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我们关注了文昌清澜的六个月大的男婴小军。因为他的爸爸忙于生计,妈妈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外公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但是孩子被放在废弃的汽车内,没有及时接种疫苗,从2个多月开始,就没有喝奶粉,而是吃鸡蛋、木瓜、绿豆这类食物,这样的养育方式,遭到众人尤其是小军外婆的反对。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我们的记者也再次前往文昌清澜。这次,我们能否转变这位外公的养育观念呢?
新闻回顾:点击 →
6个月大男婴报废车内生活4个月,2月大开始吃绿豆、鸡蛋...外婆举报丈夫“虐待”!
村民:
阿公出去了,剩小孩锁在家里。
记者:
阿公啊........(没人应)
上午十点多钟,当记者来到符阿公居住的铁皮屋时,符阿公并不在家。透过玻璃,记者看到,六个月大的小军一个人躺在报废轿车内的小床上,小脚丫子动个不停。记者在门口等了二十分钟左右,仍没有见到符阿公回来。担心孩子长时间没人照顾可能会发生意外,我们赶紧四处寻找符阿公。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在三公里外的罗厚村找到了正在干工的符阿公。
记者:
来这边吊车是吧?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他车掉下去了我来吊,
你来忙你的事啊。
记者:
孙子自己在家没事吗?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我现在就回去,不到半小时就回去了。
见到记者,符阿公尴尬地笑了笑。符阿公说,他趁小军还没睡醒,所以就接了一个吊车的活,不会耽误太长时间。一边说,他一边抓紧忙手上的活,然后开着吊车离开了。本以为符阿公是赶回家,哪想,记者又在铁皮屋前等了半小时,才见到骑着摩托车回来的符阿公。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我去买几条鱼来做饭。
记者:
平常你出去了就把他自己放车里,放心吗?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我去买鱼很快会回来的,不到半小时,我干什么心里有数的,不会有人干嘛我的 。
可能是刚赚到一百钱,给外孙买了好几条大鱼,符阿公的心情很不错。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他就进屋看小军睡醒没。符阿公说,他也想时刻陪在孩子身边,可是孩子还小不能带在外面,他又必须赚钱养孩子,所以这4个多月来,他总是见缝插针地干活,一个人忙得焦头烂额。趁机,记者提出小军的外婆可以帮忙一起照顾,但符阿公一个劲儿地摇头拒绝。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两个孙子)小的时候,一个月至少去两次到三次医院看病。
记者:
是什么病?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感冒啊、流鼻涕啊、拉稀啊,小孩病多得很啊。我管这个孙子,他连感冒都没有。
记者:
您是说她照顾那两个孙子不好吗?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不行的叻。
记者:
那小孩子有时候感冒生病算是挺正常的。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她养那两个孙子是不堪设想的了。
符阿公说,早些年,陈阿婆没有照顾好儿子的两个孩子,所以这一次,他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想再让陈阿婆来照顾外孙。正说着,陈阿婆来了,跟她一块的,还有当地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见状,符阿公赶忙抱起小军,不让陈阿婆靠近。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你不要说话,你不明白的,你来干嘛?
一时之间,陈阿婆只能远远地站着,她说自己也不奢求其他的,只希望符阿公能够让她来一起照顾小军。
小军的外婆
陈阿婆:
生的三个孩子他都没照顾过,我自己照顾大的,现在我有脑血栓,我靠我儿子养我了,也在拖累我儿子,住院过五次。希望他抱回来,我白天照顾,他晚上照顾,他还是不肯。
现场,当地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在看到小军所居住的环境之后,也十分担忧孩子的健康问题,表示想要接小军去医院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哪想符阿公极力反对。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是,我不是医生,但是我读过医书,要不然我也不护理这个小孩这么好的。
孩子发育迟缓需干预 执拗阿公坚守铁皮屋
面对这位执拗的老人家,我们又心疼又气愤。似乎只要“医院”两个字,他就有防备心理,不过,这位从心底疼爱外孙的老人家,最终还是听从记者的劝导,抱着孩子跟我们一起去医院为孩子做全面体检。
一路上,怕符阿公辛苦,大家想帮忙抱抱孩子,却都被拒绝了。10多分钟的车程里,符阿公一直紧紧抱住小军,连视线都很少转移,就是到了医院体检的时候,他的手都不愿松开。
医生:
他没反应,要是一般小孩就起来抓了。
医生的话,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默。之前一直念叨自己的外孙非常健康的符阿公,一下子也不说话,只是呆呆的抱住孩子。还好医生接下来的听诊,让人稍稍安心。
医生:
要吃奶粉,一定要吃奶粉。现在听孩子的心脏方面没什么问题,就是反应能力方面,他反应慢了一些。还有这个是时间段,有些小孩都已经坐稳了,他快七个月还不能坐稳,得做康复了。进一步干预,也要把小孩抱出去接触外面,走走看看,他不说话你也要跟他说话,常常跟他说话不然他就不会说话了。
因为小军没有睡着,所以不能进行脑部CT等进一步的检查,不过医院表示,文城镇政府已经进行了沟通,今后孩子有什么需要,他们都会尽能力提供帮助。当场,符阿公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会按医生的建议,多让孩子与外界接触,并进行肢体干预康复训练。检查结束,就到了中午,大伙怕小军饿了,便给小军冲了一瓶牛奶,但符阿公好像转头就忘记了医生叮嘱要喝奶粉的话,仍然拒绝给小军喝奶粉。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已经吃过米糊了,水的量够了。
旁边别的妈妈:
孩子一定要喝水的。
工作人员:
人是要喝水的。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我可以回家解冻那些米糊给他吃。
工作人员:
冰箱里的对孩子不好。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没吃完我肯定会放在冰箱里的。
旁边别的妈妈:
孩子一定要喝水的,吃奶粉,也好喝水的。
在大家的集体劝导下,符阿公妥协了。或许是饿了,小家伙含着奶嘴就没有松口,直到喝完整瓶奶。小军的状态,似乎让符阿公放下了戒备心,对于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他也没有那么抗拒了。
镇政府工作人员:
没有做到医生说的那些,证明阿公的照顾还不是到位,居住环境,回去后,一定要搬走,不能再住在里面。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是,住在里面也确实热。
镇政府工作人员:
搬回村里住,人多点也可以跟小孩玩,
跟小孩说话。
文昌市文城镇民政局 副主任 潘亚壮:
我们要继续对这个小孩继续进行跟踪、服务。在生活和就医方面,他要是有什么需求的话,我们镇政府这边,尽量帮助他(同时)做小孩母亲的思想工作,准备带她到医院住院,进行治疗。
看到符阿公终于点头答应给小军换个居住环境了,大家都很高兴。可是让记者意料不到的是,回到铁皮屋在安顿好小军后,符阿公忽然就变卦了。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一天我都不能离开这里的,我一搬出去,我这东西就全部没有,我用什么东西来养他。
文昌市文城镇民政局 副主任 潘亚壮:
回村里面,然后这些东西再慢慢处理。
小军的外公 符阿公:
我一走,第二天这些东西就没有了。
无论怎么劝说,符阿公就是不为所动,坚持至少等小军一周岁后再搬离铁皮屋。
执拗,太执拗!如何让老人家改变根深蒂固的老旧观念,为孩子提供更好更安全的成长环境,也请大家提供好的想法,我们一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