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为个人观点,希望大家切记“房住不炒”
内容皆为不鱼原创,如发现雷同,请帮我骂他,谢谢
对于追求极致性价比的购房者而言,如果这两年一定考虑在成都买房,相比新房我会更建议你们选二手房。
因为单论性价比,现在成都新房和二手房完全没有可比性(极少数稀缺供应区域的新房除外)。
成都二手房最大的问题是存量。
面对庞大的二手房存量,购房者选择空间多,卖方为了更快促成交易,会选择不断降低价格。
比如前几年被捧上天的兴隆湖,现在次新二手房单价不到1.3万也能买到。
虽然位置不好,楼层不佳,早期买入成本也不高,但对比前几年风风火火预测说兴隆湖要涨到三四万的分析,如今的价格是把预期给踩到了地下。
对于新区,预期垮,价格就得垮,因为价格本身就是靠预期顶着。
而且从目前市场分析,我一直的观点是成都除了居住人口最密集的5+1区及近郊的核心居住板块,绝大多数近郊、远郊区域二手房只要愿意等或者压价,还能更低。
未来会有不少郊区房东,会给出购房者意想不到的低价。
二手房相比起新房更有性价比,其实从整体成交就能体现。
这几年的数据,成都房产市场,已经被二手房主导。
某种程度上来说,成都二手房的高成交,不是因为市场火热,而是房东靠降价换来的。
一方面,成都新房面积大、总价高,受限于供应,另一方面二手房选择面多,议价空间大,整体性价比高。
简单讲,新房贵买不起,二手房又更有性价比。
大家开始逐渐偏向二手房,就是因为二手房划算。
二手房的性价比,不仅是大家普遍认知的价格,在我看来还有减少了交房的时间成本和不可控风险。
时间成本无需多言,主要是大家很少会注意到的不可控风险!
不可控风险不止新房会烂尾,交房品质不如预期,还有很多细化的点。
比如邻居!
“千金买房,万金买邻”
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卧龙凤雏邻居能干出什么恶心人的事情。
在家里上蹿下跳搞噪音、把垃圾堆楼道、炒菜不开抽油烟机敞开门整层楼都是油烟的、装修砸承重墙的、堵消防门做鞋柜的等等。
一个不讲理的邻居,可以把你全家搞崩溃。
相比新房,二手房你只要愿意花时间了解,很多遇见不讲理邻居的风险是可以规避的。
价格更低,风险更小,如果追求性价比,二手房肯定是首选。
但对比二手房,新房也并不全无性价比,文章开头也说过,极少数稀缺供应板块的新房除外。
这几年成都稀缺供应地段的新房,但凡楼盘体量大一点,品质不太差,在未来的市场表现都会很强。
看清楚,是稀缺供应地段!
稀缺的意思不是供应少,而是供应少且需求量大。
成都正儿八经稀缺供应的地方,还是集中在人口最密集的5+1区。
要么是二环内,要么是5+1区没有多少住宅用地供应的强势板块。
5+1区庞大的居住人口,结合整体不高的居住品质,市场对居住品质改善的需求异常强烈,但改善需求紧缺的地段,又难有空地修建,也注定了这些地方的新房未来在市场的抢手。
像前期二环内的保利时代、西派少城,锦江区塔子山的建发央玺、东湖的东湖壹号、成华区杉板桥板块的凯德玖悦华章等等。
最近类似金融城三期的金融城锦宸府、武侯区绿地启境,建发望江云启、甚至是像成华区二仙桥街道86亩这类还没修起来的盘。
像前面提到的这类,但凡二环内以及5+1区这些稀缺供应地段,体量大一些的新盘,未来都很具有市场竞争力。
哪怕很多小区交付的品质不高,像东湖壹号现在肉眼可见品质一般,但只要顺利交房,修的不太离谱,未来在二手房市场依然很有竞争力。
因为这些地段这类产品太少了!
就算对比其他区域新房,品质差了一大截,但对比区域内的二手房它们的品质就是实打实的高出不少。
因为位置好,所以底气硬。
当然,除了稀缺地段的新房,虽然二手房整体看性价比可以暴打新房,但并不意味新房没人买。
因为对于追求居住改善提升的购房者,新房依旧是首选。
只是作为购房者,希望能够你们清楚,这些新房绝大多数买来价格会跌。
未来新房和二手房会形成两个不同的体系,“新房有二手房买不到的品质,二手房有新房买不到的价格”
像以前二手房倒挂比新房还贵的情况,基本很难在出现了。
房子始终是产品,会不断的更新迭代,未来新房为了卖出去,“卷”品质是必然趋势。
非核心城区,空地一大把,新房天量供应,二手房存量庞大,需求量又不足,怎么办?
就是卷品质!
用最好的材质,最牛的设计,投大量的广告。
只要在产品和营销上下功夫,新房依然卖得出去。
但资产稳定的核心是自住,未来的房产市场,哪里有自住,哪里才有投资!
非5+1区及近郊核心居住板块,未来新房品质竞争有多卷,同样二手房价格就有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