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思教育
微思​教育是由欧美名校面试官和海归、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组成的专业团队,帮助上千名申请人拿到了名校offer,包括哈佛、斯坦福、牛津、加州理工、多伦多等顶级牛校。公众号提供欧美留学相关的情报、经验、案例和周边,帮你认清自己的留学之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评论  ·  诱导患者网贷4万元,恐怕不是医院“正常看病流 ... ·  57 分钟前  
主编温静  ·  B站发布2024年Q4及全年财报 ·  2 天前  
CHINADAILY  ·  Editorial丨China ... ·  2 天前  
CHINADAILY  ·  World丨Key exclusions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思教育

微讲座记录 | 多国混申,遇见TU Delft!来自北理工学姐的深度留学申请分享

微思教育  · 公众号  ·  · 2024-09-10 20:27

正文



嘉宾背景
李学姐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GPA3.8,雅思7.5,GRE334,一段北理工本校实验室实习经历。24F申请季中收获NUS, TU Delft, UBC, chalmers等院校录取,目前决定前往TU Delft攻读硕士学位。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分享人李学姐。我的专本科专业是机械电子工程全英文教学专业,北理工机机电学院20届的学生。


今天我主要围绕我在之前的讲座预告推送中提到的问题来回答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申请获得的一些感悟。



1
浅浅回顾我的申请背景和结果



我的 申请背景 整体而言,在硬实力方面表现很好,各项成绩优异:GPA3.8,雅思成绩为7.5,GRE则考到了334。然而,在软背景方面,我相对比较薄弱。

具体而言,我的软背景主要构成包括几部分:首先,我申请时有一篇在投的ICRA,该期刊是机器人领域的顶刊。当时是在投,现在已接收,这是我在学术研究上唯一一篇与论文相关的期刊。此外,我还参与了一段北京理工大学本校的实习项目,还有一些国内的比赛。这就是我的完整申请背景。

我的 申请结果 是:全额的部分,我只拿到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硕offer. 课硕部分,我则收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offer、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的硕士录取,还有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硕士offer. 在综合考量后,我最后选择去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就读。之所以没有选择那份全奖offer,主要是因为签证进了暗调,可能时间会比较长,所以我经过深思熟虑,作出了去 TU Delft 的决定。


2
学校如何考察理工科专业申请者



我认为应当分情况讨论,具体区分课硕与全奖硕士或博士申请,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区别。

直博 的角度来讲,老师可能更加侧重于去选择科研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申请者。比如,如果老师手头有一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他们希望申请者过去以后就能马上参与工作,协助推进项目,甚至进一步申请更多项目或更深入地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如果申请者去了以后,需要花费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来熟悉研究方向,那么即使其在其他方面表现优异,可能也不会成为老师的首选。因为对于直博老师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申请者与研究方向的匹配度以及迅速上手、熟练操作的实践能力。这是我认为直博申请中主要的考察点。另外, 对于欧洲的学校而言,我认为课程成绩、英语水平以及课程匹配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具体到第二个问题的第二部分。 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如何规划提升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

我理解的专业能力可能是指一系列可量化的标准,如GPA、英语成绩等,以及其他相关能力。这些方面自然是越高越好,因为它们作为量化指标,其数字是很直观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希望在硕士阶段学习的方向与本科有所不同,可能需要额外补充一些特定方向的课程,比如计算机或编程相关的课程,因为它会在课程匹配度里有一些要求。当然,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申请欧洲部分学校时,并非普遍现象。据我所知,有同学因此在大四期间被迫选择了相关选修课来补学分,然而这并非所有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

在科研能力方面,这个问题与第4个问题——即做科研是否应追求发表论文——紧密相连。我觉得我们可以换个角度,从教师或学校的视角出发,特别是针对国外学校而言, 他们评估中国学生科研能力时,最直观的依据往往是论文发表情况,其次是实习经历。 现在大学有很多比赛,我觉得这些比赛是很好的能够学习东西的平台,但在申请过程中,这些比赛经历可能并能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如果有时间精力,我更推荐大家通过撰写论文来展现自己的科研实力,或者通过实习经历来体现科研能力,这两种方式在展现个人科研能力时更为直观有效。


3
科研和实践能力如何作用于申请



这个问题前面其实已经有答案了,根据申请类型进行分情况讨论。

在申请直博或全奖硕士时,这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面试的大部分导师都非常重视申请者的科研与实践能力,因为他们希望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并直接参与到他们的科研项目中,不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学习,然后再去参与和帮忙。因此,在面试过程中,导师们会特别关注这些能力,这是最核心的点。可以说,在申请全奖硕士或博士时,科研和实践能力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

而对于课硕的申请来说,虽然科研和实践能力同样重要,但它们可能更多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课硕的录取流程更多是先看你的学校出身和成绩水平,以及英语水平是否达标。在满足这些硬性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评估申请者的科研和实践能力是否达到标准,以及在硬性量化指标有一些缺陷的时候,看这些能力能否作为有效的补充。


4
我与微思



微思教育的老师提供了哪些帮助?在申请沟通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课硕申请时,需针对每所申请的学校 修改或重写PS 。在此期间,我与咨询老师进行了非常多的交流,深入探讨了文书的具体要求,并共同商议了文书的框架内容,旨在寻找最佳方式展现自我,以更好地满足学校对申请者的预期。因为我申请了七八所学校,所以PS经历了很多次修改。在这个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不同学校对学生抱有不同的期望。因此需要根据这些不同的期望来修改PS,让我从中学习到了许多。

在直博申请方面,前期微思老师会帮忙 申请一些实习机会 。进入后期,当需要认真 准备套磁 时,老师会帮忙出一个list,里面会包含比如我申请的机器人方向,列出该领域内我所感兴趣的学校中做相关研究的老师们名单,以及他们的邮箱信息和主要研究内容。接下来,我们按照名单逐一发邮件,每封邮件都附上了简历和成绩单。这个过程挺煎熬的,情绪时常在期望与失望之间波动,但总体而言,它是一段极具价值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而且心理能力也变得更加的强大。


5
一篇优秀的文书有哪些特点



首先,我认为需要说明的是, 拿到录取最基本的前提是我们要达到或基本满足学校对学生的要求。 随后,文书则更多地扮演着 锦上添花 的角色,或是用来弥补我们可能存在的一点点不足。我看到网上有一些人,直接将同一篇PS套用到不同学校的申请上,这种做法我非常不推荐。

那么,什么才是一篇非常好的文书呢?关键在于,我们应当针对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要在这个过程中 体现出你对目标学校项目的了解,表达你对该校项目的期望,并阐述如果被录取后,你计划在该领域进行的研究方向 ,尤其要表达自己对该研究的理解。


注:( 本文图片来源于 TU Delft官网
以上是微思学员的讲座分享
未经学生本人许可,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获取更多学长学姐的录取信息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