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因水平有限,错误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欢迎留言指出。本文仅作合成生物学相关介绍;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科技日报近日专题报道了江苏今年的科技成果,在生物科技领域,合成生物学是当之无愧的焦点。
今年,江苏在生物科技上的突破涉及了合成生物、器官芯片、基因编辑等。作为江苏重点培育的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之一,合成生物领域相关基础设施及成果正在落地。
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在这方面江苏率先布局了
省级合成生物基础研究中心
;此外,无锡常州等市也布局了市级的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与无锡政府合作共建的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研究中心在无锡锡山区正式成立
。常州也落地了钟楼合成生物AI研究院。
项目签约
今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与仙林大学城合作的南京仙林合成生物创新谷项目签约;
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在常州落地后,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高通量合成平台。
无锡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园与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合作的“新合新”合成生物研发中心项目签约。
总投资预计达10亿元的康码生物第四代GLP-1和新型甜蛋白(代糖)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在无锡西山合成生物产业园签约。
投资一亿的基于下一代分子诊断技术的合成生物学应用平台签约落户惠山。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在
常州
,
脂禾生物
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领衔开展技术攻关,DHA油脂和裂壶藻粉等产品已实现百吨级量产。
智峪生科
绿色制造工厂暨
百吨级合成天然香料生产中心
正式在常州落成。
在
无锡
,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合成生物创新团队将透明质酸的成本从每公斤几万元降到几百元,使得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有能力生产全部类型透明质酸的国家。
在
连云港
,12月举行的2024(连云港)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大会上,总投资30亿元的7个项目签约落户灌南,涵盖中试平台、生物食品、医美原料、生物制剂等领域。
人体器官芯片是生物科技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11月,我国发布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由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院长顾忠泽团队牵头完成起草,21家单位合作完成,标志着我国在器官芯片标准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推动生物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去年,江苏省政府出台《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提出重点研究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作用机制与基因治疗策略。
今年1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柴人杰团队联合南京鼓楼医院等国内多家单位,
首次报道了领跑全球的耳聋基因治疗技术
,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核酸药物目前已帮助全国10余例耳聋病人。
s y n b i o
深 波
专 注 合 成 生 物 学 领 域
*PR | 品牌推广 | 会议会展 | 行业咨询 | 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