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正式开篇之前小藏先来考考大家:景泰蓝的正名叫什么?
相信这个简单的问题一定难不倒您,没错,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
,是我国著名特种工艺品之一。
最近几年,景泰蓝在艺术圈越来越火、关注度越来越高,有些朋友习惯用景泰蓝来称呼珐琅,也有人说珐琅就是景泰蓝……
那么,珐琅=景泰蓝?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对珐琅和景泰蓝的定义有一定的了解。
◆
◆
◆
◆
◆
珐琅一词是外来工艺的音译,即以长石、石英、硼砂等原料,按照一定的混合比例,分别加入能够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烧制成像玻璃状的物质,被称为“釉”。
然后以镶嵌或者绘制不同的珐琅工艺,应用在器体上,经过烧制后,会形成晶莹华贵的珐琅制品。
清 掐丝珐琅火盆 故宫博物院藏
景泰蓝是指“掐丝珐琅”,是用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粘在铜胎上;接着根据图案设计填充珐琅,然后入窑烧制。
清乾隆 掐丝珐琅爵杯 故宫博物院藏
景泰蓝不仅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吸收了瓷器工艺,同时大量引进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集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锤等多种工艺为一体,堪称集中国传统工艺之大成,因而自古便有“
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
”之说。
景泰蓝是珐琅工艺的一种,但如果说珐琅就是景泰蓝,就比较片面了——珐琅工艺不只一种,除掐丝珐琅外,还有画珐琅、錾胎珐琅、透明珐琅等。
画珐琅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洋瓷”,相传是在清朝初年由欧洲传入中国。
这种工艺的操作方法是用单色珐琅直接在金属胎上绘制做地,然后根据设计图案的色彩,用珐琅描出图案,再经过高温烧制,最后磨光、鎏金即可完成。
清乾隆 画珐琅钵 故宫博物院藏
錾胎珐琅
同景泰蓝有些相似,几乎同时在13世纪传入中国,工艺技法也基本相同,不一样的是花纹展现。
掐丝珐琅的花纹填充的是整个图案,而錾胎珐琅在烧制前需要通过雕镌的手法使整个图案纹样凸起,珐琅釉料围绕凸起的图案进行描边。
明宣德 錾胎珐琅缠枝莲纹盒
故宫博物院藏
透明珐琅
工艺同样传自欧洲,具体方法是通过在胎上贴金银花纹,然后涂上透明珐琅釉烧制。这种珐琅釉具有半透明或者透明的特点,因此成品图案也会因为周围光线的不同而产生明暗的变化。
清 透明珐琅提梁壶 故宫博物院藏
好啦,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吧,景泰蓝确实是珐琅工艺的一种,但也不能完全代表珐琅哦,所以“珐琅=景泰蓝”当然也就不成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