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客
最有态度的城市新媒体。为2000万城市奋斗者提供归属感,只有不甘平庸者才会喜欢的精神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图书馆  ·  微参考·AI特辑 │ ... ·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国务院原副总理邹家华逝世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客

深圳诚品,死于搞钱!

深圳客  · 公众号  · 深圳  · 2020-12-29 21:00

正文

疫情,从来不是诚品告别深圳的根本原因。


天灾,只不过这个人文书店与深圳体面离别的理由而已。
筹备3年,开业2年,走到2020年底,我们不得不目睹深圳诚品的离开。
爱书、爱书店乃至爱诚品和爱深圳的人都在感叹。叹曲终人散,叹“人是物非”。


从深圳人的伤心中,我们隐约感觉到, 与其说深圳容不下一个高质量的人文书店,还不如说它们的相遇,是一个顶级书店与一个顶级城市之间的误会与遗憾。
就像一段有缘无份的感情,没有谁配不上谁,也没有谁亏欠谁;最终,为此遗憾的不仅是彼此,还有对它们的结合抱有过期待的千万深圳人。

01
诚品之死,始于对深圳的偏见
有人说,深圳人只顾着“搞钱”,根本容不下诚品。然而,在圳长看来,诚品在深圳恰恰因为搞钱而死。
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曾说, “没有商业,诚品不能活;可是没有文化,诚品也不想活了”。
吴清友苦心孤诣十数年,把文化和生意彻底打通融合,创造了一场商业人文主义的胜利。在书籍销售逐渐网络化营销化、书店盈利困难的大环境下,诚品在书籍销售本身之外为爱书人打造了一个综合体验的实体。诚品不仅有书店,还有电影院、音乐表演厅、画廊、艺文空间、诚品讲堂等。
这大概是此前诚品落地深圳备受期待的重要原因。 深圳从不差商业,同时深圳人对人文极度渴求,一直期盼着成熟有品位的人文项目。
深圳人曾期待,能有一个类似台湾诚品或者苏州诚品的空间,期待在诚品的空间中真心实意参与到阅读。参与到艺术,参与到创意生活,参与到一种带有中华传统文化气质的精神盛宴。
然而,期盼了三年,诚品真正到来时,却发现这味道和想象中相距甚远。

你能想象,诚品的人文讲坛会以“5G”为主题吗?但这是深圳诚品的真实现场;你能想象,诚品的创意生活体验活动,是制作泰国街头10泰铢(折合人民币2元多)一个的皮质钥匙扣吗?但这是深圳诚品的活动。


在台北时,诚品的广告文案曾是下面这样的:
今年仲夏夜,困在台北水泥森林的人,不必选择出走。
在敦化南路上,有古典、摇滚、民谣、戏剧和啤酒,
……
架灯延长夜晚的生命力,
……
所有的失踪人口,都将集结在诚品的月光下,
我们都保有欢闹的权利。
在深圳,诚品的文案是这样的:
“68元特惠票,20处甜爆你少女心的晒照打卡点”。

去年8月到10月,2个月的时间,走到诚品空间LG层,800平方米展览空间呈现的居然是一个大型冰淇淋销售活动,名义上号称深圳首届冰淇淋展,实际上是面对家长儿童以及想打卡晒照的年轻人而已,这样的展览与宣传语还是我们印象中的文艺诚品吗?

深圳人对诚品的期待,诚品对深圳市场的预期,从一开始就错位。

02
只想搞钱的“二房东”,注定失败


诚品书店被誉为台湾“文化地标”,也是复合式经营的成功代表。开业于2006年的台北信义店,地上6层,地下2层,书店之外是商场零售、餐饮美食、儿童天地等。


从台湾到大陆,诚品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2015年诚品苏州店开业,诚品兼做地产开发商。
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苏州开发商圆融集团通过挂牌方式拿到该宗地,成交楼面价3717元/㎡(为当年周边同类项目地价的一半),再将股权100%转让给诚品集团,诚品自己开发运营:总建筑面积超过13万平米,其中两栋塔楼做商业住宅和四层裙楼做书店及文创商场。
之后, 诚品转战国内房价最高的深圳,却未能拿到于苏州相当的福利。
2018年,诚品生活深圳在万象天地正式开业,凭借品牌影响力,以低价从“华润”手上获取了3.3万平米商业物业,从LG层的“游·风尚”到5层的“探·百味”一共六层,引入137种品牌,涵盖了设计、文创、亲子、阅读、展演等多元内容。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这是地标级的城市综合体手笔。但对比苏州诚品,深圳诚品明显体量小。这大概也是深圳诚品把盈利重任寄托到商铺出租之上,对于各种想沾诚品的光实现跃升的品牌大开绿灯的原因。


“虽说诚品的特点就是根据城市特点进行定制设计,但也不能把华侨城创意市集上摆放的本地文创直接搬来卖吧?”有人吐槽。
当原本不要租金的本地文创摊位进入豪华商场,东西还是那些东西,价位上升,务实的深圳人谁能买单?难道在诚品的管理层眼中,深圳真就是一个“人傻钱多”不讲品味的文化沙漠?
去过万象天地诚品的深圳人一定记得,诚品空间最热闹的永远是餐饮那一层,文创和服装区域比书店更为冷清,要说深圳人对这两类产品没有购买力,文博会和深圳时装周都不会答应。
消费者有需求,当地人有购买力,东西却卖不出去,关键在于卖家对顾客的误解。
或许,诚品认定深圳没有文化也没有历史,所以不需要像对待苏州那样对待深圳。同样是诚品,苏州店结合江南蓝印花布特别设计了购物袋,喜庆又美观。而在深圳的诚品,不说深圳特色,连广东或者岭南特色也看不到。


03
深圳,从不嘲笑失败!

相反,在深圳的前檐、言几又等书店,我们看到的是这些优质书店对深圳的认可与拥抱——尊重深圳城市的积极进取与全球化,又保留自己的调性。

深圳本土的书店品牌也在努力。深圳人所熟悉的友谊书城,在2014年开始,契合当下消费人群独特的态度和自由精神,以“城市大家庭书房”为定位推出书店品牌“覔书店”,其中福田马成时代广场店,占地700平方米。
旧天堂、物质生活书吧、亦山书店等本土书店,也在变化的深圳城坚持适应着。
诚品离开前的最后一周,圳长决定去看看它最后的样子——书店全部搬空了,只保留了少部分文创产品。一向以优质文创打动人的诚品,在深圳关门之前甩卖,剩下的却是文创,原因已经不言而喻——供不对求,加上疫情打击,实体经济遇冷,商铺生意惨淡,二房东当然只能撤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