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樟木,大大梦想,
人生百味,从偶观之。
——《木偶头·匠仓守艺》
小编小时候也是听着《匹诺曹》的童话故事长大的,以前有个
喜欢说谎的木偶叫匹诺曹,
它一说谎身体的某个部位就会变长,那时候觉得木偶真是好有趣,身体反应太诚实了!突然想到很多男生爱说谎,难道也是想体验一下诚(bian)实(chang)的身体反应?
我们都知道匹诺曹,但是中国有个世界闻名的木偶,它叫江加走木偶头。
江加走木偶的作者是一代木偶雕刻巨匠江加走,被国际木偶界誉为“木偶之父”,
他制作的木偶头像,被称为“加走头”或“花园头”,被国家当作一级文物保管。50年代起,“加走头”、“花园头”开始被世界各大博物馆视为珍宝收藏。
今天,小编就带你们一起揭开下闽南最负盛名的木偶雕刻流派之一——
江加走木偶头的制作过程吧!
制作步骤
jiangcang
江加走木偶头的雕刻大致就以上几个步骤,但是每个大步骤里面又有许多玄机。
▼劈木坯
这个环节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分别是
选材、打坯、定形。
选材方面泉州木偶头只用樟木,
樟木木纹细腻,雕刻出来的作品线条柔和好看,适合表演,同时樟木含有樟脑,能够驱虫防蛀
,另外在表演时,演员因为繁复的操作往往手指容易出汗,樟木的味道可以掩盖汗臭味。
打坯看起来简单,就是劈柴一样,实际上你要分出一个三面体的头部和圆柱形的脖子,不经过长期专业的练习根本就做不到,就算是劈柴也要长年累月的练习才能劈的整齐,别说这还要劈出个造型来。
大体出来后再根据角色对象,参考“三停五眼”等传统方式开始定形,方便后续的雕刻工作。
▼精雕
精雕需要先粗刻再细刻,定形后开始粗刻,从眼部开始的顺序来刻,最后刻耳朵。
大体轮廓刻好后再逐一加深。然后用刻刀将脸部加以全面修整。同时将头颈部挖空,以便于表演时套入食指。
当刻制三块组合活动的构件时,等脸部刻好修光后再分别装上。若是刻双眼活动的头像,就从脑后打个洞接通眼位,装上活眼再用木块塞上。这一步做完,木偶头的白坯就彻底完成了。
▼裱黄土浆
裱黄土浆分为两个步骤,上土和裱纸。
用研磨的极为精细的金门土和着牛皮胶,加水调为胶水状,用毛笔涂刷木偶头十多遍,这叫做上土。干了之后,用小块的、非常薄的棉质蘸胶水糊裱整个木偶头,是为裱纸。
▼修整
裱纸之后会使得五官转折处的线条轮廓模糊,这时候必须要用竹刀等工具进行加强分出五官,完成之后再重复上土。
并用细砂纸对木偶头进行打磨修光。
▼上粉底、画脸
到这里就开始进入彩绘环节了,这行当里有句俗话叫做“三分塑、七分绘”,一个木偶头大约也就五、六厘米长,稍微有一点色彩上的瑕疵,所有人都可以很清楚的看见。
所以彩绘首先要精选传统矿物颜料进行研磨,调配更是要按照配方用天平进行调配。
勾填色块都有固定的区域,绝对不能超出。
勾线要流畅,一气呵成,
同时又要富有变化,这样才能表现好复杂瑰丽的脸谱图案。所以往往一个木偶头雕刻艺术家也是一位画家。
▼打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