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监察委前沿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为监察委、法院、检察、公安、律师等从业群体提供一个相互研讨交流结识的平台,主要包括:相关监察改革资讯、监察委理论研究、监察及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实务,以及涉及上述领域的文学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iantPandaCV  ·  《超大规模操作手册:在 GPU 集群上训练 ... ·  3 天前  
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  ·  今起,呼和浩特开通临时公交专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监察委前沿

【热点关注】监察委如何在金融安全中发挥作用

监察委前沿  · 公众号  ·  · 2018-02-24 17:51

正文

感谢作者投稿并授权发表。作者: 魏逸凡,乐陵市纪委 。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提出,要重点查处金融信贷等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这表明,中央已把金融风险的防控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出问题都是大问题,后果是灾难性的。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形成的危害触目惊心,阵痛犹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也查处了陶礼明、姚中民、姚刚、张育军、杨家才、项俊波一批金融蛀虫,但引发金融风险的隐患犹存。近期银监会查处的浦发银行775亿元大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其不良贷款。


作为新组建的地方监察委员会,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发挥监督、调查、处置职能,维护地方金融安全,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推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作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重要工作去抓。


一是重点查处盲目追求业绩,形成金融资源错配,掩盖金融风险的问题。 例如,浦发银行775亿元大案,是典型的追求业绩政绩、延迟暴露信贷风险的案例,其结果是形成虚假的资产质量和经营利润,造成经济“晴雨表”的失真。产生如此巨额的不良贷款并掩盖真相,背后有无道德风险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近几年各大商业银行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形成了大量呆账损失,虽有金融危机影响,但部分贷款投向了国家限制的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并且形成损失,应严查有权审批人员的失渎职责任。这几年业绩考核的压力使银行业有信贷投放的冲动性和依赖症,因为投放贷款能产生利润、存款、中间业务收入及其他金融产品销售,因此从高管到客户经理为争取贷款投放违规打通各个环节,主要表现是不符合国家产业行业政策、企业不具备承债能力、贷款用途不实、抵押物价值高估、担保不合规等,甚至投向了“僵尸企业”。对那些违规投放形成损失的责任人应予以严查。


二是重点查处以创新为名,通过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形成金融资源错配,脱实向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