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魔幻般的世界与未来,面对惟一可以确定的“不确定”,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当下做确定的自己,用良善而稳定的价值观去对抗世界的波谲云诡。世界越充满不确定,越考验一个人的正直与良知,变幻莫测的环境,越衬托出正直人性的可贵。无论是2019、2020还是2021、2022,无论世界和未来如何不确定,我们不随风摇摆,不轻易改变,不被蛊惑,不兴风作浪,坚持那些确定的价值,保持正直和良知,尽心尽力洁身自好,生活如常,便能泰然处之。
吐槽青年出品
前段时间我给大学生评论大赛出了一道题:如果此时你站在2019年末的时间点,跨过2020年,给2021年的人们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
这不是考验年轻人对时间穿越的想象力,而是一个包含着三重时间维度的哲学拷问。常人的生活时间观是单一并线性的,而在哲学视野中存在是一个多维时间概念,人的时间蕴含着多种可能生活的维度,内含在无数方向上展开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经历2020,站在2019年末想象2020,是一种想象。如果跳过2020,直接站到2020年末想象2021,是一种想象。法国人说,过去有比现在更多的未来。经历了跌跌撞撞的2020后,心中是无法抹去2020的,负载着2020的我们,已经回不去2019。
出了这道题后,我也在问自己,怎么答这道题?能对未来说些什么。2020年12月31时,很多人都在朋友圈转2019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一篇题为《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不能断定是SARS》的新闻。那时沉浸在迎新年欢乐中的人们,根本没注意到这条新闻,绝对无法想象,2020中国和世界都被这条新闻所支配。就像现在这个时间点,人们根本无法预测2021将被今天哪条似乎无关紧要的新闻所支配。经历了2020,人们心中写满了迷茫和不确定。
2019与2021的对话,既无法对2020有先见之明,后见之明又很无力,能说些什么呢?面对魔幻般的世界与未来,面对惟一可以确定的“不确定”,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当下做确定的自己,用良善而稳定的价值观去对抗世界的波谲云诡。世界越充满不确定,越考验一个人的正直与良知,变幻莫测的环境,越衬托出正直人性的可贵。无论是2019、2020还是2021、2022,无论世界和未来如何不确定,我们不随风摇摆,不轻易改变,不被蛊惑,不兴风作浪,坚持那些确定的价值,保持正直和良知,尽心尽力洁身自好,生活如常,便能泰然处之。
这不是一碗闭眼假装岁月静好、“浓汤宝”调制出的鸡汤。勿庸讳言,高尚和伟大的人格之外,2020年也看到了太多的丑陋、卑鄙、下作和无耻,看到了太多跳梁小丑,更能体味到正直和良知的重要,看到不确定之中那种确定的良善人格之伟岸。岁末盘点时,媒体关于2020的叙事,尽力记录着美好、温柔、拼搏和不妥协,刻意回避着阴暗和丑陋。我是做评论的,每周会写一篇“暖评”,发掘那些“善良与善良相遇”的温柔力量,但时事评论天然带着尖锐之刺,包含着批评的基因。如投枪匕首般毫不留情地刺向丑陋和黑暗,是评论无可回避的文体使命。保持着批评的犀利和不妥协,就是时事评论对最大的建设性。在种种混乱和不确定冲击、挑战、扭曲着那些我们视为常识的价值时,尤其需要评论扮演公共价值压舱石、常识守望者的功能。
世界越充满不确定,越考验人的正直与良知,某种程度上说,尤其考验那些站在舆论潮头的评论人的正直。
不确定、变幻和混乱是小丑的温床,这一年,在灾难带来的混乱背景中,我们看到了太多趁乱进行价值观打劫、流量打劫的无耻之辈。无视共同体命运制造对抗者有之,借信息不对称煽动仇恨者有之,收割民粹情绪骗取茧房中傻白甜打赏者有之,拿生命当儿戏幸灾乐祸者有之,靠编造假新闻颠倒黑白带节奏者有之,拿着道德大棒制造网络暴力动辄让人“社会性死亡”者有之,躲在键盘后靠着网络假面上窜下跳为了几两碎银构陷者有之,精致算计所谓“舆论风向”而投机害人者有之。变动和未知带来的混乱,似乎重构重估着一些价值,让一些坚固之物烟消云散,加上流量荷尔蒙的刺激,某些丑陋便乘虚而入。
这时候,正直是多可贵的品质啊。
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对很多事物的认知需要一个更长的过程,会被反转打脸,会付出一些代价。比如对于这种新病毒的认知,我们经历了多长的过程和多少反转啊,初期的很多判断如今都被证明是错的。这种“被反转”不是什么丢脸的事,科学与迷信的界限就在于,科学会承认“我错了”。这时候,“正直”就是对事实多点儿谦逊,对自身理性的有限多点儿认知,及时纠错不是啥丢脸的事,坦然面对初期的恐惧、无知、慌乱就是正直。
不确定的时候,我们的良知可能会被人利用,因为善良而相信了谎言,因为善良而被炒作迷惑,因为善良而被营销号赚了眼泪带了节奏,这也不是丢人的事,丢人的是那些欺骗者和炒作者。不因为被利用被欺骗就失去了爱和信任的能力,动辄感慨“谁敢做好人”,甚至变得厚黑而去欺骗别人,而保持着做好人的自信,这就是我们的正直。
不确定的时候,我们会更脆弱,更容易恐惧,更容易偏听偏信,更容易焦虑。这也不是多么丢人的事,这就是人之为人的弱点。我们的正直在于,对这些弱点和焦虑保持一种同情之理解,用开放的信息去努力消弭人的脆弱,而不是当成营销变现和收割的对象,当成制造迷信的土壤,当成情绪煽动渲染焦虑的生意,当成激发人性劣根性的机会。
不确定的时候,大环境和小环境都发生着不可知的变化,正直在于,不因为这些变化而改变我们心中的原则坚定。不确定的时候,新闻事实更容易反转,正直在于,不因为害怕反转而不敢下判断,而勇于去负责任地判断。不确定的时候,黑天鹅事件挑战着正常认知,劣币可能驱逐良币,邪恶可能打倒正义,正直在于,保持着当良币捍卫常识的韧性。
不确定的时候,对很多事情的判断需要在一个更长的时段中进行,正直在于,需要我们超越一时一地的短期狭窄判断,能跳出当下的盲区。只要你站在足够高,就会发现大地是星空的一部分,站在10年、20年后看今天,就不会被当下不确定所支配的局限和迷茫所内卷,也能跳出当下那种“临时身份”所限制的想象力,避免被自身境遇锚定价值坐标,而用一个“共同身份”去思考。
回到我出的那道三重时间之维的考题,2019、2020、2021,站在当下借助过去与未来对话,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风险社会加剧着这种不确定。活在当下的我们,只能借助这些由过去的纹理所沉淀的确定价值去面对未来。2021,你好,也许没有面朝大海,没有春暖花开,无论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曹林评论写作直播课系列
在近20年的评论写作中,我积累了一些写作经验,在几大名校10年来的评论教学中,我把这些经验梳理和萃取出来,形成一些方法论层面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