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是 V 电 影 的 第
1230
部 每 日 一 片
我 明 白 你 会 来,所 以 我 等
《
วันครู ชุด อาจารย์ใหญ่
》
时长:02'00'' 星级:7.8
“
就算停止了呼吸
我还是想继续当老师
”
短片为泰国7-11便利店为教师节制作的广告。
讲述了
一个情理之中却异常动人的故事。
一位年迈的医学教授,在临终之时,
将身体捐献给了自己一生所奉献的教育事业。
在
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中,那些接受过他教育的孩子。
正在用医生的身份,将他教授的知识回馈给社会。
就如片中的老师最后所说:
老师和医生有一个地方很像,
他们都用自己的知识来照顾别人。
老师,以知识来照顾学生,
而医生,则用知识来照顾别人。
♥
♥
♥
广告中老师的所为令人动容。
而在中国台湾,也有这样一位将毕生精力投入在教授病理;在人生的终点,把身躯捐献给台北医学大学进行并理解剖的人。
他的名字叫黄德修,是台北医学大学病理科教授。
北医大教授黄德修是国内病理学先驱,指导许多学生。
如今,台北医学大学有堂很特别的课程,名为
「黄德修教授的最后一堂课」
。
这堂课没有主讲人,因为主讲人已经过世,台上的是一张张病理解剖图片、照片、病歷资料。
黄德修透过他的大体病理解剖,在天国的彼端,为学生尽最后一次力。
黄德修是国内病理学先驱,他早年因家境贫困求学不易,只考上兽医系,因一心从医,在台大、高医、北医等处担任助教,并赴日留学,最后取得病理学博士学位。
3年前他罹患肝癌,知道自己除了开刀外,没有有效治疗方式,决定不採取积极治疗,要观察疾病在自己身上的变化。
2016年9月,肝癌晚期的他,面对着所剩无几的日子,为超过200名病理科医师及以学生上最后一堂病理解剖课。
北医大教授黄德修透过自己的肝癌病理解剖,
为学生上最后一堂课。(北医大提供)
黄德修的儿子曾说:“父亲的生命一直非常豁达,一辈子就想当医生,罹病3年来他仍每天查阅医学知识,时常与学生讨论。
过世前一周都还到办公室,捐出大体做病理解剖后,父亲此生了无遗憾。”
♥
♥
♥
师者授业释德行,
医者愈疾解其难。
前不久,V姐为大家推荐过泰国的另一部关于老师短片
《假如有人出十亿让我放弃你》。
与今天的故事一样,都是用一位老师的一生,传递了人间大爱,延续了师道的尊严。
他们是能够在我们生命中最关键的时刻,影响我们人生轨迹的人。
就如我当时所说,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们对于学生的教育,决定了这个人为文、为学、为人的方式。
记得以前我曾看过一篇文章,文中说某个地方的贫民窟里有一个问题班级,多年后的学生们却都有了出色成就。
有记者走访多位曾在这个班里待过的学生,究其原因,发现他们都深受同一个老师的影响。于是记者去找那个老师,而当年的那位老师早已年迈。
他说:我只是爱他们啊。
现在说这些老生常谈的话,似乎有点难为情。
但我
依然为听到鲁迅先生的
“救救孩子!”
和陶行知先生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这样的话而百感交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人生如果能遇此良师,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感谢每一位将生命奉献于教育事业的老师,你们对知识的奉献,
宛若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留在每个人心里。
今天是12月的第一天
距离我们当初约定好完成的小目标还剩30天
不知道大家的目标都完成的怎么样啦?
【和V姐聊聊】
读书时,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怎样的?
END
>
图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