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谈判停了下来,“暴雷”想停却停不下来。人民币确实跌了下去,而税收貌似却很坚挺。股市未能如期上涨,房租倒是顶了起来。
长江商学院的李伟教授发了一份研究报告。通过深入调研,他发现中国的民营企业正经历四年来最差的经营状况。
本文不是研究宏观经济的,但在我们的思考框架里,宏观经济是客观现实和外在条件。
财富管理,作为一个天然就穿越周期、跨越国别、超越个体的专业生意,本来就不纠结于经济是好是坏,市场为涨为跌,情绪或喜或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财富管理者的终极思考是管理并传承人类财富之道,而非一惊一乍,一时一事。
经济好,要做财富管理;
经济不好,更要做财富管理。这段时间老有人问我,就目前的经济情势、投资周期和风险环境看来,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是不是进入了寒冬期?简直哭笑不得,这是哪来的外行话。
我的答案其实正好相反。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正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跃升阶段。
财富管理的重点不是增量的钱,而是存量的钱。
30年经济增长,中国的存量财富巨大。今天,这些财富依然存在。况且,面对当下的不确定性,如何管理和传承这些财富,复杂度骤然提高。站在客户需求的角度,人还在,钱还在,人如何管钱?这比以前困难很多。人活着,就得吃饭;有钱了,就得管钱。客户,根本无法停止管理他的财富。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焦虑的情绪,越需要有人提供专业服务。
于当下行业之需求面,较以往还出现两个新的话题。一是如果房产或债类资产不再适合作为资产配置或财富持有的绝大多数构成部分,那又应该如何配置权益类资产;二是如果本国经济体发展面临周期性、结构性、政策性挑战和风险,应如何开展全球化配置与保护,并在世界各地享受到合格的服务品质。
中国绝大多数的富裕人群,并没有在过去的理财经验中解决上述两个需求。
而今天,这两个需求变得更加凸显。
不论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服务,还是独立财富管理机构的财富管理业务,在过去的10年间,绝大多数机构都是以产品销售为核心构建的企业能力。这一模式之前长期存在的基础,是在顺经济周期下,绝大多数理财产品或投资标的因客观结构或主观认知导致的刚兑现实。
刚兑如何被打破?说直白一点,不是靠某个规定或某个人的主观意愿打破的,而是顺经济周期走到尽头,刚兑不得不破,也不能不破。在这种情况下,以产品销售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也就走到了尽头。
回归本来。
财富管理本来就不是产品销售,而是高端服务。这个服务也不是服务你开一个理财账户、买一把基金、投一堆股票或签一单保险。那叫服务员,不叫服务。财富管理,是以“养老、传承、风险管理、资产配置、不动产投资、税收筹划、身份管理、艺术品与其他另类投资、慈善”等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使用金融工具和开展事务管理服务,以实现其综合目标的一整套专业服务体系。
很快,
越来越多的Sales会被越来越专业的Advisors取代。
大
的财富管理机构,未必能够服务大的客户。
当然,不要以为你自己不是,于是别人也不是。中国财富管理行业从业者的降维打击,正在发生。
我们目睹越来越多的专业咨询顾问、公司高级管理者、职业律师或会计师、专业资产管理和投资人士、甚至成功创业致富的客户自己,开办了自己的财富管理机构或家族办公室。
在财富管理的语境下,WealthTech至少正在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
信息不对称。
信息技术让需求更好地发现、使用并评价供给,让供给更真实、深入、全面地洞察需求;二是
运营低效率。
云技术、移动互联网和数据及智能技术的组合,让人们更快、更方便、更科学地分析、执行、监督自己的全球财富及所有交易;三是
管理高成本。
技术的普惠将降低人们开展财富管理服务的信任成本、交易成本和履约成本。
财富管理转型大背景下,我们该如何自我精进?
今晚19:30分,新力量学苑特邀券业导师张定军先生,为您带来
《成长:
从个体精进到组织能力跃迁》
的主题分享,聚焦个体和组织能力成长的路径。
首次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召开券业集会。
在此诚挚邀请您一起参加的
【券业管理者盛会暨将才5期毕业典礼】
,你想了解的,替你逐一解密,不容错过!
扫描图片二维码,预约免费收看哟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新力量学苑,你一定可以通过学习,提升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