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rrrrcy
来源: Darrrrcy(ID:DarrrrcyZhang)
工作几年后再脱产读书,和一直读书然后就业相比,有哪些优劣?
在
知乎上的
回答
收到了大部分朋友的支持,还有咨询。不过
有这么几点,我希望大家能够清楚:
第一:读书还是就业,本身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关键点在于,强大的自我认知,知道哪条路最适合自己,要对症下药。
第二:个人案例分享,主要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当时对症下药的思路。没有强调说,一定先工作再读书就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有些人攻击我的点在于,我爸妈能够供我去国外读书是全文重点,如果不是这一点,其他的都没有意义。
现在能出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我只不过是茫茫留学生中的一个普通人,只是可能比较努力,但请不要用这一个点来否定我所有的付出。
我雅思考7.5的时候,我没找中介独立申请学校的时候,我写好了PS满世界找人修改的时候,你都没有看到。
如果你有资源,就好好利用你现在所有的一切。如果你没有资源,那就创造机会为自己争取机会和资源。而不是坐在电脑背后,把一切所有应该学习的思维逻辑全都抛弃,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全都归咎于,他爸妈有钱。
我见过太多比我家里好成千上万倍,又比我努力成千上万倍的二代们,他们开着豪车,读着名校,说话彬彬有礼,思维逻辑清晰,人又幽默风趣,只不过他们不爱回答知乎问题。
第一我不算什么,第二我一直都让自己不断向更优秀的人学习,第三关于工作和读书的思路,如果你有兴趣,就继续看下去吧。
2012年我本科毕业,拿了10所国外研究生offer,交了两所英国大学的定金,但是,最后的最后,我没有去读研,而是选择了先工作两年。
2014年,我辞职再去英国读研,2015年底回国,现在在上海一家外企做市场部经理,同时也是一枚业余的上海美食博主。
Self-awareness
——————————
清晰的自我认知,是一切决策的前提
在讲优势之前,一切的前提都基于:
这是一个值得你花时间去进修的项目。
无论这个项目是否排名靠前,又或者它在国内还是国外,你都应该有一个非常清楚的
『Self-awareness,自我认知』
。
自己进修真正的目标是什么,对于进修后的预期是什么,本科后继续读书能否帮你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断在读书的过程中,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on the right track,以便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现状,或者如果有更好的机会,也可以调整自己的目标。
比如你想要从事新媒体相关的工作,想知道如何做个网红,你应该现在去咪蒙那里面试,上一个北大的研究生也不一定能够帮你。
比如你想要做教授,那你应该一路读书做科研,争取在国内外各大行业期刊上发表论文。
比如你想要进某个高科技领域工作,作为一名技术人员,那你最好还是至少有个研究生学位比较稳妥。哪怕你说,我去读长江商学院就是为了嫁个有钱人,也可以,it doesn't matter。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
想要走怎样的路,只有有你才能回答
拿我自己来说,我当时本科是商科毕业,对于职业发展比较迷茫,确实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不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研究生的申请大方向都是市场营销和管理学。
Offer拿了不少,却仍然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只是觉得
『我身边的朋友都去读研了,我也应该读一个』,或者是『我爸妈说我一定要去读一个研究生』,『去国外读研究生很有趣……』等等
。
其实当时我也跟很多人聊过,我爸妈,我身边在国外读书的牛人,我当时在国外呆过很多年的男朋友,我的大学老师、学长等等,每个人都给出了他们模棱两可的回答。
所有人在最后都会告诉我一句,不管别人怎么说,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可以说他们的回答很负责任,也可以说,他们的回答并没有什么卵用。毕竟,自己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最后在我爸妈强烈的反对下,我还是坚决的列出了几个我不出国,先工作的原因,后来他们在我有理有据的论述之下,也同意了我的做法。
当时我的理由如下:
-
对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不清楚,研究生的专业选择并不是因为真正的兴趣而决定的;
-
没有想清楚,毕业后到底是否想留在国外,如果想留下来了,那么不应该选择英国的学校,更应该选择美国、澳洲等,有移民机会的国家;
-
那个时候自制力不强,不够成熟,出国以后很有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在旅行和娱乐,就像当年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一样;
所以,在我自己想清楚以后,我就大义凛然的在所有人的诧异之中,留在了西安,开始我的第一份工作。
选择之后
——————
不言后悔
而在工作两年之后,我又在周围一片人的诧异之中,大义凛然的辞职,去英国读研,当时我的理由如下:
-
两年工作后,我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市场营销,我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深造;
-
我不想留在国外,我希望能够在毕业之后去上海工作,我需要一个研究生文凭让我在上海提升一定的竞争力;
-
美国的市场研究生项目少,大部分为MBA,英国的市场研究项目多,时间短,英国排名第一的市场营销专业是Lancaster University的MSc Advanced Marketing Management(就是我后来入读的专业);
-
通过两年的工作,我更成熟,有了更强的自制力,目标明确,能够保证自己在留学期间认真完成学业(后来我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
所以,我爸妈在听了我的论述之后说,我们支持你出国读研。
非常感谢我有一对儿开明的父母,从小就在我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非常尊重我的意见,从读文科还是读理科,到出国还是不出国,再到身边的人开始谈婚论嫁的时候,我辞职进修,他们都非常支持我。
当然,他们的要求是,我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要后悔。
甄别能力
————————
路虽多,但要学会挑出一条最好的
工作后再进修,让我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更重要的是学会甄别机会!
既然讲清楚了前因后果,那么就讲讲工作后再进修,能带来的一些优势吧。
首先,在读书的时候,就拿我们班来说,我们班48个同学,加我17个中国人,只有我和另外一个男生有工作经验,其他中国人全都是应届毕业生。
外国同学,99%则都有工作经验。所以很多工作后的优势,很明显在Case Study和Team Work中,有过工作经验的同学更具备优势,更能够快速高效地与队友合作。
后来我的外国同学们,基本都在毕业之后在英国找到了工作,留在了伦敦、曼城等大城市。
拿我自己来说,我应该是当时我们班上唯一一个在毕业之前就已经拿到了,两个世界500强大公司offer的中国人。
当时,入学的第一个学期的不到一个月左右,我们大家去参加曼城的一个中国的job fair,就是说很多跨国企业会在国外为中国学生举办一些宣讲会,希望他们毕业回国以后能够选择自己的工作。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现场的招聘会,只是一个分享会,很多人只是去听听,了解一下情况,而我在当时就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在今年秋天为第二年的毕业后回国的工作做准备了。
我带着自己的简历,在job fair上,开口就直接对来参加job fair的HR Head说,我已经有过两年的工作经验,balabalabala......
很多HR立马给了我名片,希望我会后跟他们直接沟通,发过去我的简历,而面对其他的本科毕业直接毕业来读书的大部分学生,HR都拒绝给名片,只是发一本宣传册,说,希望你们关注我们今后的校招.....
后来,我跟两家我最有兴趣的公司联系,他们的总部都在上海,符合我之前的目标。其中一家在1星期之后在曼城给我安排了面试,一家在第二年4月份给我安排了面试,都给了我比一般entry level高一个级别的position,并希望我回国后尽快加入他们的公司。
所以,在第二年,我的中国同学们都在头疼回国该做什么的时候,我已经手握两个offer,去撒丫子的满世界旅行了。
甄别后
————————
把机会当成你的最终目标
这就是,有了工作经验再去读书,对我带来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