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玩鉴定程经理
古玩鉴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古玩鉴定程经理

顺治通宝的价值高吗

古玩鉴定程经理  · 公众号  ·  · 2019-09-26 20: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顺治通宝顾名思义就是在顺治年间所发行及其流通的钱币,在清朝年间为巩固国家统一,清世祖在顺治元年在各地开设了钱局,要求在所有的钱币上都要用楷书书写上“顺治通宝”四个大字为促进钱币的流通与发展。还将顺治通宝钱币更具其成色的不同分为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以一千铜钱为一串,但也因为在顺治年间它的钱币的币型没有统一原因使得它的种类被分为五种,又被人们称之为“顺治五式”。

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廷议疏通钱法,以(顺治)八年增重一钱二分五厘为定式,幕左汉文‘一厘’二字,右宝泉铸一字曰‘户’,宝源曰‘工’,各省、镇并铸开局地名一字,如太原增‘原’字,宣府增‘宣’字之类,钱千准银一两,定为划一通行之制。”此后,顺治通宝“一厘”式制钱先后在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及各省、镇开炉铸造。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


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便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称之为“黄铜”,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


入主中原后为了稳定经济,清政府先后进行了五次货币改革,终于成功确立了清代的货币制度,在五次改革中也形成了货币的五种样式,被称之为“顺治五式”。“顺治五式”钱币承前启后,尤其对顺治以后的铸币有很大影响。在清末咸丰大钱和后来的光绪宣统时期的机制币未广泛开铸前,政府铸币基本样式都在这五式之内。“顺治五式”分为仿古式、单字记局式、记局折银式、满文记局式、满汉文记局式五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