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美国知名电商平台Inspire Uplift被俄罗斯卖家指控欺诈,拖欠货款超2450万卢布,平台创始人涉及美国法院案件,加剧了卖家对平台可靠性的担忧。同时,澳洲电商平台Catch面临巨额亏损,将在2025年4月正式停止运营,目前已有近200个工作岗位被裁减。Catch近年来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亏损额逐年上升,面临在线零售业竞争的加剧和运营成本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Inspire Uplift被指控欺诈拖欠货款
涉及俄罗斯卖家货款拖欠金额超2450万卢布,平台创始人涉及美国法院案件,加剧了卖家对平台可靠性的担忧。
关键观点2: Catch电商平台正式停止运营
澳洲电商平台Catch母公司Wesfarmers宣布亏损超过3.5亿澳元,将在2025年4月正式停止运营。目前已有近200个工作岗位被裁减。
关键观点3: Catch面临财务困境和运营挑战
连年巨额亏损,亏损额逐年上升;在线零售业竞争的加剧和运营成本挑战,包括高额的运营成本、物流成本以及市场营销成本。
正文
近期,多个俄罗斯卖家指控美国知名电商平台Inspire Uplift存在欺诈行为,涉及货款拖欠金额超245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180万元)。
过去两年,
由于亚马逊、Etsy和eBay对俄罗斯卖家实施制裁,
不少卖家转向 Inspire Uplift,该平台主要销售手工制品、个性化礼品和创意商品。
然而,从2024年春季开始,
Inspire Uplift突然停止向俄罗斯卖家支付货款,
10月后情况进一步恶化,
平台方直接失联,卖家账户甚至面临封禁风险。
据悉,该平台两位创始人Aaron Wallace和Yasin Rahman还曾涉及美国法院的敲诈勒索案件,进一步加剧了卖家对平台可靠性的担忧。截至2025年2月初,
拖欠货款总额已高达2500万卢布,卖家损失惨重。
日前,澳洲知名电商平台Catch的母公司Wesfarmers宣布,
在过去三年半时间里
亏损超过3.5亿澳元,
将在2025年4月30日正式停止运营。
Catch平台随后向卖家发出通知,明确2025年4月底为正式关闭业务的日期,而2025年1月31日将是卖家在该平台的最后销售日期。
自1月31日起,平台停止接受新的商品上架和买家订单。
对于店铺运营或平台相关事宜的疑问,卖家被建议及时联系平台客户经理,或通过平台后台系统查询相关信息,同时也可查阅平台此前发送给卖家的邮件以获取更多帮助。
据公开资料显示,
Catch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
网站于2017年正式上线。Catch.com的前身是澳洲知名的折扣网站catch of the day。
catch of the day成立于2006年,由澳洲的一对兄弟Gabby Leibovich和Hezi Leibovich创立,在2016年前后受到亚马逊、eBay等电商平台的冲击后开始转型,并改名为Catch,并且允许第三方卖家入驻。
据Catch官方发出消息得知,目前已近200个工作岗位将被裁减,100个电子商务岗位将转移到Kmart,以便在Catch于2025财年第四季度关闭后利用其仓库。
其实近年来,Catch的财务状况呈持续恶化趋势:2022年,Catch亏损8800万澳元;2023年,
亏损扩大至1.63亿澳元;
2024年,亏损仍高达9600万澳元。
在整个Wesfarmers集团税后利润高达26亿澳元的背景下,Catch的亏损显得尤为突出。此外,Catch还将在2024-2025财年上半年报告约4000万澳元的税前运营亏损。
Wesfarmers将Catch的财务困境归咎于在线零售业竞争的加剧。
近年来,澳大利亚电商市场
迎来了包括Temu、Shein和亚马逊等国际巨头的激烈竞争,
对手凭借其全球规模和技术优势,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更广泛的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挤压Catch的市场份额。
为了应对困境,Catch也曾尝试通过招商等方式扭转局面。特别是在2024年,Catch大张旗鼓地招商,重点瞄准中国卖家。但由于入驻门槛较高,
仅吸引了200多家中国卖家入驻,
远不及亚马逊或沃尔玛等平台。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Catch平台面临高额运营成本挑战,尤其聚焦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其履约中心的运营和维护,涵盖仓储、物流和技术支持等关键环节,均需大量资金投入。
与此同时,
Catch的物流模式在效率和成本控制上存在短板,
配送成本受多种因素如距离、方式和规模影响显著,致使物流成本高昂。
在市场营销层面,尽管广告支出不菲,却未能有效促进销售增长,营销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这种成本与收益的不平衡状态,进一步加重了平台的财务负担,使其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盈利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