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案觉醒
热销新书《文案觉醒》作者。文案 | 生活美学 | 创意灵感 做一位幸福的文字雕磨人,认识有态度的生活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案觉醒

文案人5步提升洞察力,看完就能用上的实用文

文案觉醒  · 公众号  ·  · 2019-04-27 20: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是塘主同学的第 4 期系列文章

首先公众号:✒︎ 塘主同学


解构问题,是文案人的基本功。

这篇文章主要记录我对文案洞察的认知过程。如果你能耐心看完,大概率能发现从事文案的乐趣所在。





认清洞察是什么


什么是“洞察”? 不去说复杂的理论,深奥的道理,下文只写一些看懂就能用上的认知模型。

通过观察、思考、总结,我得出一个浅显易懂的结论。


发现同质化的心理需求

找到普遍存在于不同场景的圈层共性

——这一认知过程叫洞察



这段关于洞察的认知描述,有4个核心关键词:

  • 普通存在

  • 不同场景

  • 同质化的

  • 圈层共性


比如,老年人用户对手机的心理需求, 从大键盘、大字体,变为流量足、可以视屏通话看孙儿、孙女,与儿女拉近距离……

这一心理需求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无论是机关退休干部、还是在老家务农的大爷,不同身份、不同场景大都适用……

发现、挖掘出这一圈层共性的认知过程,我们就叫它洞察。

再说简单点—— 洞察是“ 普遍共性”的认知过程


“找普遍共性”,简单粗暴的5个字,是理解洞察的最核心关键词。

这5个字,要像烙印一样印在文案人心上。


比如这组内衣文案, 找到了一 个普通存在于各类女性圈层的共性 ——身在适合圈,又想着早点走出来。

结合产品无钢圈内衣的显著特征,提出了“我的舒适没有圈”这一核心概念。

虽然正文质量一般,一句有洞察的核心文案,足以让我记住Ubras。


“孩子和工作都是我的安全感,

一个温暖心窝,一个坚强外壳”

——我的舒适没有圈




“严丝合缝的西装,

关不住我那脚踩滑板的自由”

——我的舒适没有圈





“我多想些像它一样,

在一起不说话也不会尴尬的朋友”

——我的舒适没有圈





“把蒲公英吹向世界地图,

它会告诉我下一站去哪里”

——我的舒适没有圈




“用预谋已久的辞职留学,

和那个再普通不过的自己告别”

——我的舒适没有圈


发现同质化的心理需求, 找到普遍存在于不同场景的圈层共性。

这些是我对“洞察”的全部理解。



翻阅“需求账本”


用户对没接触的东西很陌生,对新产品功能描述的文案,无法在用户心里形成具体认知印象。

比如,我说有一套非常牛的文案课,奥美第一文案林桂枝前辈亲录的20多年创作心得。

单独沟通这些卖点信息,你多半会一脸冷漠。

虽然你不知道林桂枝有多牛,但你清楚自己的文案被一遍遍退稿时的丧气,被团队当作隐形人的难堪不安,一个人摸黑修炼、没人指导时的进退两难……这就是“用户需求”不被满足的身心状态。

具体是什么文案需求?对名师指导的需求,想前辈引路的需求,想要成长的需求……

简单来说,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厚厚的“需求账本”,那是人们内心情报的军机处,清楚记录着主人需求不被满足时的身心状态。

用户“需求账本”可以被人利用。 成熟文案经常去翻阅 用户潜意识的“需求账本”,“找普遍共性”——洞察力开始登场。

如果有人翻开了你的“需求账本”,一些“不爽”的记忆被人有意识的激活,就像在你心坎上开了一道闸门,内心的滔滔洪水会漫过大坝,让人整日浸泡在心烦意乱中。

此时,人的内心就开始受到侵入、蛊惑,被操纵。


一旦内心有了需求,就有了被人趁机而入的弱点。 当遇到熟练掌握洞察力的人,“需求账本”被人翻开后,钱包也会被打开。

先找到这一共性需求,然后再以一些方式激活用户欲求不满的不爽记忆,或者制造欲求满足后的精神快感,最后再告诉用户有一款优质的解决方案,问他愿不愿意买单?这就是 通行 文案的创作逻辑。



少空谈,去观察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着练习这种深入人心的洞察力?

不急,以下内容讲的正是文案洞察练习的一些具体建议。

深入理解“洞察 前,先看一场真实的项目讨论过程:

A:请教大家一个问题。

家宴的定位slogan大家能给我点建议不?主要是做闽菜的,家宴为主题。

B:好熟悉的问题。咱顺着思路往下走啊,我问你答。为什么要吃家宴?

A:团圆 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沟通感情。

B:什么时候吃,想要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吃?

A:晚上时间或者周末 节日,在温馨 浪漫 舒适的场景下。

B: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家宴,是在安静、温馨的环境,和家人吃着熟悉的味道,享受休闲的团圆时光?对吗。

……



看到这些让人尴尬的交流,我们决心解散了所有免费的交流群。管理员没法在免费群中投入时间引导讨论,也不想让这种轻浮言论出现在群里误导他人。

家宴 ”是家人之间的团聚和宴请?如果饭店这样做生意,应该很快要倒闭。

中国家庭聚餐习惯不盛,子女、长辈长年分居,没有太多聚会机会。

“家宴”更多是近几年兴起的主人和宾客间一种不张扬、不见外的待客之道。 “食当季,吃在地” 不铺张浪费、不讲排面,主宾没有太多的酒桌文化,多发生在团队、亲密合作伙伴、同事中间。

不去案场观察,坐在电脑前摆弄“家宴”二字, 望文赋义地做理解和推论,分析得头头是道。

这种望文生义的理解和推论过程,是很多文案的创作日常。


点击图片查看: 踩过几百个slogan坑,才总结出的一套创作方法论》



这个项目的slogan怎么写?上篇文章给过答案。

写slogan,是在“翻译”和拔高老板的生意之道、再现他的经商立世理念,表达团队对家文化、食文化的坚持和理解,传达大家心中的待客之道。

文案人完全可以请几个半天假,从中午到晚上坐在餐厅角落里,观察食客身份、状态,跟大堂经理聊天,跟结算人员大体了解每桌平台消费、热销菜品……

可以说,观察是洞察的开始, 找到普遍共性 ”是洞察的结束。

太多文案坐在电脑前码字,习惯摆弄空洞、异想天开的大脑。他们完全没有把客户的业务放眼里,连基础的观察都没做到。

少空谈,去观察。


从让生活变得 陌生,开始深度观察


文案人差的是创作方法吗? 不! 大家差的是职业文案应有的做事习惯。

九成以上的广告人没有洞察力,因为多数广告人只有工作和加班工作。 没有观察习惯,就无从谈洞察。

但很多人不喜欢观察生活。没关系。 我们可以换种方式去做“观察”练习——让生活场景产生陌生感。这是每人、每天都能做的自娱自乐观察小练习。


比如,路过十字路口,等红灯,抬头看看眼前的“小红人”,我感觉它一天被绿了几百次。

中间故意拍糊了,代表它焦虑不安的心境。这时,我眼里的红绿灯就开始变陌生。


有人把厕纸比作哈达,就是一种很幽默的陌生化表达。



相比之下,我们办公楼的便池提醒语,很中规中矩。

总想打印一句类似“ 给这射术点个赞 ”贴上去,看看便后按水会不会更有仪式感。


看到孩子亲吻记者爸爸的遗像,感叹命运好会戏弄人。

我想胖爸爸在世的话,应该会时常把孩子抱在面前,从膝盖上滑下去,或双手抱着孩子转圈圈。

不想渲染悲伤,只是用文字记录了这个场面。于是写下了这几句话:

”爸爸的大腿是过山车
双手是海盗船

孩子失去了生命中

那一座最重要的游乐园“



失去了会有遗憾,但把爸爸当作心中的游乐场,不沉沦悲伤。心存美好地想念,多少会多点慰藉。这就是把生死离别陌生化处理。


马路上的三角锥,大家都不陌生。有网友拍下来这张图,并写上一句话:

”想象:地球是个冰淇淋球,今天有幸遇到甜筒拖“。陌生的“ 三角锥 ”,引来微博上6000多次转发。


别管对不对,有没有意义,先自己跟自己玩起来。练习把自己当作一名陌生旅客,对生活处处展现好奇心。

这种练习方式,能引导人沉入到生活中,去深度观察、体验生活过程。

时间久了,会养成一种区别于旁人的应激反应方式。

我们练习文案力,更多时候是在练习对外在世界的应激反应方式,它来自你对世界自娱自乐的相处方式、积累厚度。

当你面对一个项目、一个观察对象,产生了与他人不同的思考,你就变得有创意、变得有趣、变得有更高的洞察力。



调用全身感觉器官,做洞察


观察用到眼睛,洞察要调用全身的器官。

我常说职业文案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文案在认知一件事、一个人时,不只是用眼睛,还懂得靠 直觉、 经验、身体语言、常识和身体器官做判断。


在做观察时候,眼睛能给的信息很局限。 身体器官参与的洞察,得到的结果就很立体。

比如,一个人初到上海。 路人步伐节奏,能告诉他这座城的年轻人有多“赶”;身旁 不断切换的香水 味,告诉他又一个小姐姐把他丢在了后面。 这时,耳朵和鼻子就参与了一场洞察认知活动。

我站在不同城市的红绿灯口,能切身感受到不同的压力值,就写了这个描述句。

▎闪烁城市

“一个城市的工作生活节奏,跟绿灯时长成反比,跟绿灯闪烁频率成正比”


如果这个描述具有“普遍共性”,就可以说它有洞察力。

可以说, 从入行 文案的 第一天,你就 跟“洞察”二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决定做文案的那天起,我们就在练习以眼睛之外的身体感觉器官去认知世界。

洞察人性、洞察需求,透过一切表象迷雾看共性……洞察是文案的乐趣所在,它让我们以一种更认真的方式重新审视世界。




总结全文,共提出了5个洞察要点:


▎文章观点


1、洞察是“找普遍共性”;

2、没有观察,就没有洞察;

3、用让生活产生陌生感的方式做观察;

4、要调用眼睛以外的身份器官参与洞察;

5、有洞察力的洞察力才有能力翻阅“需求账本。


最后是福利时间。《2019-2020文案圈品牌文案资源库, 内测赠送立省199元 》,扫码参与0元获取。


活动码有时效,扫码参与0元获取



回归文案的简单

下潜到作品背面

记录创造者的洞见

望案例和观点,值得你的好看

✌︎


回复 入群 加入文案圈进阶群,获取全年会员福利

回复 文案长谈 订阅塘主同学的文案思维方法论



▼ 点 阅读原文, 订阅奥美文案大神林桂枝49节专业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