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医生
每天看专业医生写的健康科普,还能随时免费查疾病、查药品、查医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医生

2016 年最火的十大健康谣言,明天开始不要再被忽悠了

丁香医生  · 公众号  · 养生  · 2016-12-31 12: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又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候。


在过去的一年里,有没有哪些关于健康的文章,在你的全世界刷屏走过?


有没有哪些令人「震惊」感到「可怕」的说法,在朋友圈红极一时?


哪里有谣言,哪里就有丁当,当然我是辟谣的那一个。


来看看,丁当这一年「啪啪啪」打脸的十大健康谣言。


先看最近的一则。



- 1 -

每年 210 万儿童死于装修污染?


点击图片查看辟谣文章


2016 年 12 月上旬,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在某高峰论坛的演讲上,引用了这么一段统计资料:


90% 白血病患儿家中曾进行过豪华装修,每年 210 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室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现代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


数据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各种讨论和质疑回应。很快,整个事件还发生了反转!


12 月 23 日上午,钟南山本人就引用未经严格证实的数据「每年 210 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一事,公开向公众致歉。



- 2 -

家中常备的多潘立酮,在 美国是「非法药」?


点击图片查看辟谣文章


2016 年 8 月,各大媒体都以《这个药在美国是非法药物,中国人居然把它当成常备药!》为题,报道常用药「多潘立酮」存在安全问题。


实际上,多潘立酮根本还没在美国上市卖过,就像当年的乳腺癌疫苗在内陆地区没有一样。没在美国上市,并不代表就不能在国内用。



- 3 -

只需一滴尿就知道是否患癌?


点击图片查看辟谣文章



2016 年 8 月开始疯转的文章和广告里说:


「滴尿验癌」,只需 3 毫升尿液,花几百元,自己在家就可进行操作,3 分钟就能得出结果。


所谓的「滴尿验癌」,不过是检测尿液中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并以此来筛查和诊断癌症。


这么简单的技术,正规医院居然没引进?国家居然没推广?却要靠商家通过朋友圈和网购平台进行宣传和售卖?


这无非是抓住了人们的恐癌心理。



- 4 -

小苏打能饿死癌细胞?


点击图片查看辟谣文章


2016 年 9 月底,在各大中文媒体上,关于癌症的一则新闻成为了热点:


浙大附二医院胡汛教授团队研发了「TILA-TACE」疗法治疗晚期肝癌,并且发在了著名的期刊《eLife》上。


科研成果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相关的方法与结果,却被媒体称为「小苏打饿死癌细胞」,非常不准确,也为时过早。



- 5 -

选择碱性水,身体更健康?


点击图片查看辟谣文章


2016 年 9 月,一张常见品牌饮用水的「酸碱性测试」图(如上),在各大社交平台疯转,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很多人在转发图片的同时会附上同一段话:


蓝色为碱性,黄色为酸性,绿色是中性,黄绿是弱酸性。大家请多关注自己日常饮用水,选择碱性水身体更健康。


事实是,主流医学界根本就不承认「酸性体质与碱性体质」的说法,酸性水酸性食物也不会导致酸中毒。


简单来说,整个测试从设计到结论,都是荒谬的。



- 6 -

清华大学报告:多省市自来水检出疑似致癌物?


点击图片查看辟谣文章


2016 年 10 月中旬,有媒体写出了题为《23 省 44 城市自来水检出疑似致癌物》的报道。文章中写道:


历时 3 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在全国 23 个省、44 个城市和城镇、155 个点位采集了 164 个水样。水样涵盖水厂出厂水、家庭自来水和水源水,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一次调研。


研究人员检测了自来水样中当前已知的全部 9 种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其中 NDMA(亚硝基二甲胺)是亚硝胺类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


从学术探索来说,这是一项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可惜没有躲开被媒体过度解读,引起社会惶恐。



- 7 -

用「复原乳」做的 中国酸奶 没营养?


点击图片查看辟谣文章


2016 年 5 月, 一条关于酸奶的新闻上了头条(如图):《警惕!你常喝的这种酸奶,买之前一定要看清有没有这 3 个字!》


真相是:复原乳制作的酸奶,并不会「没营养」,也不是「劣质产品」,根本不需要「警惕」复原乳。


朋友圈里的传闻那么多,无非是乳制品竞争对手的恶意营销,或者是「伪专家」和「营销号」的炒作涨粉手段而已。



- 8 -

包了保鲜膜的西瓜,细菌多十倍?


点击图片查看辟谣文章


有媒体说自己做了实验:包了保鲜膜的西瓜,比没有包的西瓜,细菌多了十倍。


有位记者买了一个西瓜,切成两半,一半用保鲜膜包上,一半不包,放进冰箱冷藏室。17 个小时之后,找了一个实验室,检测了各自的细菌数。


结果发现,用保鲜膜包住的西瓜表面的细菌数是 1136 个,而不用保鲜膜的则只有 124 个。


但仔细分析就会知道,这个媒体弄出来的实验,本身就很不靠谱,更不用说结论了。


点击上图,看了文章就知道,又是媒体在搞事情。



- 9 -

低钠盐是送命盐?


点击图片查看辟谣文章


2016 年 4 月份,在朋友圈纷纷转起一段话(如上图),大意是说:


肾脏科医生都知道,市面上卖得更贵的低钠盐是高钾盐,高钾血症是低钠盐吃出来的,所以低钠盐是送命盐。


而经丁当解读,这段文字中只有部分内容属实,结论就太夸张了。


其实,肾功能正常的人,都应优先选择低钠盐,并且依然要控制用盐量。


你以为加上「医生朋友」说的,就不认识你是谣言了嘛!



- 10 -

BBC 双胞胎实验说明糖和脂肪哪个让人胖?


点击图片查看辟谣文章


2016 年 10 月,一篇名为《BBC 人体实验:双胞胎医生一人吃糖,一人吃脂肪,最后谁变胖?》的文章在朋友圈里热传,声称颠覆了全球对肥胖的认知。


但很快,这篇文章就被丁当辟谣了。


片中几个测试目的和结果缺少科学性,这篇营销号的文章背后,真正的利益相关获利方也被揪出了。



好了,这些就是 2016 年最火的健康谣言。数一数,你一共中过几招?



本文来自于「 丁香医生 」 。

丁香医生是丁香园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这里有专业医生写的健康科普 还有中文互联网最值得信赖的健康和医疗信息数据库 你还可以通过丁香医生旗下的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平台「来问医生」向医生提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