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出现至今 300 万年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吃不饱的。
所以,我们的生物本能就是在体能储存能量,如果我们一旦有了足够的食物,那么对整个人类的身体来说,短时间内是适应不了的。
如果给我们一个漫长的时间,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演化出适应这种饮食的身体机能。但是一切发生的太快了,在食物唾手可得的时代里,糖尿病就这样摆在了我们面前。
在二战期间和战后初期,2 型糖尿病还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事实上当我们厌恶这种疾病的同时,也应该赞颂这个能吃饱饭的美好时代。
当然,糖尿病还有另外一种,也就是 1 型糖尿病。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遗传、免疫缺陷和病毒感染。
但是不管是哪种糖尿病,都是血糖升高引起的疾病。
想要治疗这种疾病,当然先要搞清楚人体内是怎样调节血糖水平的。这个过程的背后是一串有趣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几个偶然的发现。
1788 年,英国医生托马斯 · 考利(Thomas Cawley)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胰腺的损伤会导致糖尿病,但是他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1869 年,德国医生保尔 · 朗格汉斯(Paul Langrhans)在研究胰腺的时候,发现了一种细胞群,它们散落地分布在胰腺里,就像一个个小岛。但是他不清楚这什么。
1889 年,两位德国医生突发奇想,难道胰腺和糖尿病有关系?于是他们切掉了狗的胰腺,发现狗果然血糖升高、排尿频繁。
当时的医生只能通过症状认识糖尿病,因为症状之一是尿多,以致于英国医生给糖尿病起了一个粗俗的名字:「the pissing disease(撒尿病)」
不雅的名字也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在 1922 年之前,确诊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只能活一年左右。
1891 年,也就是切除胰岛素那个研究的 2 年后,班廷(Banting)出生了。又过了 29 年,在一个静谧的深夜里,班廷发现了这篇比他年龄还大的论文。
班廷是个加拿大人,1916 年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毕业,这时正是一战期间,班廷作为军医上尉奔赴了英国和法国前线。
战后,他在伦敦短暂停留,然后回到加拿大,在多伦多以西 170 公里的地方开了个小诊所,但是生意萧条、每天收入只有 4 美元。好在他还在多伦多西部大学担任临时教职,可以补贴家用。
因为教学需要,班廷在备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关于胰腺与糖尿病关系的文章。
「如果结扎或切除动物胰腺让腺体萎缩,提出里面胰岛分泌物,里面的药物是否能治疗糖尿病?」班廷被自己突然而来的想法所振奋,即便还在半夜里,他一个蹦哒,起床就开始记录下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了。
没人能想到,这一位夜读的书生,正在改变世界。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班廷找到了麦克劳德,这个人是生理学教授,而且在代谢病方面是权威。
事实上,在后来麦克劳德和班廷的关系并不好,但当时,他还是给了班廷一些建议,并且给了他一间实验室和几条倒霉的狗。
在 1921 年,班廷开始对这些狗下手了。
他先是手术阻断了胰管,这样导致狗的胰腺萎缩。之后,班廷切下了这些胰腺,并且制造了提取物。
本来切除了胰腺的狗血糖急剧升高、奄奄一息,但是在注射了这些提取物之后,狗又能站起来、甚至奔跑了。通过检测血糖发现,注射了提取物的狗,有些还出现了低血糖。
班廷非常高兴,给这种提取物起名叫做 Isletin,后来改名叫做胰岛素 Insulin。狗看起来更高兴,因为班廷的钱花完了,实验暂停。然而班廷是个坚忍不拔的人,他把自己的汽车卖掉了,又买了另外几条也挺倒霉的狗。
但是狗毕竟个小,提取的胰岛素不够用,于是班廷改为从牛身上提取。对当时多伦多附近的实验用狗来说,这大概是个生命的奇迹。
然而,真正的奇迹是,班廷证实了:胰岛素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
班廷、白斯特与第一只(倒霉的)试验狗
在胰岛素发明之前,糖尿病患者处于一种「无药可救」的状态。
因为糖尿病患者在进食后会出现高血糖,进而出现酮症昏迷。当时糖尿病唯一能有效果的治疗方法是「饥饿疗法」,顾名思义,就是让患者挨饿,尽可能限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摄入。
有的患者甚至禁止一切糖分,以及能够转化为糖的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这些治疗的结果是,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是骨瘦如柴,有的糖尿病儿童逝世的时候体重还不到 20 公斤。
然而就是这样严格治疗下,1 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也只有 1 年。
骨瘦如柴的糖尿病患儿
班廷接触了很多这样的患者,深知这些患者的痛苦。因此在动物试验成功后,他迫不及待的准备进行临床试验。
他和白斯特是第一批试验者,他们给自己注射了高纯度的牛胰岛素,想看看会有什么不良反应。结果除了一过性的低血糖和针眼有点红肿以外,什么意外也没有发生。
这一试验确定了胰岛素在人体使用的剂量。下一步,就是在患者体内的注射了。
第一个幸运的病人是个 14 岁的孩子,叫做莱尼 · 汤普森。这个男孩从 1919 年开始患有糖尿病,体重降到了只有 50 斤,有严重的酮中毒,眼看马上就要陷入死亡。
1922 年 1 月,他的父亲问他是不是足够勇敢,用生命去尝试一种未知的药物。他点了点头,随后接受了班廷的治疗。班廷的敏锐和坚定、孩子的绝望和无畏,共同造就了人类医学史上这个令人振奋时刻。
在第二次注射后,莱尼 · 汤普森的血糖恢复正常,尿糖和酮体也消失了。
虽然他永远离不开胰岛素,但是至少他将拥有正常的人生。
「糖尿病有救了!」
听到这个消息,全世界的糖尿病病人涌向了多伦多,涌向班廷的实验室。
在当时班廷已经为分别为其胰岛素提纯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如果他想成为富翁,只要卡住专利,价高者得之就可以了。事实上,有不少人就是这样做的。
但是他关注的并不是金钱,而是胰岛素的产量和质量。早一天生产足够的胰岛素,就有可能早一天治疗生死线上的糖尿病患者。
而由于胰岛素生产能力不足,不止一个危重糖尿病患者在班廷面前死去。
在这一过程中, 有一家叫做「Eli Lilly and Company(Eli Lilly 和他的朋友)」的公司,向班廷伸出橄榄枝。
这家公司利用其生产能力(当时已经有 1000 多名员工),为仍在进行临床研究、治疗危重病人的班廷免费提供了大量的胰岛素,当时的总裁是这样描述这一切的:
我离开多伦多时,那里一滴药都没有了。班廷有很多的病人,他们一定陷入了困境。
当我告诉他,我今天会给他提供 150 单位的胰岛素时,他靠在我的肩膀上哭了。当我告诉他,我第二天晚上会给他再寄 150 单位胰岛素时,他立即破涕为笑,欣喜若狂。
班廷是个好人,我们应该尽可能给他帮助。
1922 年年底,随着关键工艺的改进。这家公司已经能够做到每周生产 10 万单位的胰岛素,这一生存能力可以满足全球糖尿病患者的需求。
1923 年,班廷以仅仅 1 美元的价格,将各自的专利出售给多伦多大学。而多伦多大学又以非排他授权的方式允许这家公司开展胰岛素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
仅仅在 2013 年一年,这家公司就卖出去 115 万美元的胰岛素,而这意味着,这些胰岛素拯救了超过上万名的糖尿病患者;而胰岛素发现至今近 100 年,被这种药物拯救的患者又何止亿万!
这可能也是有史以来,学术界和医药工业领域最完美的一次合作。
第一支商品化牛胰岛素(因苏林)
胰岛素是人类医药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只要病人们能够严格使用、保持血糖稳定,他们几乎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
而之前,他们都判上了「死刑」。
而班廷和资助他的麦克劳德,一起获得了 1923 年的诺贝尔奖,这仅仅是胰岛素成功后的第二年。要知道,诺奖一向以反应迟钝著称,往往需要几十年才会承认科学家的贡献。
2002 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美丽心灵》,讲的是数学家纳什,他的成果等了 40 多年才得到诺奖的承认。相比起来,班廷真是幸运极了,他获诺奖时仅仅 32 岁,是罕见的没有白头发的诺奖得主。
美国著名糖尿病学家 Elliott Joslin 是这样评价班廷的工作的:
在 1897 年,1 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 10 岁男孩的平均生存期是 1.3 年,30 岁和 50 岁的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分别是 4.1 年和 8 年。
而到了 1945 年, 10 岁、30 岁和 50 岁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却可继续生活 45 年、30.5 年和 15.9 年。
班廷毕生最大的希望,就是彻底治愈糖尿病。
在他的家乡——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伦敦小镇,为班廷立了一个名叫「希望之火」的火炬。只有治愈糖尿病的研究者,才有资格熄灭「希望之火」。
熊熊燃烧的「希望之火」
不过,真正的诺奖明星,其实还是胰岛素。
1923 年,班廷因为发现它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1952 年,另外两位科学家发现了纸色层分离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种方法对于研究胰岛素和各种蛋白质的成分都是进步。
1958 年,桑格因为发现了胰岛素的分子结构获得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5 年,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本来该得诺奖,但是因为当时认为荣誉必须归集体,而诺奖只能颁给个人,所以不了了之。(责任编辑:lightningwing、猫羯座)
1. 二战期间,班廷再次参军,1941 年 2 月 21 日死于飞机失事。
2. 那个接受胰岛素的孩子,在几年以后死于摩托车事故。
3. 《美丽心灵》里纳什接受了「胰岛素休克疗法」,这是当时治疗精神病的手段。
4. 麦克劳德因为与班廷一起获奖而饱受争议。
5. 班廷本人认为,他的助手贝斯特才应该和他分享诺奖,所以把自己的奖金分给了他一半。如果贝斯特获奖,那他才是史上最年轻诺奖得主。毕竟,班廷得奖那年,贝斯特才 23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