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在芝加哥一座酒店的大堂,Paul Getty 偶遇一位企业家。两人寒暄,Paul Getty 问,How are things going?
Not good — terrible, in fact. 这位企业家毫不避讳地说,自己的一个公司被竞争对手逼到了死角;另一家公司运营亮起红灯;还有第三家,没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当月到期的短期贷款。
Paul Getty 很难相信事情已经这么糟了,因为对方看起来似乎不那么忧虑。「You certainly don’t act as though any of it worries you very much」。
这里补充一下:
美国的商业环境优越,债权人的权力很大。如果公司还不上债,股东们就乖乖靠边站吧。根本不可能有国内这么多逃废债的破事儿。
结果对方说,Paul,我没有忧虑,之前所有事情都顺利进行得太久了,我需要像这样的危机让我行动起来。
后来,大约花了六个月时间,Paul Getty 的朋友解决了这些问题。对于第一个生意,他改善老产品、开发新产品,同时制订了激进的销售方案,在市场中扳回了份额;对于第二个生意,他推动改变经营政策,缩减开支、增加产出;对于第三个生意,他协调了再融资方案(refinancing),并且撤换了管理团队,最终改善了公司财务状况和盈利状况。
这位美国实业家给 Paul Getty 留下一句话:
It’s always more fun to win a hard fight that an easy one.
-
回想十一长假的第一天,看阅兵看得心潮澎湃,恨不得第二天马上上班。结果在长假回来的第一周,大小事儿一拥而上,差点没喘上来。从我得到的一些反馈看,企业家们并不喜欢长假——正常工作节奏被打断,正常的生意受影响,今年尤其明显。
然后上个周末像是偷来了一天。朋友圈有一条传疯了的新闻:人类首次把马拉松跑进两小时,基普乔格做到了。两小时跑完 42 公里,那就是每小时 21 公里,我算了算自己平时跑步的速度,脑中萌生一个想法:不然,也试试?
于是在公司的健身房开始跑,公司同事在旁边帮我拍摄;我把速度调到 21 公里/小时,光荣地坚持了大约 20 秒。
从没想到 20 秒如此漫长(谁说「一东」很短暂?)。而基普乔格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跑了接近两个小时,最终成功地创造历史。这,很猛很持久。
近期遇到的另一个优秀案例来自「脱口秀大会·第二季」的卡姆。最早是在朋友推荐下看了一集脱口秀大会,看得很欢乐,喜欢张博洋,对卡姆的风格很不习惯(心想,这是啥玩意啊)。
往后面多看了几集,发现其他人的状态都在下滑。所有演员中,只有卡姆越战越勇,状态持续上升。
当脱口秀大会进行到决赛,张博洋满不在乎主动退赛了,王建国一脸疲惫开始探讨关于人生的严肃话题了,而卡姆一如往常,激情四射,台下一顿爆笑,最终卡姆拿下了冠军。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卡姆对脱口秀大王有渴望,对脱口秀事业有坚持,一路走来有成长,算是实至名归。
-
后来 Paul Getty 写「How to Be Rich」,里面有一章叫做「The Businessman at Bay(困境中的企业家)」,记录了文章开头的故事。老 Getty 分析说:
面对困难,有人绝望地等待,直到自己担忧的事情把自己淹没掉。像是在马路上看到车灯定住不动的兔子。
也有人提前就投降了,在事情开始变糟的时候逃之夭夭——如果说第一种人是不知道如何战斗,第二种人是完全不敢去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