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砺剑
砺剑---有我中国强! 砺剑愿和您一道: 传播事实真相,传递理性思想; 构建爱国主阵地,弘扬中华正能量! 欢迎您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接英雄回家! ·  2 天前  
半月谈  ·  打卡!时政小测验 ·  4 天前  
瞭望智库  ·  英德联手,准备“干票大的”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砺剑

中美之间的那点事儿!

砺剑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3-12 22:39

正文

  • 本刊专稿

  • 来源:天涯论坛


说说中美之间的那点事。中国人一直想“恢复自唐宋以来的盛世局面”(自古以来,说白了就是想当世界老大……),当然这不可避免要和现在的老大发生冲突。


世界强国很多,但是老大只能有一个,所以中美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日趋激烈。先说说美国当前的霸权。


美国当前的霸权,本质上不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霸权,航母是工具,是为美元而服务的,美国霸权的本质,是美元的霸权。美国的经济模式一直走的是低油价、高消费模式,(美国作为石油进口国,汽油价格比石油纯出口国加拿大的油价还低),政府用补贴的形式资助各大石油企业,以各条航母保护,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掠夺石油资源,这才是构成美国霸权的基础。


如今国际石油贸易的结算是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这也就意味着每个国家必须保持一定的美元外汇储备,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实际上可以发行超量的货币来进口物资,而其他国家必须帮助美国消化掉超量的那一部分美元。


这种全世界为美国人的昂贵消费买单的做法自然会引起别人的不满,比如欧佩克动不动就限产,让美国很是不爽,而伊拉克战争的目的,就是美国试图直接干预石油生产,从而保证美元在石油贸易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挑战美元的地位,就是挑战美国的霸权;要动摇美国的霸权,就必须动摇美元的地位。 


中国现在就在干这么一件事,这也是让美国极度不爽的地方。当然,人民币不是第一个跳出来撬美元墙角的,欧元是第一种让美国感到危机的货币,也是首当其冲的世界性货币;当年欧元区成立后,中国的积极性明显比欧洲的非欧元区国家更积极,大有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架势,原因也很简单,中国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盾牌。


比如中国就干过和欧佩克讨论用欧元作为石油贸易结算这种坑人的事情,中国为什么不选择人民币,就是不想当出头鸟。为什么在欧洲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大量注资欧洲,就是为了拯救欧元,之所以拯救希腊,就是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欧元的崩溃。中国现在需要欧元,需要欧元冲在前面挡子弹,挡住美元的子弹。毕竟现在中国还没有跳出来用人民币和美元进行决战的打算。


事实上,美国早就对人民币保持有警惕,作为一个世界级大国,建立属于自己的货币霸权圈子是很自然的事情,日本就做过这种矬事,结果被美国做空了。


日本缺乏战略眼光,当年日本经济如日中天,日本人觉得完全可以凭借经济实力照样可以称霸世界的时候,他忘了自己的亲干爹是个什么样的货色了,也忘了这个世界的规矩是谁定的了。


一纸广场协议,日本失去了20年,现在看看元气还没有恢复过来。这一点中国得感谢日本提供了一个极度经典的反面典型,所以中国一直在小心翼翼的干着偷鸡摸狗的事,坚决不跳出来躺枪。


其实美国不是没想过做空中国,只是做空中国的代价太大,搞不好会把自己搭进去。1994年试图直接做空大陆,结果1997年计划失败,1998年拿香港试水,又被反将了一局……反正面对大陆这个油水不进、软硬不吃的主,做空自己干儿子反而容易的多,不会像大陆那样阴谋阳谋半阴半阳谋的反扑。


虽然中国喜欢拿别人挡枪,自己在背后偷着乐,但是总有一天得自己亲自撸袖管子.21世纪初,中国试图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其实这个努力是失败的,韩国和日本,尤其是日本,对人民币还是有很强的抵制心理,而且一旦自贸区建立,让日本屈尊做老二,这可是日本万般不乐意的,要知道,日本的梦想也是做老大,而且是万年老大……


现在中国在拿两个地方试水,一个是东盟,中国-东盟自贸区其实也不顺利,美国日本时不时的来搅局,日本拼着撒钱,美国拼着传播普世,让中国也是头疼不已。另一个就是去年刚刚开始的,上海自由贸易区。这下子轮到美国头疼了,对于中国这个软硬不吃的主,总不能说占领上海吧,中国干脆在自己家里搞,而且中国偏偏有这个影响力把这个自贸区做好,所以上海自贸区是中国开始用人民币撬动美元霸权,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中国一直想在东亚一圈子建立自己的规则,当然是以人民币为主导的规则。 


当然对于中国而言,这只是迈向世界的第一步,只是这第一步确实是一个问题,因为建立这个规则,不是用钱能解决的。所以中国现在在东海问题上,一直紧逼日本,但是对韩国不闻不问的原因也在于此,中国现在就紧盯着日本敲打,中美之间较量,那是高手之间的较量,只是美国还带着一条蛮凶恶的宠物,让中国不得不小心翼翼点,避免节外生枝。 


接下来,扯些无关的事情。先谈谈中国最重要的一个承诺,当年中国完成核试验之后,郑重向世界宣布;“不首先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这句话在后来被传成“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省略了最为关键的几个字…… 接下来说说一些无节操的事: 


关于国际公约,《禁止轻武器国际贸易条约》有三个重要的国家还没有签,而这三个国家认为自己可以签这个协议,当然要满足一个条件:美国的条件是俄罗斯先签,俄罗斯的条件是中国先签,中国的条件是美国先签……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MTCR》,限制弹道导弹和无人机出口的条约,中国从来都表示我们很愿意加入这个条约,但是就是从来不加入…… 


BP-12A是中国推出的外贸型弹道弹道,弹头480公斤(条约限制500公斤),射程280公里(条约限制300公里),完全符合国际相关规定,只是关于这种导弹的使用说明书里面,有一章是专门教客户如何拆掉导弹里面一些无关的零件,用来装更多的炸药或者燃料……


WS-2D,中国最近特喜欢卖的大杀器,射程达到480公里,什么?远远超过规定的射程,放屁,老子卖的是火箭弹,只是精确度高了点而已……


同样的还有渥太华禁雷公约,出于人道主义禁止大家乱用地雷,中国也表示很重视该条约,但就是不加入,也因为如此,美国和俄罗斯也没加入,原因参考《禁止轻武器国际贸易公约》当然,这个原因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禁止集束炸弹公约》《禁止致盲类致残类武器公约》等等。


叙利亚战场上,政府军动用中国的无人机进行侦查,有人指责中国不顾国际道义出售军火,中国火了,放屁,那是玩具,没看到我们淘宝上有卖吗?(DJI Phantom,民用航拍模型,淘宝价:2888.00)


关于为什么中国的武器总是出现在世界上各个热点的战场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答总是一样的,“我们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所有军事装备贸易都遵守国际上的相关规定,同时我们也敦促交战各方尽早回到谈判桌上,用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三沙对东盟震动不小,中国在南海抢油的行为几乎已经是丧心病狂,现在又开始在围海造地,虽然我们一直在喊着别人抢我们的地、我们的油,但是,你跑到人家家门口,说人家门前三尺的地是你的,然后整天在人家门口舞刀弄枪,还喊着人家侵略你,这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此处是调侃,并不是指责中国,请各位读者不要误读。)


九段线的由来,当年是十一段线,后来照顾越南才在北部湾划掉两个改为中间线,至于九段线在哪,美国人更清楚,当年美国人来搞测绘,往里面开,中国一抗议就停下来划条线,一共抗议了9次,划了九条线,于是有了九段线,谁敢说中美没有奸情……


关于上海自贸区,最受伤的恐怕是新加坡,因为东亚的物流集散地就在新加坡,但是随着中国开始绕过马六甲开凿新运河,新加坡的地位将一落千丈。


接着说说中国的破事……这次是马其顿……当年马其顿还是台湾的邦交国,99年的时候马其顿内战,泰托沃的阿族武装叛乱,内战打的很惨,请求联合国介入维和。


其他国家都同意了,唯独中国不肯,甚至动用否决权,马其顿只好跟台湾断交,结果第二天中国就提议派兵维和,自己也派了维和警察,积极性比谁都高……


还有两伊战争时期,中国两边卖军火,然后倒腾回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从伊拉克换了一架米格23,从伊朗搞回来F14的雷达…而且当年伊朗伊拉克的代表团来中国买军火,中国安排他们住的是同一家酒店,房间就隔一堵墙……中国在局部战争中两边卖军火的恶性案例不止一次,最近的叙利亚内战就是,前一阵子缅甸围剿克钦武装也是。


举个例子吧,外交部的嘴炮。96年印巴核竞赛,美国一个记者搞到了巴方核设施的说明书,发现是中国的,就来新闻发布会上质问“为什么巴方的核设施有中文说明书?” 


发言人回答:“我国一向遵守国际核不扩散条约,坚持主张和平利用核能……” 


记者义正严辞,“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发言人回答:“我国一向遵守国际核不扩散条约,坚持主张和平利用核能……” 


记者义正严辞,“请你立刻回答我的问题……” 

发言人回答:“我国一向遵守国际核不扩散条约,坚持主张和平利用核能……回答完毕,下一个问题……”


有句名言道,不是流氓,做不了五常。中国的流氓习性,其实还是逼出来的,当年中国还是蛮纯洁的,结果成了“白眼狼养殖专业户”(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等),以至于后来中国越来越现实,现实到几乎毫无节操可言。比如黄岩岛事件后,菲律宾军队就发现国内的游击队手里似乎多了不少新家伙,比如不知道从哪搞来了一水的仿M16…


很多人提到国有企业和社会主义……我就扯扯这个。 


其实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无所谓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而是看公共权力对市场的干预力度。如果公权力完全干预市场,那就是计划经济,如果完全不干预,那就是完全自由市场。市场的基础就是商品的供需关系,虽然按照理论,市场可以自行达到完美状态,那就是帕累托平衡,问题是市场还是靠人来玩,而人是不完美的,所以市场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有了凯恩斯主义。


国家用宏观调控干预市场,就是凯恩斯提出的办法。但是这个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国家的决策也不可能总是对的。中国其实也是这样,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其实这不是无能,也不是体制问题,西方国家也是这个问题。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发现,其实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界限已经模糊了,因为大家都在遵循市场规律来办事。所以中国的特征就是对经济管的比较多,当然这也是很多国家都认为中国不是市场经济的原因,只不过大部分情况下,这个概念是拿来跟中国讨价还价的砝码,毕竟管多少是计划经济,放多少是市场经济,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 


继续说说东海周围的一档子事,话说时间推进到2013年,中国在对外政策上跟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的中国,直接在东海周围采取南海一样的策略,拉一个,看一个,压一个。压的自然是日本,看的是韩国,拉的是台湾?台湾本来就是自己的,何须要拉?那么是朝鲜?其实也不是,金三要是有点智商也能想到,中国是他们唯一的靠山。中国拉的是美国。中国拉美国的方法也是轻车熟路,记得统一战线不?拉上花生米抗日,拉上中间人士抗花生米,这一套中国早就滚瓜烂熟。 


中国拉美国的方法并不是一味的迁就和投其所好,简单的来说,中国的连横捭阖伎俩玩的是有点眼花缭乱的。比如中国喜欢拉着法国跟德国讨价还价,拉着德国跟乌克兰讨价还价,拉着乌克兰跟俄罗斯讨价还价,拉着俄罗斯跟美国讨价还价…… 


至于拉拢美国,中国也有自己的小心得,比如拉着美国的自由派对付保守派,拉着温和的保守派对付激进的保守派……而且中国深谙美国的国会游说制度,事实上在国会山门口大小上千个游说公司中,中国是很重要的客户。 


其实中国的想法很简单,中国不需要美国上下一条心的支持自己,只需要让美国不能上下一条心的对付自己就行了; 


接下来,我决定谈谈韩国的偶像风,话说我很少关心娱乐圈的事情,而且对明星也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不会就黑他们还是粉他们这个问题纠缠,可能最后谈的根本就和娱乐圈搭不上关系。 


首先,我先说说偶像这个词。最早涉及偶像这个词的概念,就是偶像崇拜。偶像崇拜是人类文明刚刚起步的时候,智力还没有开化,对诸多事物不了解而产生了恐惧,并由此形成的对某一特定事物的依赖心理。 


说白了,原始人啥都不懂,所以才会出现偶像崇拜——当然,偶像崇拜的起源和原因,基本上可以写上一本书。 


当然,我在这里不会给予偶像崇拜以批判,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不干,我就借此谈谈,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问题。 


一个国家的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通俗点就是看得见的实力,军事力量、经济实力、工业能力、人口、领土,这些都是硬实力,软实力是指看不见的实力,当然软实力也有很多内容,比如文化,其中包括文字语言、风俗习惯等等。 


回到偶像风这个话题,这个流行风尚自然是韩国的软实力之一,但如果将流行风尚作为软实力的全部,那么就大缪矣。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高低,其根本取决于对这个国家的预期,通俗一点,对这个国家将来发展的一种信心。软实力的体现,最直白的反应就是别人最渴望这个国家将来的走向。


说到这里,其实不得不说,韩国在软实力的推销上确实有一定的成功之处,不仅笼络了一批其他国家青少年对本国的好感,也将自己国家的名声打了出去,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决定一个国家实力的,是这个国家的中间阶层,而决定一个国家方向的,是这个国家的高层,这两个阶层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理性化思维占强势,而时尚潮流仅仅能够影响理性,但是不能决定理性。有人说抓住了青少年就是抓住了这个国家的未来,也有道理,因为将来的领导人都是从青少年成长起来的,但是这句话忽视了一个问题,一个不能摆脱偶像崇拜的人,是无论如何不能走上领导者的岗位和角色。 


偶像崇拜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将自我意识完全和偶像意识同步,如果在成长中无法摆脱这种影响,这个人终归无法与社会同步,成为社会上极少数的边缘化群体。


其实韩国这种偶像潮流,并不包含太多的政·治含义在里面,甚至没有太多的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才是最关键的,说白了,这些明星,这些艺人,他并不在乎自己的粉丝来自哪里,也不在乎自己的粉丝到底有多爱他们,他们只在乎一件事情,能不能从他们身上赚到足够多的钱。 


说到这里,我可以稍微总结一下,艺术商业化之后就不能再称之为艺术,艺人再怎么努力,也不是为别人努力,更不是为了谁树立榜样,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赚钱,他的努力,他的付出,其实是他自己给自己投资,是成本,就必须有效益。说的再直白一些,他们自身就是商品。


推荐文章
半月谈  ·  接英雄回家!
2 天前
半月谈  ·  打卡!时政小测验
4 天前
瞭望智库  ·  英德联手,准备“干票大的”
5 天前
中国气象爱好者  ·  寒潮带着暴雨暴雪,马上就要来了!
8 年前
物业管理资讯平台  ·  装修中不能做的事 业主一看便知!
7 年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沙发千万别靠墙放,一放就后悔~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