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巴黎奥运会主火炬缓缓熄灭,17天,105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健儿在巴黎的奋斗与拼搏即将画下句点。但由他们创造的历史,会一直留在奥林匹克的赛场。
21岁的郑钦文数次逆转强大的对手,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单人网球奥运金牌;
初登奥运舞台的潘展乐刷新自己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并在混合接力项目与队友一起强势夺冠;
37岁的德约科维奇用一枚金牌证明了体育精神不被年龄和伤病限制,创造了自己网球金满贯的纪录
……
文字、照片、音乐、影像……我们不吝用任何载体将巴黎奥运的每一个历史性时刻留存。也由此,阿里云携手中国艺术家熊超推出了一支名为《致敬历史,创造历史》的奥运闭幕影片。
借助数字技术将古典文化艺术与当代奥运精神巧妙融合,在充满奇妙想象的独特视角下,让经典雕塑化身运动员,与奥运健儿一起“云端竞技”。
开篇由一颗乒乓球“带领”我们进入比赛赛场,太阳神阿波罗与阿尔勒维纳斯化身矫健的乒乓运动员,在凯旋门的上空挥舞着球拍。
直拍、横拍、扣杀、旋转球,比赛激烈且焦灼。
镜头转至亚历山大三世桥上的金马雕塑,号角声如同田径赛场的发令枪。
让《叛逆的奴隶》挣脱枷锁,沿着埃菲尔铁塔幻化的巨型钢铁跑道上飞奔,向终点进发。
《掷铁饼者》开始奋力挥舞手臂,投掷的瞬间铁饼变换成海上的冲浪板,吸引了守护尊圣母子的天使的注意,来自巴黎圣母院的天使于是可以御风而行,驰骋在云浪间。
拥有黄金比例,被世人誉为“美的代表”的断臂维纳斯正在卢浮宫奋力击球。
每一个经典雕塑的“复活”让只存在于欧洲艺术史课本上的平面图画变得真实闪光,黄金比例下的力与美得到切实呈现。他们奔跑于巴黎上空,穿梭在巴黎的地标之间,影片通过巧妙的构思与精湛的技术,将静态的作品融入动态的运动场景,这蓬勃的生机也将唤起运动健儿们的热血和激情。
随着画面转向,视角切换,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成为了影片的主角。
每一项运动展示的背后,都是被巴黎见证的新历史的诞生:
作为智慧象征的《思想者》就像在观看中国香港击剑奥运冠军江旻憓的精彩一击。
以《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硕大的羽翼为跳台的跳水运动员仿若复刻了全红婵在女子十米跳台决赛中的满分一跳!
就像在打破当时陈旧设计思路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滑板的运动员们一样,无论年龄与性别,14岁小将崔宸曦首战奥运即冲入决赛荣获第四,创造中国滑板奥运最好成绩。
一群运动员在《马利的骏马》上极限攀登,让人一下子想到在女子和男子速度攀岩决赛中,均打破个人最好成绩收获宝贵银牌的邓丽娟和伍鹏。
奥运的每一场比赛都是人类追求突破和超越自我的精神的体现,在无数人目光的凝聚下,在巨人的肩膀上,找到力量与传承,勇敢向前突破,创造新的历史,奥林匹克精神在这一刻得到延续。
这已是冬奥视效导演的熊超与阿里云的第二次携手。
2023年首度合作的《云上会英雄》亚运影片,给大家留下了水墨烟云中式美学的绝美印象。
而相比去年以通义万相绘画大模型助力支持,今年的巴黎奥运闭幕影片中,阿里云也尝试了更多新AI技术。
比如影片中“沙滩排球扣杀动作”,运用到了Animate Anyone技术,通过算法将一个静态的运动员图像转化成一个动画视频,通过输入姿势的顺序来精确控制视频中的动作。这是技术的创新。
通过算法将一个静态的运动员图像转化成一个动画视频,通过输入姿势的顺序来精确控制视频中的动作。
同时为了确保姿态的可控性,AI团队还设计了一种轻量级的姿态引导其Pose Guider,在去噪过程中集成姿态控制信号,以确保生成动画序列符合制定的姿态。
AI 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不仅让影片的呈现跨越了现实的边界,让艺术的可能性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也让文化有了更多样自由的表达。
让艺术能够更自由多样的表达,只是技术发展所做的一小部分。
从整个巴黎奥运来看,阿里云AI技术有更广泛的运用。
作为奥运会的官方云服务合作伙伴,阿里云以AI驱动的云计算技术,全面支撑了本届巴黎奥运会在云上办赛和转播。
本届奥运会有超过三分之二信号、长达11000小时赛事内容是基于云计算向全球分发,从巴黎传输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云计算首次超越传统卫星,成为奥运转播主要方式,真正做到了全世界都在阿里云上看奥运。
这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卫星电视转播以来,又一次重大技术进步。
奥运转播新历史由此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