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介入医学
发布最新学术指南、最新会议报道、疑难经典病例、介入知识图谱、视频,为介入科学同仁提供学术交流,信息共享平台,致力于推广微创介入治疗,促进介入医学的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心脏磁共振(CMR)常见疾病诊断... ·  昨天  
医学影像沙龙  ·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影像诊断! ·  3 天前  
懒人医考  ·  2025临床助理医师新大纲发布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介入医学

关于心肺复苏,请勿忘初心

介入医学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26 16:12

正文

点击上方医脉通心血管关注我们

医脉通导读

急救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要,因此,请把正确的心肺复苏(CPR)方法普及给你身边每一个人。


我做过的CPR都是形式主义。


说起来挺惭愧的,我从来没有通过心肺复苏救过一位患者。但是我要为自己争辩一下,我认为主要的责任不在我。


至今想起考CPR操作时累的满头大汗的自己,仍会有一些小感动。但现实情况呢?现实情况是上级医师会晃到我旁边,小声说“意思意思就行了,别把肋骨按断了”。你说他冷漠?其实也不对,他也是从家属闪躲的言辞、狡黠的眼神和被指鼻子骂的过程中学会了“察言观色”。


这些无奈不是今天要探讨的,今天的问题是,离开学校多年,你还记得CPR标准、规范的操作吗?是不是有一些“消息不太灵通”的医生连先开放气道还是先胸外按压都搞不清楚了呢?


201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每次指南更新的每一点不同,可能都会多一次和死神博弈的机会。所以,不管你现在用不用得到,作为一个医生,你应该重新温习一下,最新的CPR指南怎么说。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1、快速反应 团队协作


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与旧指南相比,新指南更倾向于同时对患者意识、脉搏、呼吸进行评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多名人员组成治疗小组,以同步进行环境安全评估、患者评估、寻求急救以及设备的准备工作(除颤仪等)。


2、生存链:一分为二


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


 


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


3、先电击还是先按压?


2010版CPR指南指出:在AED就绪后,应先进行1.5-3分钟的CPR再进行除颤。最新指南更新为:AED准备就绪时应尽快进行除颤,除颤后继续进行CPR。


4、不要用力过猛!


旧指南规定胸外按压频率不低于100次/分,深度至少5cm。新指南指出:胸外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幅度为5-6cm。这是因为,如果不设立按压频率上限,有人可能认为按压越快越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按压过快,胸廓不能充分回弹,并不能达到维持循环的目的;按压幅度过大,可能会对患者胸部造成损伤,使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5、高质量、有效很重要


按压抬起时不能脱离胸部,但是也不能施加任何压力,应保证胸廓充分回弹。新指南强调:减少按压中断十分重要。每次中断必须控制在10秒以内,按压操作在整个CPR过程中不得低于60%。


6、CAB顺序仍需坚持


如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很多医生对CPR的印象还停留在“先开放气道,再胸外按压”。根据新指南规定,这是错误的。如果施救者为单人,不能同时进行按压及人工呼吸时,应先进行胸外按压,30次胸外按压后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30:2)。


急救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要,因此,请把正确的急救方法普及给你身边每一个人。


投稿吧


医脉通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您的来稿!


关注医脉通心血管|学术新闻随时看

微信ID:medlive-Cardiology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医脉通官网,查看更多学术内容!也可添加小编微信(ilovecardio),进行投稿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