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据前辈口口相传,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苦逼的策略分析师,日出而作,月落不息,苦练 《葵花宝典》和《屠龙刀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新财富’杯华山论剑中一举发威、技惊四座。能入行的,没有笨人。能入门的,没有懒人。想拿奖?唯有能拼命的猛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胶卷迷俱乐部  ·  光圈1.0,真的有必要吗?早期超大光圈镜头 ·  2 天前  
政事儿  ·  局长李华林,已被撤职、降级! ·  昨天  
侠客岛  ·  首次突破万亿美元! ·  3 天前  
中国政府网  ·  新的一年,这些民生大事与你有关!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广发策略】极简复盘:4月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 公众号  ·  · 2024-05-02 16:54

正文

本文作者:刘晨明/郑恺/许向真

报告摘要

八大要点看24年4月主要变化

1. 一季度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市场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资本市场政策和“国家队”入市的支撑下触底反弹。但截止一季度人民币资产表现在全球大类资产中仍然靠后。

1. 四月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人民币资产走出独立行情;美债利率受通胀数据影响再度上行,美元指数走强;日元大幅贬值;黄金现货价格突破历史新高。

2. 中国经济基本面: 一季度总量超预期,制造业是主要拉动项。2024 年一季度实际 GDP 同比增长 5.3%,高于 Wind 一致预期的 4.9%。拉动增速回升的主要是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拖累则主要来自基建地产链。

3. 中国经济基本面: 4 月 A 股市场和国内定价的商品价格反弹,除了情绪因素以外,很大程度也是对经济复苏的定价。不过当前从地产销售数据和地方发债情况来看,本轮可能更偏向于温和的复苏,二季度仍有变数。

4. 年报一季报: A 股净利润增速继续探底,创业板和科创板一季报增速回正;全AROE 继续下行,主要受周转率及杠杆率的拖累,利润率维持不变。

5. 基金配置: 以公用事业、有色、煤炭为代表的资源类/红利板块截止 Q1 末,持仓比例和超配比例均升至 2012 年以来的高点。

6. 美国经济基本面: 美国一季度总量数据低于预期,但核心项复苏趋势仍好,比如服务消费、耐用品消费(汽车除外)、住宅投资、设备投资等。另一方面,美国一季度核心 PCE 物价指数季调后环比折年率初值为 3.7%,高于预期的 3.4%;互换市场不再完全定价美联储将于 12 月之前降息。

7. 如何看待港股反弹: 滞胀预期交易和个股分红回购动态,是 4 月港股反弹驱动:短期来看,过去几次美国滞胀预期交易带来的港股反弹,都伴随中国经济预期的回暖;而行情的结束也总是伴随着宏观预期的再度下调。

8. 重要政策: 新国九条或将推动市场生态向“认识内在价值”转变

【广发策略】24年4月重要报告 (点击查看)

《Q1业绩概览: 关注困境反转和外需》2024.4.30

《格局正在起变化: 关于港股反弹的思考》2024.4.29

《分化加剧、 质疑增多,分歧时刻再议出口链》2024.4.28

公募对三类资产配置情况变化如何? 》2024.4.23

《海外渗透率提升的中国产业机遇》2024.4.18

《大 变局3: 新国九条进一步引发的一些 思考》2024.4.14

格局正在起变 化: 全球制造业PMI突破50意味着 什么? 》2024.4.7

《景气线索: 对美耐用品 出口的新周期》2024.4.6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使得全球风险偏好持续回落; 海外通胀超预期使得降息预期继续延后,并对国内稳增长政策形成掣肘; 美国大选之后财政支出力度收紧,对出口端形成影响; 国内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使得对中期经济增长中枢预期再度下调等。


一、四月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人民币资产走出独立行情


权益方面,港股4月超额显著,A股也在海外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取得正收益。 债券方面,美债利率受通胀数据影响再度上行。 汇率方面,美元指数走强,日元大幅贬值。 商品方面,黄金现货价格突破历史新高,有色商品大涨引发关注,国内黑色链也有一定企稳。

二、中国经济基本面:一季度总量超预期,制造业是主要拉动项


2024年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3%,高于Wind一致预期的4.9%。 细分来看,拉动增速回升的主要是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 拖累则主要来自基建地产链。 3月CPI数据再度转弱,需求不足的隐忧仍存。

三、中国经济基本面:传统经济的复苏持续性仍有不确定因素


4月A股市场和国内定价的商品价格反弹,除了情绪因素以外,很大程度也是对经济复苏的定价。 不过当前从地产销售数据和地方发债情况来看,本轮可能更偏向于温和的复苏,二季度仍有变数。

四、年报一季报:全A景气磨底,TMT和必选消费增速回升


A股净利润增速继续探底,创业板和科创板一季报增速回正; 全AROE继续下行,主要受周转率及杠杆率的拖累,销售利润率环比基本持平。 大类行业方面,TMT和必选消费业绩在低基数较明显回升,资源类负增长幅度收窄,其他金融和周期类资产业绩继续下滑。

五、基金配置:资源品/红利资产配置比重升值12年以来高位


以公用事业、有色、煤炭为代表的资源类/红利板块截止Q1末,持仓比例和超配比例均升至2012年以来的高点。计算机、传媒、社服、医药、非银目前超配比例历史分位数最低。

六、美国经济基本面:一季度总量数据低于预期


美国一季度总量数据低于预期,主要来自存货项、贸易项、政府支出项等扰动的因素影响。核心项复苏趋势仍好,比如服务消费、耐用品消费(汽车除外)、住宅投资、设备投资等。
另一方面,美国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季调后环比折年率初值为3.7%,远高于预期的3.4%。受此影响,互换市场不再完全定价美联储将于12月之前降息。

七、滞胀预期交易和个股分红回购动态,是4月港股反弹驱动


国一季度数据引发的滞胀担忧,可能部分程度上驱使国际资金从前期涨幅较大、估值较高的美股、日股市场流向港股。 但更深层次的可能还是对基本面预期的变化。 过去几次美国滞胀预期交易带来的港股反弹,都伴随中国经济预期的回暖; 而行情的结束也总是伴随着宏观预期的再度下调。
自下而上的因素也构成本轮反弹的驱动力。今年前三个月,南向资金主要涌入港股高股息资产;在长达3年的震荡下跌之后,港股高股息资产的确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吸引力。而另一方面,如上所述,上周港股反弹的最大贡献来自于互联网巨头(其次是金融),这可能也与互联网巨头加大回购和分红的趋势有关。

八、重要政策:新国九条或将推动市场生态向“认识内在价值”转变


具体而言: ①经济底层基础的变化: 从宏观和产业周期来看,具备“较大边际变化”的资产变得越来越少。 ②企业微观行为的变化: 上市公司的自主行为已经朝着减少内卷、提升现金流、增加股东回报的方向演绎。 ③投资者认知的变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