺机而动。


很多人都有过在面临重大事情时感到紧张焦虑的体验,这种感觉并不会随着事情的结束而随风飘散,而是在内心深处开始了积少成多的过程。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焦虑症状。所以,对于焦虑心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而应该及时寻求纾解和帮助。


进击的焦虑猫——焦虑在被自我提醒后会加剧。


简单来说,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焦虑,情况可能还好一些,一旦明白自己的某些症状或者行为其实是罹患了焦虑症,心理负担就会骤然加重,导致我们更加担忧和焦虑,焦虑也会因为这种反复的暗示和提醒而变得越来越严重。


所以,要小心焦虑猫在你意识到它的存在时偷偷升级,变得越来越难以驯服。


“饥饿”的焦虑猫——焦虑具有消耗性。


高度、持续的焦虑使人的身心一直处于紧张和不安的状态,而这种高度紧张和不安,会让焦虑猫不断消耗人的精神和能量。久而久之,就会给人的身心造成强烈的不适感,甚至还有诱发抑郁症的风险。


“膨胀”的焦虑猫——焦虑具有扩散、泛化性。


焦虑猫有不可小觑的“膨胀”能力。起初,引发焦虑的可能只是某件具体的小事,但如果焦虑没有得到及时排解,焦虑情绪就会扩散、蔓延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会让人变得“风声鹤唳”,犹如“惊弓之鸟”,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社交。


小雪的经历完全符合焦虑症的几个特征,核心也都是因为在出现焦虑情绪之后,没有及时识别和处理,导致焦虑症状越来越严重,直到必须接受专业治疗才能缓解。


因此,对于焦虑情绪,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压力大、不对劲,就应当及时寻求疏导,绝不能任其隐蔽和累积下去,否则,只会让焦虑情绪越来越难以控制。


那么,要如何识别焦虑情绪呢?


除前述焦虑的相关表现外,下面一些行为表现也属于隐性焦虑症的信号:


1. 老是心情沉闷,不敢也不愿意和他人沟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害怕给他人添麻烦;


2. 受到委屈时不敢表达或反抗,而常常偷偷地哭泣;


3. 喜欢把自己的欲望合理化地强加在他人身上;


4. 喜欢反向输出或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心意,如明明很喜欢某件商品,却偏要对别人说“这个东西也就一般般了,不值这个价格”;


5. 喜欢回避现实和问题,“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6. 习惯将敌意转嫁给他人,如在工作中受了气,回家后将气撒在亲人身上等;


7. 常常用“哭闹”或者“放纵”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如酗酒等;


8. 容易受到惊吓;


9. 犹豫不决;


10. 习惯性地贬低自己;


11. 消极想法非常多,较为悲观;


12. 喜欢过度思考过去的对话;


13. 多次出现失眠、冒汗、紧张、头痛等身体症状。


……


总之,只要我们有意识地、细心地、体贴地观察和处理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就可以发现那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焦虑猫!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越努力越焦虑,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出没于各种“打卡群”,购买各式各样的课程和专栏,做出精细的规划表格以进行时间管理。然而,即便付出了这么多努力,还是消除不了他们内心的焦虑与迷茫。

 

不努力焦虑,努力也焦虑。


周日晚综合征,也是焦虑的一种常见表现。网上投票显示,在“周日晚上是否感到焦虑”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比例之高令人震惊。


“天一黑,心里就像被按下了一个开关,开始莫名烦躁。”


“明天又要假装阳光积极了,好累。”


“周日反而比周一更让人感到失落,好像风雨欲来,焦虑得像烧热了的锅。”


“太可怕了,眼睛一闭一睁,周一就来了。”


更夸张的是,很多人的“病症”表现得十分具体,比如失眠、食欲不振、恶心,甚至拉肚子。有些极度焦虑的人从周日早上起床就开始感到不适。他们的脑海中总会跳出一个问题:


“人,为什么要工作?”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会心一笑。因为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实在不罕见。尤其是到了周日下午,他们会不自觉地想起上周五未完成的工作,想到周一需要处理的事情,以致还没到周一,他们就开始焦虑了。


这种焦虑主要源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不可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9年公布的数据统计,中国“泛抑郁”的人群已经超过了9500万,并且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这样的内心煎熬,几乎每一个在一二线城市努力打拼的年轻人都深有体会。


图 / 摄图网


如何消解这样的情绪?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1. 改变意志驱动。


一条“咸鱼”是不会受到“努力焦虑”的困扰的,反而是对自我要求越高的人越容易感到焦虑。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样的努力究竟是意志驱动还是兴趣驱动。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令人感到压力和痛苦,后者让人感受到收获和安宁。


举个例子,一个想要养成早起习惯的人,如果是意志驱动,就可能会被迫在各种群里“打卡”,不断给自己灌输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但其内心却充满抵触情绪。如果是兴趣驱动,就会乐于体验和享受每天早晨宁静的世界。


体育锻炼是这样,阅读是这样,努力工作也是这样。


2. 人人如此,不必在意。


当我们发现焦虑是每个人都可能会有的情绪时,也就不那么纠结了。


主持人撒贝宁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坦言,自己有时也会感到焦虑。即便是光鲜亮丽的明星、主播,也在备受焦虑的困扰,承受着竞争的压力。同样,企业家、创业者也无法摆脱这样的困境。


既然这是一种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的处境,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更加平和地看待焦虑,学会与焦虑共处。


3. 降低期待值。


所有的失望,都源于期待过高。比如我们期待的生日礼物是一部手机,结果收到的却是一束鲜花,这种落差感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失望。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仿佛已经忘记如何慢下来。而过于着急,必然会产生焦虑。


有期待是好事,它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激发我们对某件事情的热情和干劲。但期待值不宜过高,它必须设定在合理的范围内,符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才能稳步向前,起到正向效果。


4.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想要慢下来,就要找到真正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当你找到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潜心在该领域深耕,愿意把自己的目标周期放宽到三年、五年,甚至七年,就有极大概率有所成就。而在努力耕耘的这段时间里,你也会感受到充实。


5. 懂得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和自我爱护。


提高自我认知,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正视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尊水平。当我们建立起足够强大的自尊时,就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一切变化,坦然面对一切未知,化解内心的焦虑。通过这种自我关怀和理解,让自己的心宁静下来,不被外界的纷扰所打搅。



《如果焦虑是只喵》,资深心理师写给焦虑星人的行动指南。人生缓缓,答案自现,莫慌。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