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庸的时候,《天龙八部》开篇引用丘处机的词,有一句是:“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绝妙之至,一直觉得这描述的是一种饮品。直到我在云南的景迈山上遇到那一轮柔情似水的圆月,又恰巧那天喝到一种名为“月光白”的茶,真真让人泛起将月色溶入茶碗中的意境。
☝ 滑动
夜访景迈山柏联茶园
去年2月,北京寒冬正浓的时候,我从北京飞往西双版纳,再驱车2个半小时,抵达景迈山的时候已入夜许久。酒店就在一片茶园山林间,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静谧的山林总会让人忘记一切忧愁,让人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这里了。
我总以为月亮不属于城市,因为城市的喧闹会掩盖了她的宁静之美。月光混杂着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一草一木似乎都保守着它的秘密,如梦如幻。此时刚好一泡月光白,装点了这个月夜。味道像一双手,推开了吱吱呀呀的门,再关起来,成为自己专属的记忆。
景迈清晨的层峦叠嶂
清晨,一切真实起来。视线穿过浓郁的晨雾,一个新奇的世界在眼前打开:山林中已春意盎然,茶林间的樱花有的已经过了盛开的最佳观赏时刻,有鲜嫩的小叶已经拥挤在花红中;梨花、多依花已经开始悄然吐蕾,榕树上的石斛兰正散发着淡淡幽雅的香气,山坡、路边的楠桦树已经换上了茵绿的新装。春天,在这里,千百年来,似乎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正在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景迈山,是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世界。在这里,仰头是天,俯首是地,天地是万物的旅舍,时光是百代的过客。在这里,任何能生存下来的个体,都具有了超强的生命力。这样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第一生存法则也许就是让自己成为参天大树,占据密林的顶端,享受充足的阳光,从而避免被绞杀于在雨林绵密的上层树冠下。比如栗子树,正是参与这里残酷的生存淘汰赛,生命的潜力被激发出来,才让原本属于小乔木的栗子树,长成了雨林中的树冠层物种。
茶树当然也是如此。在那上万亩,像天女散花般洒落在景迈山的古茶园里,演绎着相互突破彼此生命围城的故事,奋力向上生长,为生存而奋斗着。2.8万亩的景迈山古茶园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
景迈古茶林
景迈山的茶树是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驯化、栽培。当地传说布朗族先祖帕岩冷在一千多年前发现茶树并种植茶园,并在他死后留下遗训:“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自然灾害死光,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怕你们会吃光用完。就给你们留下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你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茶树。”
在清末,景迈山的茶就名声在外,当地人赶着马帮驮着茶叶,去缅甸、孟连、西盟等地换盐巴、粮食、洋货,这些混杂着“螃蟹脚”一起炒制的茶叶,成为外面市场的抢手货。“螃蟹脚”是森林里的寄附生植物之一,多见于茶树。当地人用来混着茶煮来喝,是民间解热消炎的保健品,日常用来煲鸡汤亦属常见。“螃蟹脚”一起炒制的茶叶如今已经看不到,关于它的科学研究不多,有很多说法还有待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螃蟹脚只会生长在生物多样化的环境中,是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背书”。
螃蟹脚
我们想把这样一款生态良好的月光白与人分享,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产品。
这款景迈山·月光白,原料精选景迈山优质茶青长叶白毫,用自然萎凋、干燥的方式制成的茶呈现芽白叶黑的外观,压制成茶饼后条索完整分明,表面光滑周正,饼面叶片黑色,芽头白色,看起来像黑夜中的月光一样,犹如月亮般皎美。
关于月光白只晒月亮不晒太阳而得名月光白的说法,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这只是商家制造概念的说辞。真正具备良好生产条件和工艺制作出来的云南白茶,虽不如福鼎和政和的白茶那样声名显赫,但云南也是有白茶的,并且在工艺上与福建白茶类似,都是要经过萎凋和干燥两大步骤。在创新工艺领域,滇闽两地的做法也差不多。原则上,所有的茶叶原料,不分品种,可以做成任何类别的茶,只是各自有各自的适制茶类。
柏联普洱茶庄园“茶窖”
如果说政和与福鼎的白茶,滋味是清幽的如同素衣女子,月光白则是浓烈的,如同热恋中的人。还未冲泡,干茶清爽的花香便已袭来。这种差异性一方面是因为原料所生长的风土不同,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们选择的这家供应商,柏联普洱茶庄园,澜沧县原国有的惠民茶厂是其前身。数十年的技艺经验和拼配秘方保证了这款月光白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柏联普洱茶庄园拥有业界罕见的专业茶窖作为储藏空间。本款月光白是用2014年和2015年制成的毛茶,经过专业“窖藏”之后,再进行拼配,今年6月压制成饼。
点击上图或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景迈山的味道都在这碗茶汤里。冲泡后汤色金黄明亮,初时飘飘渺渺而来的似是蜜香,继之则象清雅的果香,馥郁缠绵,香气不断在嘴巴里扩散,紧接着果香翻滚。清甜甘爽的滋味顷刻便涌上心头。
月亮里有无尽的美丽,希望这款月光白,能让你唤起对高山雨林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