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局外人 | 海边的卡夫卡 | 快速阅读术 | ……
蜗小牛:本文来自一位拿到蜗牛稿费的用户。写书评的前提,是较大的阅读量,因为这样才能融会贯通。这篇文章教你的就是怎样快速有效阅读的方法。
你相信有人能够一年读700本书吗?你可能勉强相信。
你相信有人能够一年读完700本书还能写出700篇书评吗?你一定不信。
你相信那个一年读完700本书、写出700篇书评的人曾经读一页书要5分钟吗?你想必会张大嘴巴喊:不可能!
这个人就是日本作家印南敦史。印南敦史是一位职业书评人,他的书评不仅产量奇高,而且质量奇佳,凡是他写过书评的书,都经常卖到脱销。
但是印南敦史却并不是一个天赋“快速阅读和写作”异禀的人,恰恰相反,由于小时候的一次事故,他一度认为自己“脑子坏掉了”,没法从事阅读和写作。
直到后来,他慢慢摸索到了阅读和写作的技巧,逐渐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才成为了年产700篇书评的职业书评人。
如果你想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或者是想尝试书评写作,这本《快速阅读术》你一定不要错过。
或许是受小时候语文课文学习的影响,拿到一本书,我们总想逐字逐句地读完,觉得这样才是真正“读完”一本书。
但印南敦史却用他多年的阅读经验告诉我们:书,并不一定要读完。
原因有三:
首先,并非所有的书都需要读完。
印南敦史发现,除了故事性强的小说、散文等需要细细品味的文学作品以外,其他的诸如商务类、方法论类的书籍都是可以速读的,你一个字一个字读完所获得的信息并不会比后面将要介绍的“流水式阅读”效果好。
其次,逐字逐句的慢读容易造成一个后果——走神。
这是因为,我的大脑运转速度远远大于眼睛逐字逐句阅读的速度,而大脑一旦有了空闲,自然就会找别的事情做,于是就走神了。这一走神,阅读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无论你读得多么慢,多么认真,记不住的还是会忘记。因此印南敦史主张“与其复制100%”,不如邂逅1%”,也就是说,读一本书,你只要记住1%对你最有用的内容就OK了。基于这样的观点,作者提出了“流水式阅读”的理念。
“流水式阅读”倡导的是,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
关于“流水式阅读”, 印南敦史提供了四个步骤:
步骤一: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把握全书大概,找到自己想读的内容。
步骤二: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中间部分通常为佐证案例,不读也不影响对观点的吸收。
步骤三:想清楚“自己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收获什么”,确定关键词,用关键词来定位需要仔细阅读的部分。
步骤四: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
前三步都一目了然,这里重点介绍一下第四步: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
我们听一支曲子,之所以会感到愉悦和放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曲子有节奏的变化,时而舒缓,时而激昂。
很多阅读量特别大的人,都懂得把握阅读的节奏,在阅读的时候缓急有序。对于书中已经知道的内容,大胆跳过,对于未知的、感兴趣的内容,则慢下来细读,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仅省时高效,也更具趣味性。
私以为,当年“横扫清华图书馆”的钱钟书想必也是用了这样的“流水式阅读法”吧。
谁说读书一定要记住?
我们读书并不是为了把书的内容复制在自己的头脑之中。印南敦史主张“不要记忆,而要记录”,也就是,不要用大脑记,还要用本子记录。具体的方法是:“一行采集、一行精华、一行评论”。
这里画个重点,这12个字可是印南敦史书评写作的精华技巧哦,想尝试写书评的小伙伴们请拿出你的小本本。
一行采集:和《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的作者奥野宣之的一元化笔记不同的是,印南敦史提倡进行“一行采集”。也就是说,摘录的时候,不要原封不动地抄写原文内容,而要尽量使用矮小精悍的句子把内容总结下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减少了工作量,又增加了思考的过程。
一行精华:读完一本书,再从很多的“一行采集”中挑选出“最精华的一行”,这一行可以是浓缩了整本书精华的一行,也可以是你最钟情的一行,或者是给你最深触动的一行,总之,只要是你在今后的日子里读到这一句,就能唤醒阅读这本书的记忆的一行就可以了。
一行评论:记得给你的“一行采集”增添“一行评论”。
尤瓦尔·赫拉利说:如果你体验到了什么,就记录下来。
毛姆在《作家笔记》中也说道:“我们都有那些我们认为某天能够用得着的好的灵感和鲜活的印象,但是因为我们懒得记录下来,所以它们就逃离了我们。”
这一行评论,不仅是你的“读后感”,更是你书评写作的灵感之源。
你不是没有时间,你只是还没有让读书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你不会没有时间洗脸、也不会没有时间刷牙,因为这些都已经成为了你的生活习惯。印南敦史提供了三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养成阅读习惯。
第一个,固定阅读时间。
你可能会说,我不需要固定时间,我什么时候都能读。但是,“什么时候都能读”,往往意味着“什么时候都不读”。 印南敦史建议我们每天给自己固定下来一个阅读时间,他比较推荐晨起阅读,阅读的时间也不需要长,10分钟足已。
第二个,按照“9:1”原则选书。
书评人阅读的人书中九成都是可以 “流水式阅读”的书,但是也不能忽略那一成需要我们细细品读的书,如诗歌、散文、语言精彩的小说等。印南敦史认为,尽管这类书所占比例很小,但如果不读它们,我们的心灵就会变得贫瘠。
第三个,今天阅读的书要和昨天的不同。
如果强制要求自己读完一本再去读另一本,很容易中途放弃。因此,印南敦史建议我们可以同步阅读两三本书,今天读这本,明天就可以读另一本,这样既不会打断阅读习惯,又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但是,他也建议,阅读一本书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0天。
如果你觉得一年读700本书还是太难了,也不用灰心,这本书还为你量身打造了年读300本书的阅读计划。对于家里的书堆积成山的小伙伴,这本书也为你提供了解决方案,作者别具一格的书籍管理办法,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哦,对了,《快速阅读术》这本书本身就是一本可以快速阅读的书,读的时候,别忘了实践一下上面介绍的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