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墓葬是墓主生前权力的延续和反映。南北朝自然也不例外。东魏北齐虽然是“邺城-晋阳”二元政治格局,但时人墓葬分布以邺城为主,晋阳为数甚少。绝大多数胡汉权贵葬于邺城,少数与高齐政权具有姻亲关系的勋贵家族则葬于晋阳。邺城墓域以漳河为界,漳北墓域以元魏宗陵和高齐宗陵为主,其中混杂着部分勋贵的墓葬;目前已发现的漳南墓域以固岸墓域为主,各色人等埋葬于斯。墓葬位置与邺城的远近,与埋葬时间的先后并无必然关系。碑志资料呈现的文本墓域,与考古发掘的现实墓域未必重合,甚至冲突。北朝墓葬排列并未形成整齐划一的昭穆原则,异辈之间通常前后排列,也有一字排开或斜向分布的情况。除此之外,仍有部分汉人高门——以河北大族为主——选择归葬乡里,延续魏晋特别是北魏以降还葬乡里的旧传统。大族归葬本籍,并非全然归葬次级郡望,不同房支的墓葬分布具有分散化的倾向。一流高门几乎都存在这样的情况。整体而言,魏齐墓葬呈现出强烈的都城化倾向,由此拉开隋唐时期高门大族中央化与城市化的历史大幕。
原 载
|《文史哲》2024年第6期,第64-82页
原 题
| 都城化的先声?——东魏北齐的墓葬分布与社会变迁
相关链接
“北齐张谟墓志”辨伪 | 张金龙
“南阳白水”张氏郡望是虚构的吗?| 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