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临近尾声,各家房企陆续进入冲刺阶段。
市场上,很多新盘推新节奏,越来越快。
今天上午11点,越秀以总价19亿元拿下海珠东晓路宅地之后,市场随后传出消息,
项目将在
今年12月底,亮相面世。
从拿地到进场,到最终面世,越秀把一系列动作压缩到一个月内完成,
这种开发速度,堪称破纪录。
这还不是重点,越秀东晓路地块,很可能会是广州下一个要靠拼手速的项目。
越秀落子东晓路,实现3大突破
据了解,越秀东晓路项目已经敲定案名:
越秀·桂悦东晓
。
从定位上看,它将是继
越秀·珑悦西关、越秀·熙悦江湾之后,越秀地产又一个“广府系”项目。
作为越秀今年全新推出的产品系,广府系最近两个月,市场关注度一直很高。
它们的影响力,甚至不弱于当初的“樾系”与“和樾系”。
而桂悦东晓作为“广府系”第三子
,在
地段、景观和产品上,都具有很鲜明的本土特色。
如果对比市场大部分新盘,它至少做到了三种突破:
首先,使用率达到海珠最高水平。
根据楼市君拿到的曝料显示,桂悦东晓总共
规划有3栋楼,
主推88-105-117平三个面积段。
对“原地置换”的广府客群,门槛把握的刚刚好。
据了解,它们的使用率,也将
超过海珠目前全部在售新盘,达到全区最高水平。
这意味着,桂悦东晓的产品户型,将拥有更大空间,从而实现广府人更舒适的生活场景。
其次,把广府符号引入社区,
在传承岭南文化之余,唤醒对在地文化的认同
。
桂悦东晓虽是广府系产品,但它并不像普通的岭南式建筑那样,拘泥于传统。
相反,它把一些重要的广府文化符号,灵活运用在了项目上
。
如它的社区大门,就借鉴了
广府花窗、广雕、广绣
等“骨相”。
使整个建筑构造充满广府韵味之余,又把广府家庭富贵、平安吉祥的居住寓意重新展现了出来。
从而使项目的底蕴气质,天然就有广府的影子。
另外,越秀在过往的经验基础上,大面积采用创新迭代技术,
使社区更适合广府人居。
事实上,从十几年前开始,越秀就曾基于广州湿热的气候环境,打造过一系列岭南式作品。
像
云珠酒店、
北京广州大厦等知名建筑,以及江南新苑、岭南新苑
等标杆社区,都是这一风格类型的项目。
在此过程中,越秀也积累了大量经验,而
桂悦东晓项目,更是大面积采用了最新迭代技术。
比如从资料看,桂悦东晓规划的3栋楼,布局大体上由北至南“一字型”排开,
全部户型都是
东南或西南朝向。
这种户型分布,运用的正是广府系“自然通风会呼吸”的楼栋设计理念。
而且,考虑到广州亚热带气候,越秀将
利用高科技进行微气候改造,同时又将阳光引入架空层,赶走潮气等。
而在视野景观上,项目也是把人居体验做到了理想状态。
比如项目
西南向是城市绿肺晓港公园,东面高层户型还能眺望珠江和广州塔。
相当于把广州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资源,融合在了一起。
而这类符合广州人生活习惯的细节设计,在整个社区,总共有100多处。
可以说,桂悦东晓将
广府人居“体感”带到了新高度。
你甚至可以简单认为,它就是最能代表广州的楼盘。
桂悦东晓,更具广州色彩的楼盘
之所以这么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它
把触须深深扎进了广州这片土地。
更直白点就是,它天然有着广府的先天基因
。
如果从历史线索来看,项目所在的海珠西,一直是广州传统富人区,其发迹时间比西关、东山都要更早。
自明清开始,
海珠西
一带,就是许多富人、文人名流的聚集地。
尤其是在18世纪以后,十三行大批富商巨贾移居“河南”,曾在此大规模营建
雍容华贵的
“行商庭园”
。
这些建筑,一度被欧洲各国竞相模仿,代表了当时
岭南园林的巅峰
。
而世界世界首富潘振武、武秉鉴的庭院——潘家花园、伍家花园,就是其中代表作。
彼时的海珠西,也因此酝酿出了璀璨人文。
比如明代何维柏晓港结庐讲学,创办天山草堂,从这里走出去的进士就有10多个……
清末在十香园开馆授徒的著名画家
居巢、居廉兄弟,在
绘画上大胆融合外来技法与形式,将“撞水”“撞粉”发扬光大,开创了国画史上著名的
“隔山画派
”。
从其门下走出的高剑父、陈树人,更是后来“岭南画派”的泰山北斗。
海珠西的十香园,也因此被誉为“岭南画派”的摇篮。
而后来的国学大师陈寅恪,也在中大潜心修学,启迪明智。
可以说,项目所在的海珠西,一尺一寸的土地,都浸染着广府气质。
扎根在这里的桂悦东晓,从一开始,也把这份底蕴连接进了项目。
比如项目的案名,
就是从
天山草堂前的“云桂桥”
提练而来。
桂悦东晓这份从基因里就继承的人文厚度,是目前很多楼盘所学不来的。
除了深厚的人文底蕴,项目所在的区域,还是广州商业繁盛之地。
从位置上看,位于广州第一中轴上的海珠西
,是广州
开阜以来率先
“起风”的地方。
这里有着广州鲜活、升腾的烟火气。
目前,项目周边星罗棋布分列着
江南西商圈、中大商圈、太古商圈
等。
随便一个转角,就能
邂逅骑楼街下某个
老字号,然后再一个转身,又是
大都市新潮繁华的商业综合体。
可以说,它完美兼容了中心城区快与慢两种生活方式。
这种
丰盛饱满的城市状态,在教育资源上,同样如此。
项目旁边的东
晓路,两侧沿线密集分布了
超
18所
中小学和大学
,
构成了一条南北走向的
海珠版“学府路”。
而这些学校,大部分是海珠乃至是广州的头号“强校”。
像近几年突飞猛进的
广州五中
,成绩已经跻身全市TOP10;
海珠实验小学、万松园小学、南武实验学校
等,也是海珠第一、第二梯队的学校。
被强校环环包围的桂悦东晓,未来的教育起点,显然站在了高起跑线上。
如今,定位为
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
的海珠西,现在还在蓄力变新。
包括
晓港公园升级焕新、
江南西宝业路改造、康鹭和泰宁市场拆迁
等
,都
在时代变迁下,爆发新的蜕变力量。
尤其是项目旁边
晓港公园
,接下来将迎来全方位升级。
根据今年11月广州规自局公布的计划,晓港公园8.9公顷的范围,将升级
成
“花市、花街、花墟、花博”
主题园。
围绕
马涌晓港公园段、
云桂桥等山水人文景观元素,
打造新旧结合的花市动线。
简单点来说,
未来的晓港公园,将会成为“广州花市”的新名片。
未来桂悦东晓业主,在家楼下就能看花市、猜灯谜。
不仅有
广州熟悉的一面,更有新鲜的一面。
从客群层面看,桂悦东晓同样有鲜明的广府特征。
截止到目前,海珠西主要以上世纪的老小区为主,沉淀了大量的广府本土人群。
据不完全统计,海珠西仅在贝壳平台上,
就有6000多套挂牌房源。
桂悦东晓附近,挂牌量超过50套的老社区,也有7个以上,置换需求相当庞大。
关键是这些置换客,
许多都是原始土著或广州一代,
对于海珠西有强烈归属感。
像上世纪50年代崛起的工业大道,它在担起广州城市腾飞使命的同时,也聚集了大批城市建设者。
对于他们来说,海珠西既是曾经奋斗的热土,也是熟悉的生活圈。
在改善置换上,他们普遍倾向于“就近原则”。
所以,往往周边一些改善基底较好的楼盘,行情常常会比较抢手。
就拿越秀打造的江南新苑为例
,其二手成交均价就一直比周边小区坚挺,目前不少房源还能卖出5字头以上。
作为最新一代“广府系”改善项目的桂悦东晓,在人居和技术积累上,目前已经进步到了第五代。
这与海珠西庞大的置换需求上,明显形成了深度契合。
100个产品细节,契合广府人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