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學人Scholar
汇聚优秀学人资源,致力于构建面向大众的交流平台,以传播学人思想,彰显学人精神,展现学人风采。联系、投稿、防失联可添加 xrscholar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巴比特资讯  ·  前高管组团创业,OpenAI没有竞业协议?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因为AI,阿里终于被市场看作一家要做102年 ...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杨植麟和梁文锋,论文撞车了 ·  3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第一批DeepSeek开发者,已经开始逃离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學人Scholar

暑期游学德国、奥地利、意大利(7.12-20)|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南北欧史地壮游

學人Scholar  · 公众号  ·  · 2024-04-09 13:03

正文




巍峨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脉

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文化的摇篮

塑造了欧洲南北文化的大地史诗!



打开欧洲地图,沿法国和意大利的边境,自西而东横穿瑞士,直抵维也纳盆地,绵延着一条 全长1200公里的山脉,它就是 阿尔卑斯山脉

欧洲地形图@地球知识局

它是 欧洲海拔最高 横跨范围最广 的山脉, 覆盖7 个国家 (意大利、法国、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斯洛文尼亚) 1200 多条现代冰川,流淌出 多瑙河 莱茵河 罗纳河 波河 等国际大河,深刻影响了欧洲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阿尔卑斯山

128座 海拔四千米以上的 高峰 连成一线,犹如一道天然屏障, 将欧洲大陆分为两大部分 南部沐浴在地中海的温暖阳光之下,植被繁茂、物产丰富、遍布橄榄树和葡萄园;而北部受制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气候较冷 ,分布着广阔的温带落叶林和天然牧场,畜牧业发达。

南部意大利的葡萄园和欧洲北部夏日牧场对比

南北方迥异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最终把欧洲分成了两个世界:地中海世界和阿尔卑斯山脉北麓世界。 可以说, 今日的欧洲文化正是源于这两个世界创造出的 两种文化

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古典文化产生繁荣于古代地中海世界 ,随着罗马帝国的消亡渐渐干涸,让位给一统欧洲的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但是古典的源流并没有枯竭,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又喷涌而出重获新生,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文化。

两种文化,看似泾渭分明,却也相互借鉴彼此交融,终成 欧洲文明两大支柱

左: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右: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7月,阿尔卑斯的夏日,我们随 历史地理学者 【王抒】老师 ,沿古罗马帝国开通的第一条 穿越阿尔卑斯山脉 的道路 克劳迪亚·奥古斯都大道 ,饱览阿尔卑斯山脉从北往南『最壮丽的山色和湖景』,从严谨的德意志到古典的意大利,从啤酒猪肘的慕尼黑到热烈繁华的威尼斯, 阅读一部欧洲南北文化的大地史诗


【史地读行·欧洲篇】第
穿越阿尔卑斯古道:南北欧史地壮游
2024. 7.12 — 2024. 7.20

Chapter 1
欧洲游学 |导师同行

王 抒

博物馆策展人、 田野派学者

研究兴趣 历史地理、古道 ‍‍‍ ‍‍


毕业于北大历史系、当过语文老师、十几年博物馆策展经历。20年来,王抒老师一直钟情于 行走四方,身体力行实践着“行走田野 - 收集资料 - 书写成文”的研究模式。他常年四处游学,足迹早已遍布国内外各个角落。

“历史古道”是王抒老师特色痴迷的研究方向。在北大读书时跟随导师走入太行山,毕业后痴迷于古道行走和研究,身体力行踏足历史现场、瞻仰古道上遗留下来的古迹遗产,并试图从“宏大历史”去解读这些“遗忘之地”。至今,王抒老师行走古道已20余年,从国内到国外,无数条历史古道被他重新解读,并设计成经典独创的游学线路。从『太行八陘』到『阿尔卑斯古道』,王抒老师用行动践行着“用脚步丈量历史”的研究方式。

常年的行走和研究,王抒老师涉猎极其广博,他的课程和游学从中国古代历史/古道古迹,到世界文明史/艺术史/博物馆文物/世界文化遗产…无所不通。以往课堂生动深刻,好评如潮。 此次游学王抒老师根据游学主题,特别准备了以下 3场主题讲座

第1场 :《华 丽门楣: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欧陆之旅》

第2场 :《 步入云端:人文地理意义的阿尔卑斯
第3场 :《 海国旧梦:威尼斯人往事》


Chapter 2
欧洲游学 |行程概览



/ 联系方式 /
获取日程安排及航班建议
如以上时间不合适,可独立定制行程



Chapter 3
欧洲游学 |亮点速览

1 学者带队: 跨越山川湖海, 感知欧陆文化之脉
历史地理学者 『王抒』 老师全程带队, 穿越罗马古道,从慕尼黑到威尼斯,从多瑙河流域到亚德里亚海 ,站在广阔的 大地理视角 ,从时间与空间、历史与地理、人文与艺术等多角度解读古罗马大道的魅力, 深度感知古道两侧的岁月往事和世事变迁
2 古道探秘: 丰富、翔实、深入的欧陆之旅

精选阿尔卑斯古道 20处 人文古迹遗存,穿越 2000年 时光, 用古道串联欧陆南北3国7地 ,以点串线带动区域文化,从地理、历史、民族、经济、建筑与绘画等多重视角, 深度解读因山岳带来的差异和因古道带来的交融

3 自然与人文之美: 最美的季节穿越阿尔卑斯古道 ‍‍‍
这是一条 考古文化遗存 荟萃之地,更是一条 骑行与徒步 的绝佳路线。 兼具人文考察之趣与山岳徒步之乐,用人类最古老的游历方式感知自然与人文之美。 一路美食美景,并特别安排前往下届冬奥举办地多洛米蒂,感受德意志的豪情与意大利的浪漫二者碰撞产生的极致之美。



Chapter 4
欧洲游学 |文化主题
NO.1
路德维希二世的骑士之梦
我们的游学从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地区开始。德意志统一之前,这里是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 的领地——这是德意志几个古老的贵族之一。
1180年,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 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手中接过巴伐利亚公国的领地,便开始长达8个世纪的统治。期间,家族出了 两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一位德意志国王 7位大主教 家族的收藏则构成了今天慕尼黑各大博物馆的核心馆藏 。巴伐利亚大地上筑起的诸多宫殿与城堡,从静谧的宁芬堡宫到如梦如幻的新天鹅堡,一砖一石都镌刻着家族对权力与艺术的无尽追求。
提起 新天鹅堡 ,就肯定离不开他的建造者——无治国之才却充满艺术气质的巴伐利亚国王 路德维希二世 他是一众德意志国王中的另类,短暂的一生极富浪漫与悲剧色彩。


路德维希二世和茜茜公主


1864年,18岁的路德维希二世继承王位,此后终身未娶,只与最投契的表姑 茜茜公主 保持长久而热烈的情谊。他厌倦宫廷生活和政治斗争,醉心于艺术,向往中世纪浪漫的骑士精神,他是当时著名剧作家瓦格纳的狂热崇拜者和资助者,甚至修建了专门上演他剧目的剧院。

1869年, 路德维希二世亲自设计并开始修建新天鹅堡 。受瓦格纳歌剧作品《罗恩格林》中的天鹅骑士影响,他一心想打造一座中世纪骑士的城堡,一个童话的世界, 建筑风格也融合了哥特、拜占庭与巴洛克

新天鹅堡


然而这座梦幻般的城堡,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合时代的错误。同一时间,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正在美国修建。而路德维希仍沉醉在他的骑士之梦中不可自拔,他一心想把这座城堡建成梦幻的世界。举国上下一致反对,他仍旧一意孤行,倾尽无数人力物力,来建造这座心目中最完美的城堡。

只可惜他终究没能看到童话世界的落成,一如他被骤然按下终止键的命运。 世事沧桑时过境迁,如今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德国只为一睹这座童话城堡,而这位童话国王的魅力,终于在时代浪潮翻涌之后,完整地被人所理解了。


NO.2 穿
越阿尔卑斯:重走 克劳迪亚·奥古斯都 大道

离开巴伐利亚,我们 沿『克劳迪亚·奥古斯都大道』进入阿尔卑斯山区 !这是 罗马帝国开通的第一条穿越阿尔卑斯山脉的道路


克劳迪亚·奥古斯都大道示意图

『克劳迪亚·奥古斯都大道』 最初建于公元47年,历史非常地悠久。它由古罗马皇帝克劳迪斯下令修建( “克劳迪亚”源于克劳狄斯的家族名,“奥古斯都” 则是为了纪念他的养父罗马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 )。大道 修建之初 是为了抵御日耳曼部落的侵扰,保障罗马军队的快速调动和后勤保障,加强帝国对阿尔卑斯以北地区的控制。 和平时期 这些军用道路便成了旅行者和商人的基础设施,从亚得里亚海联通多瑙河流域,从欧洲的南方到北方。

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大部分的统治者都把修路作为最重要的国策 。这条道路不仅是克劳迪斯治下的工程成就,也是对奥古斯都时代政策和扩张精神的延续。


左: 克劳迪斯皇帝;右: 奥古斯都大帝
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 “条条大道通罗马” 。对于罗马人来说,对外征战固然重要,但是修筑道路也同样不可小觑。罗马人每征服一个新的地区,就会把道路修建到那里,从而长治久安地统治广大的疆域。罗马的高官如执政官、监察官在当政期间除了要打仗要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筑各类基础设施,道路、桥梁、输水渠…在历代统治者的努力下,罗马境内的道路交通网络尤其发达,为帝国疆土的长治久安做出了巨大贡献。

用地铁线路表示的古罗马道路系统

这大概就是初代的 “基建狂魔”。

如今的 克劳迪亚·奥古斯都大道 穿越 阿尔卑斯山 ,连接 意大利 奥地利 德国 三国,既是一条重要的考古文化遗址,还因为沿途绝美的山地风光,吸引了大量的徒步爱好者和骑行者。我们将 沿古道一路往南 ,翻过垭口,走过几处高山湖泊,踏足曾经的石板古道,来到德国和意大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 多洛米蒂 ,入住 山地特色酒店。
毫不夸张的说: 多洛米蒂就是阿尔卑斯之魂 徒步者的天堂 ,它被《国家地理》誉为“ 上帝的后花园 ”。

多洛米蒂风光

每年无数户外运动爱好者慕名而来,看鬼斧神工的锯齿山峰,看梦幻仙境的高山湖泊,看遗世独立的雪山教堂,德意志的豪情与意大利的浪漫尽收眼底。

我们将在古罗马大道和多洛米蒂选取一小段最经典的徒步路线 ,用这种人类最古老的游历方式,感知大自然的壮美,触摸大历史的厚重


NO.3
威尼斯:
热烈奢华的商业巨城

饱览了 『阿尔卑斯』 壮丽山色,沿 『波河平原』 继续前行,到达 『亚得里亚海』边的 威尼斯 。这个由118个小岛、177条水道和400座桥梁组成的“水上都市”,是全世界最热门的旅游胜地。


然而, 历史上 她真正的高光时刻却是在 13-15世纪 ,也就是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早期,被誉为 威尼斯共和国的黄金时代
长期以来,欧洲人对产自东方的香料的需求非常旺盛。可是从印度到欧洲,路途遥远,运费高昂,被运到欧洲的香料价格奇高,往往是原产地价格的几十倍,所以这种远距离贸易带来的回报非常惊人。而威尼斯正是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港口设施,掌控了地中海的贸易路线,成为连接东西方贸易的桥梁,通过巨额的差价赚得盆满钵满。
15世纪的威尼斯是当时世界的经济中心 威尼斯的中心是 里亚托桥
从埃及亚历山大港返回的威尼斯商船,在海关大楼处登陆 (也就是今天著名的圣马可广场一带) ,交税通关之后,经由大运河到达里奥托桥。 这是大运河上唯一的渡口,也是威尼斯的第二海关大楼 。在这里,每日香料的价格都会被编纂起来,整理成表格分发到商人手中。
里亚托桥
可以说, 里奥托桥和威尼斯成为了莱茵河谷到近东黎凡特地区的轴心,影响了从北欧到远东的贸易,运转着整个世界的经济
所以 当时威尼斯的财富位居欧洲首位,仅一座城市的财政收入就能和西班牙英格兰一整个国家平起平坐
繁荣的经济带来了 威尼斯艺术的全面爆发: 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 众多世界级的大师一一出现 他们所创立的 威尼斯画派 以色彩丰富、光影变幻的特点闻名于世,描绘的正是那个活色生香的时代。莎士比亚的两部文学巨著《奥赛罗》和《威尼斯商人》,以威尼斯为背景,更是成就了威尼斯的名声与欧洲文学的地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