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晶彩石光
本平台内含2000多集的传统文化视频资料。 标签:国学、教子、健康、养生、音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建材集团  ·  新春书画展丨笔舞新春,墨韵建材,年味up!up! ·  2 天前  
中国建材集团  ·  新春书画展丨笔舞新春,墨韵建材,年味up!up! ·  2 天前  
上饶新闻  ·  初六遇立春,迎春启新程! ·  4 天前  
邳州银杏甲天下  ·  大年初六,送穷! ·  4 天前  
洪观新闻  ·  今天,“TA”将刷屏你的朋友圈!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晶彩石光

图解读懂【国医典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千金方》《本草纲目》

晶彩石光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9-12-28 00:00

正文



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医养生已经过时了,既不好操作,又不能立刻见效,无法适应当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其实不然,中医养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亲身体会和经验积累总结而成,是我们获得身心健康的根源和保障。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千金方》《本草纲目》 等国医经典,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千百年来都为中国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其中的养生理念和药材功效,时至今日依然可以指导人们养护身心。


还有的人虽然也明白国医经典的伟大之处,有心学习这些养生方法,但却因为没有医学、古文等相关基础,看不懂其中的养生智慧,无法打开这座宝库。


如何才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这些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养生宝藏呢? 小编为您推荐一套适合各类人群阅读的国医经典,哪怕您一点儿医学知识都没有,也能迅速掌握。

这套图解国医经典养生书将晦涩的古文翻译成简洁明确、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配以精美的植物图和实用的指示图, 并补充了一些极具实用性的小常识。 此外,这套书封面采用特种涂布纸,兼顾手感细腻与画面鲜活,具有收藏价值。 本套书让您不仅能从病理病症、对症方法以及方剂中的具体药材等方面,层层深入地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疾病,轻松学会自我养生之法,还能欣赏精美的图片,增长本草相关知识。





经典图解国医养生书 《图解黄帝内经》《图解神农本草经》《图解千金方》《图解本草纲目》 ,手把手教您学会中国人自己的养生之法,让您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自我养生。


黄帝内经




让您更加明白生命的节律

顺应它,才能活得更好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养生第一宝典,首次提出了健康靠“养”不靠“治”思想。 作为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两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其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黄帝内经》是我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部医学典籍,已传承2000多年,翻译成10多种语言。也是中国养生术的根源。


我国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评价《黄帝内经》说:“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的医的书。”


《图解黄帝内经》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以通行的《黄帝内经》古本为基础,配以300张手绘插画、250张示意图表、图文演示100种中医简易疗法,一目了然地解释中医经典内涵,让你轻松解读“医之始祖”蕴含的生命奥秘,随时随地解决常见病,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玄之又玄的阴阳、经络、穴位到真真实实存在的脏腑,用图解的方式让您快速读懂这部看似“高深莫测”的国医经典。


四季五味助养生


春: 省酸增甘以养脾

春季肝为主脏,酸与肝相应,可增强肝脏的机能;但如果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肝属木,脾属土,五行之中木能克土,太过则伤及脾脏。所以春季应适当少吃酸味食物,而多吃甘味食物以助养脾。


夏: 省苦增辛以养肺

夏季心为主脏,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但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心属火,肺属金,五行之中火克金,太过则伤及肺脏。所以夏季应适当少吃苦味食物,而多吃辛味食物以助养肺。


秋: 省辛增酸以养肝

秋季肺为主脏,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但如果食辛太多很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肺属金,肝属木,五行之中金克木,太过则伤及肝脏。所以秋季应适当少吃辛味食物,而多吃酸味食物以助养肝。


冬: 省咸增苦以养心

冬季肾为主脏,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但如果食咸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肾属水,心属火,五行之中水克火,太过则伤及心脏。所以冬季应适当少吃咸味食物,而多吃苦味食物以助养心。

神农本草经




让您领略本草之美的同时

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中医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书中记载的365种草药,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 它将所列本草分为上、中、下三品,以应天、地、人三界,反映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上品120种为君,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灵芝;中品120种为臣,无毒或有毒,主养性,具有补养及治疗疾病的功效,如黄芩、牛黄;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主治病,如巴豆、大黄。

《图解神农本草经》以流传最广的清代顾观光辑本为底本,将文言内文进行白话翻译,并对千余种药物名称做出现代释名。

书中简单实用的方剂更是从《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多部中医经典图书中精选而出。

为增强可读性和趣味性,书中还搭配了大量精美手绘图、珍贵金陵本线条图、人体疗效部位示意图、中成药实拍图以及与本草相关的有趣故事,多个角度来展现本草的医用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保证内容准确度的同时,让你轻松学会治疗生活中的常见病。

延年益寿话生姜


《神农本草经》说,调味的鲜姜,在中药里称为生姜,生姜干燥后就是干姜,再把干姜炮炭存性,就叫炮姜或姜炭。在临床中,姜的性味及疗效因不同的炮制方法而有所差别:生姜性温,有散寒发表、止吐祛痰的作用,可治疗伤寒头痛、气逆喘咳、胃寒腹痛等症;干姜性热,善于温中回阳、散寒燥湿,可治疗脉微肢冷、厥逆亡阳、脾胃虚寒、寒饮咳嗽、便溏泄泻等;炮姜大热,有温经止血的功效,可用于腹痛泄泻、吐血、下血诸症。


姜归脾、胃、心、肺经,所以它的辛热之性有四大用处:入脾,能温经助脾、统血止血,治疗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出血之证;入胃,能温中散寒,治疗脾胃虚寒、便溏泄泻、肢冷脉微等证;入心,能逐风发汗,通利血脉,只是作用不明显,需要和风湿药配合使用才能显效;入肺,则能涤痰开窍,治疗痰饮喘咳之证。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已认识到生姜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他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生姜,但不多吃,每顿饭后只吃数片。在那个颠沛流离、饱尝战祸的时代,孔子能活到73岁,不可不说与其常年食用生姜有关。


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美食家苏东坡在《东坡杂记》中曾记载了一则常年服食生姜而延年益寿的轶事。苏东坡当时任杭州太守,一次去游杭州净塘寺时,偶遇一位自称“聪药王”的和尚,年过八旬,但面色红润、目光炯炯。他惊奇之余便向这位高僧求教长寿养生之术。和尚自言服生姜已40余年,因而不老。


老年人面部常布满“老年斑”,事实上,这是人体内部产生的“体锈”表现在了体表,而“体锈”的产生是因为体内氧自由基过度活跃。科学研究已证实,生姜中含有的姜辣素有很强的对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因而常吃生姜可延年益寿。


千金方




实用易行的处方

让您迅速找到养好身体的窍门


被称为“方书之祖”的《千金方》,是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唐朝百岁老人——孙思邈所著,是一部中医临床百科全书。 孙思邈十分注重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并且非常重视预防疾病,倡导预防为先。同时他还提出了食疗、药疗、养生、保健相结合的防病、治病主张。他所著的《千金方》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样样齐备、深入细致地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进行了讲解,让我们不仅学会对症下药,还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用药。很多方子对当下的我们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图解千金方》对原著进行了一系列的编辑创新,精选了实用易行的3175剂处方,展示了手绘彩色草药图200余幅、中药实物照片500余幅。同时罗列了200余条通俗易懂的医学锦囊,让您快速学会自我养生。本书既保留了《千金方》的药用价值,又使其变得通俗易懂,可谓现代人的养生必备典籍。

实用妙方助养生


桃花丸【滋润养颜方】
主治面部黑斑。
桂心一两,桃花二升,甘草一两,乌喙一两。
将以上四味药研为细末,用白蜜调和,制成大豆般大小的丸,每次服十丸,每天两次。能使肌肤洁白光泽。

酸枣汤【养心安神方】
主治虚劳,症状为烦扰不安、胸中气逆、夜不能眠等。
酸枣仁三升,甘草一两半,人参、生姜、桂心各二两,石膏四两,知母、茯苓各三两。
以上八味药分别切碎,先取酸枣仁用一斗水煎煮,取汁七升,去枣仁,放入其他药再煎,取汁三升,分三次服用,每天三次。



橘皮汤【清肺止咳方】
主治肺中热而导致的咳嗽喘息、气逆上冲等。
柴胡二两,干紫苏二两,麻黄三两,橘皮三两,石膏八两,杏仁四两,宿姜四两。
以上七味药分别切碎,先取麻黄用九升水煎煮,煎至两沸,去除上面的沫,加入其他药再煎,取汁三升,去渣,分三次服下。



吴茱萸汤 【温中和胃方】
主治体内久寒而导致的胸胁逆满、不能进食等。
吴茱萸、半夏、小麦各一升,甘草、人参、桂心各一两,大枣二十枚,生姜八两。
以上八味药分别切碎,用五升酒、三升水煎煮,取汁三升,分成三服。

本草纲目




万物皆可为良药

轻松识用身边的天赐养生宝库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以其毕生的精力,对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举世影响的博物学著作,是中国古代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也是中华医库中的一部食物养生学巨著,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它的益处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人生在世,难免生病。但是有的人得大病,有的人得小病,也有人几乎不生病,想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就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尤其是饮食,五谷杂粮、肉蛋果蔬,都是我们获得健康不可或缺的关键所在。


我们采用白话+图解的编辑方式,使晦涩难懂的语言变得通俗易懂,让您在阅读中医经典的同时还能欣赏到精美的图片,各品物外形、性味、功效、宜忌、用法等常识一目了然。让您轻松读懂这部分类科学、内容翔实的药典,并将其中的养生智慧运用到生活中。


日常所见皆为药


山楂
【集解】 [时珍说]山楂树高数尺,叶有五尖,丫间有刺。 三月开有五瓣小白花。闽人将熟山楂去掉皮和核,和糖、蜜一起捣,做成楂糕,做果物。


【气味】酸,冷,无毒。 [时珍说]生吃使人烦躁易饥,损齿,齿龋的人尤其不宜吃。


【主治】能消食积,补脾。 健胃,通结气。 凡是脾弱导致消化不良、胸腹胀闷的人,在饭后嚼二三枚山楂,效果绝佳。但不可多食,否则物极必反。化血块气块,活血。



ღ 萝卜


【集解】[时珍说]一般来说,生在沙性土壤中的萝卜脆甜,生在瘠薄土壤中的则硬而且辣。 萝卜的根、叶都可生吃或熟吃,可腌制可酱制,可豉制可醋制可糖制,可腊制,可以当饭,是蔬菜当中对人很有益的一种。


根、叶


【气味】辛、甜; 辛、苦,温,无毒。


【主治】消食和中,去痰癖,使人健壮 ;捣烂后取汁喝,清凉解渴。利关节,养容颜,出五脏恶气,去热气。利五脏,使身体感觉清爽,肌肤白嫩细腻。同时又可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萝卜和羊肉、银鱼煮食,治劳瘦咳嗽。和猪肉一起吃,有益健康。生萝卜捣烂吃,治吐血和流鼻血。萝卜生吃,止渴宽中;煮熟来吃,化痰消胃肠积滞。萝卜还能除鱼腥味,治豆腐积。生萝卜捣烂涂抹在跌打损伤和烧伤、烫伤处,效果显著。

ღ 蜜蜂


【集解】 [时珍说]蜜蜂有三种:在林木或土穴中作房的,是 野蜂 ;被人们用器具养的,是 家蜂 。体小而微黄,蜜皆味浓甘美;在山岩高峻处作房的,叫 石蜜 。这种蜂黑如牛虻,其蜜味酸色红。



ღ 蜂蜜


【气味】甘,平,无毒。 [颖说]蜜的气味以花为主,冬、夏的最好,秋天次之,春天的很容易变酸。[时珍说]蜂蜜生凉热温,不冷不燥,得中和之气,故十二脏腑之病,没有不适宜的。


【主治】治心腹邪气,惊风癫痫,安五脏诸不足。 可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能强志气、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益寿。



【国医典藏】短视频:



图文详解,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即便您一点医学知识都没有,也能迅速学会养生,

活出最健康的自己!


长按识别下图 即可购买。

▼▼▼



1、《中医五大名著》(五册)68元得

短视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