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电影官博、广大网友全员上头。从家人的相册到奥特曼、西游记无一幸免……
利用 A
vatarify APP(仅限 iOS 系统)、腾讯加速器及剪映,上传照片就能实现最终效果。经过几天的发酵,“蚂蚁呀嘿”视频总播放量已经超过 20 亿,并且还在继续上涨,抖音因此上架了“蚂蚁呀嘿”同款模板,安卓用户同样可以轻松制作。
图源:“thispersondoesnotexist” 网站、剪映及PWN君手机
如你所见,生成“蚂蚁呀嘿”特效的
Avatarify 软件
利用了
AI 变脸技术
。
这款以“阿凡达”电影为取名灵感的变脸APP,最早可追溯到 2020 年 4 月疫情期间,
俄罗斯 Skolkovo 科技学院的程序员 Ali Aliev 因为远程办公而郁郁寡欢,在线上会议期间灵感乍现,根据 deepfake 开发出一个视频会议换脸程序 Alievk/avatarify。他原本只是想把自己的脸替换成马斯克,在远程会议上恶搞同事,为无聊的隔离生活增添点乐趣。结果如现在一样,同事们纷纷被屏幕中换完脸的 Aliev 所震惊。这个程序的视频和代码随后被传到 Github 上,成了当时众多开发者收藏、使用的对象。
Avatarify 基于“一阶运动模型”(First Order Motion Model)的人工神经网络以及超过12,000个视频的训练数据集,最终能实现的效果是无需手动调整直接对静态头像图像进行动画处理。
项目地址
https://aliaksandrsiarohin.github.io/first-order-model-website/
Avatarify APP 在 2020 年 8 月就已经在 APP Store 上架,且功能除了“蚂蚁呀嘿”,还有让名人送生日祝福、唱歌、实时控制照片做动作等……直到今年元宵,因为“蚂蚁呀嘿“过于魔性,这个 APP 才开始刷屏。
AI 换脸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在换脸这个领域,
Deepfake、Face2face 是永远的大哥。
2019 年同样席卷全网的 ZAO APP 也使用了类似的原理。只不过,人类在角色扮演、恶搞或者追潮流方面,永远有着无上的热情。所以“蚂蚁呀嘿”刷屏,突然但不意外。
视频换脸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影视作品制作,可以将已逝世的角色替换到影片中、将拍摄的片段换到危险场景中、或替换已拍摄但因故被封杀的演员……如此可以保护演员安全、节约影片成本。再后来,简单易用的变脸、换装 APP 层出不穷,全民都参与到换脸的狂欢之中。
要想生成变脸视频,必须需要为 APP 开通相册、相机权限。此前,ZAO 平台曾发布
“霸王条款”,要求获取用户“将上传的个人素材与照片的肖像权、版权和转让权全部转给平台”,导致最终被约谈、整改。相比之下,现在的 Avatarify
在使用页面就明确说明
“你的数据是安全的,且不会发送到云端”
。而在“剪映”的模板界面底部,也有一则免责声明:
“为了更好的效果,素材将被上传到服务器处理,处理后会及时删除。请勿上传和使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素材”。
其实,
信息
只要上传到网上(服务器上),就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了。
变脸、换脸后的视频,被乐呵呵地发到了家族群、朋友圈、抖音、微博等各个平台,可以分享、下载,更是脱离了掌控范畴。还有人为了跟上潮流,花钱去淘宝代制作,导致自己照片的使用去向更不可控……
如果使用自己的照片,生成动态视频,很可能被不法分子盗用身份或实施诈骗,或者发动网络暴力、非法牟利等。如果使用别人的照片,则有可能侵犯到他人的名誉权、肖像权等。这些都曾有实际案例发生。
《四川观察》对于
Avatarify
换脸软件的风险提示
这些年,人脸识别已经成为实名认证的辅助,解锁、支付
等场景或应用所依赖的眨眼、张嘴、转头活体检测认证,也面临着换脸技术的挑战。
针对目前风靡的换脸及虚假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有了识别的技术。GeekPwn 2020 国际安全极客大赛现场的虚假人脸 AI 识别大赛,已经直观地展示了这一点。
目前,市面上成熟的产品在技术层面对 AI 换脸技术都有一定的对抗防御手段;在验证过程中,脸和语音也都不是唯一的验证因素。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改进,
换脸与识别之间的对抗,也将不断升级。
因此,面对“蚂蚁呀嘿”这些换脸特效,不用过度恐慌,也要保持清醒。刷刷视频图一乐,看看原理涨知识,随手分享关爱身边人,如此就好。上一个如此刷屏的 ZAO,整改之后已经成为APP Store 评分 2.4 的试妆、试衣 APP 了。谁也难说,Avatarify 会更好还是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