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胶养生堂
致力于鱼胶/花胶、燕窝参茸等天然珍贵滋补品的文化传播。
51好读  ›  专栏  ›  鱼胶养生堂

健脾祛湿不麻烦,食疗方法告诉你!

鱼胶养生堂  · 公众号  ·  · 2019-05-24 15:21

正文



在一日三餐中,吃对食物甚为重要,小编为大家贴心收集了一些饮食秘诀,大家一起远离湿气,战胜它!


十种祛湿食材



1
薏米

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清热排脓等功效。


薏米可以和红豆煮粥,就是单纯的薏米加红豆 ,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长期坚持就会有效果了。



2
芡实

芡实是滋补性强的食物,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


在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就强调吃芡实。


鲜芡实或干芡实泡水后可直接嚼服,也可将其和莲子、茯苓、山药一起煮成四神汤,具有健脾、利湿、补肾的功效,适合大部分人饮用。



3
白扁豆

大白扁豆有“长寿豆”之称。


它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止 泻等功能,主治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赤白带下等症。


白扁豆的补脾除湿效果极其理想,就是比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压锅压,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软烂。



4
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


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


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5
豇豆

豇豆性甘、淡、微温,归脾、胃经;化湿而不燥烈,健脾而不滞腻,为脾虚湿停常用之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通利小便的功效。


《滇南本草》中记述其“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


尤其适宜于糖尿病、肾虚、尿频、遗精及一些妇科功能性疾病患者多食。



6
冬瓜皮

历代本草记载,冬瓜皮能治肿胀、消热毒、利小便。


冬瓜皮是一味药材,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的功效,常常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湿热导致的水肿、小便不利、腹泻等病证,同时也能够治疗湿热引起的皮肤病,可以用于治疗疔疮肿毒,若是皮肤湿疹可以使用冬瓜皮食用或外用。



7

在春天里,万物生发,本身就应该多吃一些姜。而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8
黄瓜

黄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对胸热、利尿等有独特的功效,对除湿、滑肠、镇痛也有明显效果。但是黄瓜偏寒,脾胃虚寒、久病体虚者宜少吃。有肝病、心血管病、肠胃病以及高血压的人,不要吃腌黄瓜。



9
芹菜

芹菜性凉,有清热除烦、平肝、利水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暴热烦渴、黄疸、水肿、小便热涩不利、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瘰疬、痄腮等病症。是回南天祛湿、清肠、缓解肝火旺盛的最好食品。



10
玉米

玉米性味甘平,健脾开胃,利水通淋。适合患有水肿及淋症的人士。建议用玉米煎汤代茶,最好加入玉米须同煮;亦可配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此汤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祛湿妙方,再湿也不怕啦!



1
薏米红芸豆山药粥

食材: 红芸豆50g、薏米80g、山药50g


做法: 先将薏米、红芸豆清洗,大火煮开后小火煮30分钟后加入山药(去皮、切小块),继续煮至米熟汤稠即可。


功效: 其具有健脾渗湿的功效。


禁忌: 对于脾胃虚寒、孕妇人群来说尽量要少食或不食。



2
红豆薏米豆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