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金蝶2024全球创见者大会的内容,大会中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徐少春的演讲成为重点。文章从五个变化展开,详细阐述了企业在AI数智化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介绍了金蝶企业的新产品苍穹APP和其心路历程。文章还提到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崛起和走向全球的重要性。最后,文章祝福中国企业在AI数智化时代继续发展,并期待金蝶的帮助和成就更多的企业走向全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徐少春的演讲成为大会的重点
徐少春详细阐述了企业在AI数智化时代面临的五大变化,包括领导者自我革命、数字生态时代的到来等。
关键观点2: 大会上介绍了金蝶推出的新产品苍穹APP
苍穹APP是基于新一代企业级AI平台金蝶云·苍穹构建的AI管理助手,提供财务通识问答、智能问答等功能。
关键观点3: 文章详细阐述了企业在AI数智化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包括技术革命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数字生态时代的商业生态系统等。
关键观点4: 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崛起和走向全球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自主安全时代国产替代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企业要敢于定义世界一流,建立全球化架构。
关键观点5: 文章的总结和期望
文章祝福中国企业在AI数智化时代继续发展,并期待金蝶作为AI时代的数智化品牌,能够持续帮助企业走向全球。
正文
10月26日,金蝶2024全球创见者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很隆重,不仅仅是金蝶,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彭华岗,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总会计师马可辉等重磅嘉宾都出席并发表了演讲,现场气氛也很火爆,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看完整场大会下来,感触很多、收获也很多,这里笔者最想给大家分享的有三点。首先一点就是这次大会上,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的演讲,那么,为什么这场演讲是最重磅的呢?![](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tnt4m7Mlgh6qicRhq917Tc6zuKMTia5nicD6YdR6Xm3iahh6Is1UxGn313aQ460dVUjKbAbibzquoo0R4wYxic3u1MQ/640?wx_fmt=jpeg)
回答这个问题前,可以看看徐少春重点讲了什么,整场演讲下来干货满满,这里笔者先按照其演讲的5个重点,也就是数智化转型五项修炼列出来供大家学习思考:1.数智化转型不是锦上添花,也不是雪中送炭,而是一场释放巨大禁锢价值的全面管理变革;
2.数智化转型领导者不要把自己锁在茧房里,而是要自我革命,成为愿景型领导者和变革先锋;
3.甲乙双方合作不是薄薄的一张纸,而是厚厚的一本书;
4.中国企业管理软件不仅要百分之百的替代国外软件,而且还要能够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与管理模式创新;
5.不仅要对标世界一流,而且要敢于定义世界一流,定义中国自己的管理模式。
乍一看,这5点可能有点不太好理解或者说相对抽象,但实际上这五项修炼背后正反映出了时代的5大新变化,值得我们去深入关注和思考。1.变化一:AI数智化时代,一场新的管理革命正在发生事实上,会发现在每一次技术革命的出现,“所有的行业都值得被xx重做一遍”这样类似的话总被重新提及,进入到我们的视野,而在这个过程中新老交替的故事也反复上演:IBM的衰落,是微软、英特尔、戴尔等企业的大量兴起;
以诺基亚为代表的传统手机被淘汰,是苹果、华为等智能手机厂商的推波助澜;
移动互联网时代,字节跳动、拼多多、美团等在老牌互联网大厂的“围剿”中杀出重围,挤上牌桌。
并且在这些故事背后更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次技术革命的出现,能够价值最大化的,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背后蕴含的全新技术思维和管理理念的革命。IBM在个人电脑时代的败退,是因为其守着旧时代的工业逻辑来思考问题:硬件是核心,软件是附庸,但在个人PC时代,软件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从而给了微软可趁之机。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当时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和德国SAP的出现,通过模块化、共享数据库等形式为其提供了全新的信息化支撑,打通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从而改变了企业组织生产的形态。依靠这一点,戴尔能够采用直销模式(先订单后制造)进行生产,从而让戴尔可以将制造工厂迁移到离用户近的地方,大幅降低产品流转周期。再回到当下的AI数智化时代来看,和过去所有的技术革命一样,AI数智化不单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认知革命,一次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的革命,是涉及企业战略、组织、运营和人才等的一场系统变革与创新。而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数智化转型是一场释放巨大禁锢价值的全面管理革命。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时至今日,我们很多企业还保留着传统的思维,把数智化简单等同于线下部分搬到线上,建立线上渠道;或者是认为数字化转型就是在业务运营体系上搭载一个大数据平台就够了。在AI数智化时代,我们需要扭转过来固有的观念,即数智化转型不是形式上的优化,也不只是基于过去发展历程想出来的应对之策,而是建立在面向未来的有明确战略目的基础上的全面管理变革。也只有扭转过来这个观念,我们才能够更加明白数智化的价值和趋势,以及在AI数智化时代,我们该如何成功实现数智化转型。如果说在AI数智化时代,一场新的全面管理革命是价值所向、大势所趋。那么站在单个公司的视角来看,我们又能看到两个更细致入微的变化,其中一个反映在公司内部,即当下越来越成为一个决策者的时代。“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跟从事的行业是否在潮流之中没有关系。很多实现跨越的公司从属的并非是景气行业,有的甚至是处境很糟的行业。卓越并非环境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慎重决策的结果。”30年前,著名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就点出了决策的重要性,到了今天,伴随着诸多市场从增量博弈走向存量博弈,行业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差异化越来越难以实现,如何又快又好地做决策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因此通过数智化转型,重塑公司内部的行动流程——拉通数据分析、报表解读、决策制定和行动执行,将决策支撑能力融入到业务系统和流程执行中……从而构建起“以决策为中心”的数智化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里又有问题了,一方面小微企业可能因为规模有限、协作能力不强,面临“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等共性难题;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则面临业务复杂、组织架构庞大,往往难以确定明确的数智化转型目标和方向,导致转型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再深究一步,这个问题主要在于企业领导者对转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给予足够的资源和支持,而数智化转型工程又往往是一把手工程。也因此,想要在AI数智化时代,成功数智化转型,领导者要敢于自我革命,努力成为愿景型领导者和革命先锋。而站在公司视角向外看,另一个更细致入微的变化则是数字生态时代已然到来。英国剑桥大学商学院前院长、管理学教授阿尔德·梅耶尔曾提出过“商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他认为,商业生态是一种能够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组织结构。它汇聚了生态成员在各自领域最擅长的技术、知识、流量、资产和能力,并通过生态平台整合赋能形成合力,提供远超任何一家单打独斗的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并产生规模效益。并且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也是由生态的繁荣所决定的,这也促使企业与数智化服务提供商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契约层面。当下很多人可能会陷入的一个误区是认为用了数字工具的经济就是数字经济,所以引入一个产品或系统就行,但实际上这种认识更多是聚焦在“术”的层面,而忽略了“道”的层面。而当一家数字经济行业的企业过分单纯地追求于将自己SaaS产品和解决方案卖给其它企业,导致忽略了其它考量的时候,反而过犹不及,容易耽误自己和所服务企业的发展。事实上,数智化转型从来就不仅是系统的引入或替代,而是一个全方位、深层次的管理升级和变革过程,企业需要从战略、业务、组织、人才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规划和实施,在整个数字化生态中,生态里面的企业也应当将彼此作为并肩存亡的伴生伙伴,做到从客户视角出发,实现共创、共赢、共成长。真正的数字经济应该是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和理念。我们也能看到,成功的数智化企业没有一个不是以这种模式和理念为基础的,中国的未来也恰恰在于此。所以在数字生态时代,签订一纸合同只是个开始,如何将这张“薄薄的纸”做厚变成一本书,才考验企业如何在生态中实现立足并繁荣发展。自主安全4个字,不用笔者多解释,大家近年来也应该都有所体会。伴随着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自主安全正替代追求成本与效率的考量,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愈发重要的选择标准,尤其是一些国央企和大中型本土企业,自主安全已成为首选因素。这对于面临“卡脖子”问题的中国企业来说,是挑战,但同样也是机遇。以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例,2020年,美国公司不再支持华为所有的系统,在经过沟通后,华为选择与金蝶合作共建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系统。对金蝶来说,尽管当时其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将近20年的积累和实践,人力云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有包括三一重工、中车、茅台、格力等大型企业在内的4000多家客户使用,但依旧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好在金蝶不负重望,在8个月的时间帮助华为完成换“心脏”大手术,保证业务连续性,成功实现变革落地。3年下来,金蝶更是成功全面替换了国外的系统,帮助华为建设了34万员工以及有34个模块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正如徐少春所讲的:“中国企业管理软件不仅要百分之百的替代国外软件,而且要能够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与管理模式创新。”国产替代只是第一步,大多数人也只看到了这一步,但其实要能够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与管理模式创新才是在自主安全时代更重要的“法宝”。与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相对应的是经济的再全球化,在全球供应链“脱钩”与重组同时进行的过程中,全球产业版图也迎来了更大弹性的调整和变化。而这也倒逼中国企业转变出海模式,简单地照搬国内模式,或者说出口商品,已经变得不可持续。第一阶段,中国企业“被全球化”,外资通过资本供给、技术转让、订单外包等方式,把中国企业纳入其全球分工,这一阶段重点在加工制造环节;
第二阶段,立足中国走向全球,随着本土企业的成长发展,他们开始走出去,方式多样,比如跟随跨国公司贴近其全球布局,再比如通过并购做大主业市场;
第三阶段,立足全球,中国企业开始建立全球化架构,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灵活性的新阶段。
当下已经有不少的中国企业从第一阶段迈向第二、三阶段,尤其是第三阶段,这时的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市场数一数二,找不到可以对标的对象。“我们不仅要对标世界一流,更要敢于定义世界一流,定义中国自己的管理模式。”徐少春在大会上表示,而这也正是其提出的数智化转型五项修炼中的最后一项。这里我再举几个例子,比如海信,在其全球化的过程中,海信与金蝶展开合作,持续搭建坚实的财务中台,来支撑其全球经营,也正是此次合作助力海信融通了全球金融资源,实现日均节约头寸6000万。同样,再拿前面讲到的华为与金蝶的合作来说,在帮助华为实现国产替代的同时,金蝶也获得了华为宝贵的全球化人力资源实践场景和经验,并在这一基础上打磨出了“金蝶云·星瀚人力云”,从而助力更多的中国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数智化转型。就像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表示的:“我们不是简单地在做一个项目,不是简单的一个合同,我们是在选择同行人、同路人。我们也不是仅仅在做一个系统的搬迁,我们在做一件中国软件业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在走中国的人力资源软件信创之路。”可以说时至今日,中国企业不仅是要让自己走向全球,也是时候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了。![](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tnt4m7Mlgh6qicRhq917Tc6zuKMTia5niclDjdTuOpTCibiaWamUxAo9jMOyx58dNYwBPlpY2rqLugld1YyAAs7nibg/640?wx_fmt=jpeg)
除了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的演讲外,这场大会还值得重点关注是金蝶面向企业打造的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首款AI原生移动应用——苍穹APP。这也正是笔者想要分享给大家的第二点,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苍穹APP是金蝶自主研发的AI管理助手的移动形态,它基于新一代企业级AI平台——金蝶云·苍穹所构建。苍穹APP的开发基于金蝶自研大模型和AI agent技术架构,能够在自然语言交互中理解用户意图,不仅能提供财务通识问答,比如公司注册、财税优惠政策解读等智能问询,而且能提供企业财务制度、差旅制度、法务政策等企业知识问答及智能分析服务,更能够连接SaaS,覆盖财务诊断、指标分析、员工服务等多个企业级AI应用场景。而在深入了解完金蝶的AI产品后,我的感受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市面上的企业级AI产品该有的功能金蝶AI都有,而在很多垂直领域,金蝶AI还能做到更灵活、专业以及更具差异化。正如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在大会演讲中分享的:“数据才是企业数智化和智能化的根本,一款AI产品能做到的水平有多高,模型的大小和算力的强弱是一方面,但更关键的因素是在于企业的数据质量有多高。”显然金蝶在财务、HR、供应链制造等领域的数十年积累沉淀让金蝶AI有更好的表现也印证了这句话。并且,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金蝶AI诞生背后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再回顾一下金蝶的多次蜕变,尤其是徐少春本人挥锤开“砸”,寻求变革的过程就堪称数智化转型的标杆案例:2014年5月4号,砸掉笔记本电脑,开启手机端的移动办公;
2014年8月8号,砸掉服务器,由企业管理软件金蝶云转型;
2016年5月4号,砸掉办公室围墙,颠覆组织边界;
2017年5月4号,颠覆ERP,砸掉老板椅,倡导“人人CEO”;
2020年5月15日,砸掉传统数字化烟囱,打造产业互联网云生态;
2022年5月,砸碎束缚HR传统管理思维,以华为为原型客户,走出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软件信创之路。
从1993年发展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金蝶先后经历了多次转型,从巅峰到低谷,再从低谷中爬起重新超越自己,整个过程尤其是关键节点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