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 指原文资源,从我个人的订阅内容源中筛选而出。前几年在鹅厂时总干这事,每隔一两周汇总一批优质的原文内容分享给团队。
常年做设计译文,攒了一大批订阅,至今仍会每天抽时间阅读和收纳,或至少浏览一遍标题,保持信息同步;而对外输出方面,似乎仅限于时不时抛出一篇译文;对资源有浪费之嫌 -
我从来都相信这类经过人工筛选的、方向集约的内容源是有价值的
。
只是印象里从来没有在 Beforweb 做过类似的分享,因为不太确定是否契合受众需求;试试看好了,或许可以帮助一部分朋友扩展阅读范围,或是留作参考。
形式上,每次引介七篇国外文章,
提供关键内容摘译或介绍
,以及原文链接;文章未必是“最新”、“最热”的,但应该是我近期收集的或是认为值得推荐的。
当然建议阅读原文,但时间或条件不允许时,仅读读要点摘译也会有所收获;由于多数内容会来自 Medium,阅读原文还请挂好
VPN
先。
Competitive analysis is a method, not a solution
竞品分析是方法,而非解决方案
作者:Caio Braga
“Facebook 是怎么做的?”
“有参考过 Airbnb 没?”
“Marerial Design 有个类似的规范!”
“我真的很喜欢 MailChimp 的实现方式~”
“Twitter 这样做一定是有道理的!”
这类对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竞品的实现方式或许值得学习分析,但不意味着你要将其解决方案照搬过来用于应对自家产品面临的问题。如果设计决策的依据是“某某公司就是这样做的”,那么你势必忽视掉产品设计最为根本的原则:如何结合你们
自己的
团队愿景与产品目标,围绕你们
自己的
目标用户群体进行设计。
日常当中,“有参考过 Airbnb 没?”这样的对话或许怎样都会发生;就让竞品分析成为设计方法吧,而非解决方案的直接产出方式。
阅读原文
https://uxdesign.cc/competitive-analysis-is-a-method-not-a-solution-fa86efdfa8e9
Design for People, Use People Language
设计以人为本,语言亦然
作者:Julie Zhuo
“CTR 太低了。”
“设计的呼吸感不强。”
“曲线不好看。”
“使用率需要提升。”
我们习惯在工作中使用简语或行业用语,我们通常会假设这些表达方式可以与相关的概念完美地联结起来;但在实际当中可能存在两方面的风险:
-
不是所有工作场景中的每个人都能正确理解这些表达,即便在团队内部。例如对于“一致性”、“呼吸感”,不同职能的人员对其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如果未经准确定义,即便在设计团队内部也会产生意义分歧。
-
过多使用简语或术语会使我们在意识中逐渐忽略“人”的因素。例如“如何提升功能使用率”仅代表业务角度,本质上和用户的诉求无关;而“怎样使这个功能对用户更有价值”才是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角度。
阅读原文
https://medium.com/@joulee/design-for-people-use-people-language-41efcf5203b1
相关阅读
这里想到
《设计体系》
第八章“
功能性设计模式的体系化
”当中的一句话:
对于行为的描述方式应该聚焦于用户的角度,而非单纯出于产品或业务目标;“推广”的概念仅对图书馆有意义,“发现”才能体现用户目标。
日复一日的工作语言风格可以潜移默化地体现或是塑造团队深层的理念意识。
Know whiteboards, know design
了解白板,了解设计
作者:Alan Cooper
老爷子聊白板的实用性,以及各种有的没的。
客户的会议室里只有一面粗糙无光的树脂白板,托盘里放着的马克笔墨迹不清。我当着客户的面把马克笔扔进垃圾桶。“我们只有那一支笔!”客户喊叫着。我和他们说:“那就去买支新的吧。”
白板也是我们的招聘工具。在面试中,我会在白板上画一个对话框,然后把马克笔递给候选人,告诉他“请画出更优的方案”。几轮迭代之后,我们便能通过他运用白板的方式来判断他是否具备可视化的思维能力。
阅读原文
https://medium.com/@MrAlanCooper/know-whiteboards-know-design-eb3a362df684
Eight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Design Systems
关于设计体系,你需要知道的八件事
作者:Mikhail Gündoğdu
作者与十余个设计团队进行交流后提炼出若干关键洞悉,包括一系列理论概念与实践方法。
-
为什么设计体系变得越发重要?
-
什么是设计体系?
-
适用性优先。
-
从何处起步?
-
将一切内容文档化。
-
将全人群可访问性纳入体系。
-
风格定义的实践原则。
-
确保体系的扩展性。
阅读原文
https://medium.com/tradecraft-traction/eight-things-you-need-to-know-about-design-systems-bae8bd884b3b
Six lessons learned by creating a design system at a fast-moving start-up
关于为快速发展的创业产品构建设计体系的六点建议
作者:Anthony Zhang
-
尽早、充分地沟通并形成团队共识。
-
保持快速简练,在体系化与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
-
尽早考虑体系的扩展性。
-
持续发展,拥抱变化。
-
Sketch 库文件与设计模式文档配合使用。
-
逐渐建立标准化的维护流程。
阅读原文
https://medium.com/oscar-tech/six-lessons-learned-by-creating-a-design-system-at-a-fast-moving-start-up-30ba8458fa20
相关阅读
《设计体系》C版全书译文第十章 设计模式库
10 Ways to Measure Your Success in Design
如何检验自己的设计能力正在进步
作者:Jon Moore
别用和自己工作无关的“标准”来验证自己的水准。在社交平台与 Dribbble 大行其道的时代,所有东西看上去都那么漂亮有型;不要被迷乱双眼 - 找到自己的支点,用务实的方式验证自己的个人成长。
-
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变强。
-
建立同理心的能力正在变强。
-
设计方案更好用、更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