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是经济研究平台,于2014年10月9日成立。平台主要为读者推送经典经济学术论文,发布“香樟经济学论坛”、“CEC Workshop"和学术研讨会等相关公告。希望平台能够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贡献微薄之力,感谢您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雄安集团高薪招聘上万人?真相来了→ ·  昨天  
直播海南  ·  陵水通报游客划桨板被恶意驱赶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刚刚,南部战区发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推文3405】薪动之策:最低工资政策对企业工资和职业结构的影响

香樟经济学术圈  · 公众号  ·  · 2024-12-31 07:30

正文

图片来源 Cable News Network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原文信息 :Forsythe, Eliza. "The effect of minimum wage policies on the wage and occupational structure of establishment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41.S1 (2023): S291-S324.
原文链接:
https://www.journals.uchicago.edu/doi/abs/10.1086/726820?journalCode=jole

01

导读


最低工资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劳动市场干预手段,旨在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的权益,但其对企业工资和职业结构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重点。理解这些影响对于评估政策效果、优化劳动力市场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国最低工资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以及职业结构调整,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引言

02


在研究最低工资政策的影响时,一个显著的现象是最低工资的提高往往会带动工资超出法定最低标准上涨。然而,这种溢出效应背后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文以2014-2015年间10个州实施的最低工资增长政策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对企业工资和职业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提高会导致企业内工资溢出,几乎无证据表明会促使企业职业结构改变。其次,本文发现最低工资的提高会沿着管理层次向上传导,导致主管人员的工资增加。尽管如此,本文还发现最低工资提高后,企业内部的总体工资不平等程度有所降低。这不仅有助于理解最低工资政策在企业层面的微观影响机制,还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政策效果评估和未来政策调整的实证依据。


03

数据与实证策略


本文核心数据

来自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的职业就业与工资统计计划(OEWS)中的半年度企业面板数据。该数据每年分两次对约40万家企业进行调查,企业通常最多每三年被调查一次。该数据结构独特,涵盖企业层面800多个职业 在12个不同工资区间 的就业人数信息,表2展示了OEWS数据库对不同年份12个工资区间的划分标准。

其他辅助数据

(1)CPS数据、LAUS数据及BEA数据:提供个人层面就业和工资、州GDP以及数据就业人口比率等数据,补充各州层面宏观分析结果。

(2) BED数据:供企业季度就业数据,用于分析最低工资政策对企业进出影响。

(3) QWI数据:关注就业、离职等指标,探讨对企业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结构影响。

主要变量定义

企业规模: 通过企业在每个工资区间的就业份额来衡量,共划分12个工资区间,用于分析不同工资水平员工在企业中的分布变化。

最低工资政策变量: 若企业所在州在2014年后提高最低工资且企业在处理组,则取值为1,否则为0,用于识别最低工资政策对企业的影响。该图展示了美国最低工资实验组与对照组州的分布情况。

职业类别: 基于SOC代码将职业分为管理、专业、文职与销售、生产和服务五大类,并在部分分析中进一步区分主管和非主管职位,以考察最低工资政策对不同职业层次的影响差异。

差异指数: 通过计算特定公式衡量企业在不同时期6位数字职业类别间就业重新分配的百分比,用于评估企业职业结构的变化程度,公式如下:

实证策略

本研究采用双重差分法来评估最低工资政策对企业工资和职业结构的因果效应。对于横截面样本,估计以下方程:

对于面板数据,估计以下方程:


实证结果

04


就业与总体影响

(1)州层面就业份额变化

表4展示了最低工资增长对 不同工资区间就业份额 的影响:最低工资提高后,处理州Bin 1(低于9.25美元)的就业份额下降; Bin 2(9.25-11.74美元)的就业份额上升; Bin 3(11.75 - 14.74 美元)的就业份额也有所增加,表明最低工资政策改变了州内的工资结构,且部分企业提高工资幅度超出了最低工资要求。

(2) 企业层面就业份额变化

表6展示了最低工资增长在 企业层面 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列(1)发现企业内部Bin1就业份额下降,Bin2就业份额上升,与州层面结果一致,表明 企业在调整工资结构时主要在内部进行 ,而非通过大规模裁员或招聘实现。

工资溢出效应特征

(1) 不同职业群体的工资结构变化

低工资职业: 受最低工资直接影响较大,表现为表8中Bin 1就业份额大幅下降,Bin 2就业份额显著上升,如部分低工资职业(如家庭健康助理、门卫、收银员等)在最低工资提高后,企业内就业分布发生明显变化。

溢出效应职业: 虽受最低工资直接影响较小,但由于低工资工人工资上升 产生间接影响 ,表8 Panel B的Bin 2就业份额下降,Bin 3及以上就业份额上升,例如医疗助理、银行出纳员、餐饮服务主管等职业在企业内的就业结构发生相应调整。

(2) 监管与非监管职位的工资溢出差异

表9 列示了不同类型职位的工资溢出效应:Panel A发现在监管职位中发现明显的工资溢出效应,即Bin 2就业份额下降,Bin 3及以上区间上升或有上升趋势,说明最低工资通过管理层次向上传导,影响监管者工资,进而维持企业内部工资等级结构, 提高低工资工人工资的同时保持晋升激励;非主管的溢出效应职业未观察到类似工资溢出模式。

企业职业结构变化

(1) 总体职业结构变化

表12中(1)-(5)列展示了 五大职业类别 (经理和主管、专业人员、销售与文员、生产、服务) 在企业就业中的份额变化: 发现最低工资政策实施后,各职业类别就业份额变化不明显,表明企业没有因最低工资增长而大规模调整职业结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