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史书。
每每驻足凝望,都会被穿越千年的惊世之美所打动。
所以,我们在访古探窟的路上步履不停,乐此不疲。
这个夏天,又一场经典石窟之旅即将开启,起始站——
洛阳
龙门石窟
!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这是
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
。
始
于北魏,兴于隋唐,直至北宋,
龙门石窟
历经400多年的营造,
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精华,
终成一座具有两千多个窟龛、十几万尊佛像的艺术宝库。
在龙门石窟,我们不仅可以捕捉到印度石窟艺术、云冈石窟的蛛丝马迹,还能看到佛教与中原地区汉文化的精彩融合。那一尊
尊“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的造
像,就是
北魏造像艺术
“中原风格”
的实例展现,也
是
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历史见证。
宾阳中
洞
,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孝文帝开凿的功德窟。
图源/禹涵
龙门石窟是非去不可的,但
洛阳及其周边的几座北魏石窟精华
也是不容错过。
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崇佛之风
随之南下,人们纷纷建寺造塔,开窟凿像,将这座规模宏大的城市打造成了世界级“佛国”。
水泉石窟、万佛山石窟、
巩县石窟
……一座又一座石窟在龙门周边建起,造像风格也顺势而变,
西传的佛教最终在河
洛土地上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汉化。
巩县石窟第一窟南壁西侧礼佛图 图源/筱溪听泉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如今,当我们和这些石窟相遇,除了感受到永恒的艺术之美,北魏历史的兴衰起落似乎也触手可及。
水泉石窟 图源/艺旅文化
盛夏七月(7.11-14)
,让我们相约洛阳,跟随
张建伟老师
一
道深入探访北魏佛教遗存,再结合
汉魏洛阳城遗址和洛阳古墓博物馆
,回望北魏洛阳城的高光时刻!
安阳政协文史专员,安阳古都学会理事
北朝考古博物馆业务馆长
安阳文化大讲堂讲师,安阳博物馆文化大讲堂讲师
在报纸和相关期刊上发表过多篇有关殷商文化,北朝时期邺地西部的石窟造像艺术,古代邺城战争史,彰德府与古代衙门文化,袁林与北洋集团,安阳古典建筑艺术的文章。著有《殷邺撷英》一书,并在安阳文化大讲堂,安阳博物馆大讲堂,安阳文史论坛做《中国古典建筑艺术》《邺城西部的石窟及造像》《佛教石窟观瞻之道》《盛世的前夜——北朝史概述》《莲花入夏——从中国皇家石窟寺看佛教的华化》等主题讲座。
■ 专业讲师全程带队,带你在佛教艺术中了解北魏历史与文化
北朝石窟造像艺术研究学者张建伟老师全程带队,从历史与地理、文化与艺术等多个视角为你重点解读中原地区的北魏佛教艺术,面对面交流,兼具学术与趣味。
■ 行程丰富,一次深刻的河洛地区佛教艺术之旅
聚焦北魏这一时期,精选洛阳及其周边北魏石窟精华,寻访龙门石窟及其主要卫星窟,还特别安排了汉魏洛阳城遗址、永宁寺遗址,以及世界首座的古墓博物馆等,整个行程动静结合,从历史与佛教艺术视角,跨越千年,了解北魏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北魏洛都风华。
■ 行前资料
行程前,我们将为您奉上与行程配套的线上课程作为学习资料,辅助游学,让专业的游学考察更易上手。
1、行程内需要大量站立或行走学习,请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
3、如遇天气、交通管制或洞窟开放等情况的影响,将对行程内容或者顺序作一定调整。
适合人群 :
佛教艺术爱好者/石窟寺爱好者/历史文化爱好者/国保刷保者
组 团 价:
3680元/人
(2人及以上组团报名可享)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
费用包含
1.交通:行程内全程空调旅游巴士
2.住宿:3晚当地高标酒店住宿(默认2人/间,如需单房请联系客服小艺补单房差)
3.餐食:3顿自助早餐+4顿丰盛特色正餐+全程矿泉水(DAY2晚餐自由探索洛阳美食)
4.导服:专业讲师随行讲课+文化领队贴心服务+专职司机
5.门票:行程内涉及景点的首道门票+龙门石窟景交车
6.设备:无线蓝牙讲解器
7.保险:高额旅行出行保险
费用不含
1.各地往返游学地的大交通费用
2.因个人原因产生的其他消费
3.DAY2晚餐
4.单房差费用
*单房差说明:
默认标间(1间房2个人),如需单独一间房,联系客服补单房差即可。
龙门石窟是
绝无仅
有的皇家石窟
,也是世界上
造像最多、规模最大
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
“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现为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石窟
开凿于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
历代皆有营造
。
作为历代
皇家发愿造像
最集中的地方
,窟内的大部分工程都是由贵族承担,此举在石窟开凿史上堪称少之又少。平山壁,凿佛洞,为佛像设计造型……每一尊塑像的背后都是对物力、财力、人力的考验。
此次我们除了游览龙门东山、西山石窟群,
还将参观宾阳中洞、古阳洞、莲花洞、皇甫公窟4个不对外开放特窟。
水泉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大门–大谷关口以东的断崖之上,是一座长方形的平顶殿堂窟,于2013年被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图源/艺旅文化
它的不少造像可谓全国罕有,其中“
二佛并立像
”不仅是水泉石窟的瑰宝,而且
在全国也属
独一无二
。窟门南壁的
《摩崖造像记》
,是
唯一
记载北魏洛阳地区造像情况的碑记,也是
全国目前字数最多的造像记
。
图源/艺旅文化
洞窟内有佛龛400多个,雕有1000多个造像,雕刻技艺精湛,工艺精美,龛楣及其近旁多刻有飞天,化生、莲花、帏幔、璎珞等图案,绚丽多姿,精彩纷呈,可与龙门石窟相媲美。
世人皆知龙门石窟,但石窟爱好者心中一定对
巩县石窟
心向往之。
第4窟中心柱南面主尊 图源/筱溪听泉
飞天 图源/筱溪听泉
由北魏皇家主持开凿的巩县石窟,后经隋、唐、宋各代相继凿佛造像,形成巍然壮观的石窟群,
堪称石窟寺国保中的国保
。其中,石刻图雕
《帝后礼佛图》
在学界有着极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也另不少石窟迷们看过之后还念念不忘。
第一窟南壁东侧礼佛图上层 图源/筱溪听泉
北魏皇室礼佛,有云冈、龙门为代表,前者明朗刚劲,后者温柔敦厚,石刻艺术后期,北魏鲜卑汉化程度渐深,佛像造型也转为“优美而端正的姿态,宁静而高雅的气氛”。而巩县石刻尤其
以画龙点睛的沉静闻名
,在《魏书》和1975发现的清版《石窟寺本末》中都有据可循。
万佛山石窟是一处有着
重要地位的汉化鲜卑窟
,其拥有帝后礼佛图的洞窟之多、浮雕画面之广,仅次于巩义市的石窟寺。
图源/艺旅文化
这里现存石窟分上、下两寺院,造像300余尊,以三世佛为主,并且
保留了更多云冈石窟的特点。
图源/艺旅文化
精妙的石刻造像、丰富的艺术想象、精湛的雕刻技法,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由于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研究我国佛教石窟艺术也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
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
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
白马寺山门
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此外,寺内
还有着缅甸、泰国、印度等他国风格佛殿,于传统之中尽现异域风情。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千百年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寻常百姓,都将
邙山
视为葬身的风水宝地,使得这一地区成为
我国最大的古墓集中地
。
图源/长安
洛阳古墓博物馆,便依托邙山陵墓群
(六代帝陵及其陪葬墓群)
而建。这
是
世界上第一座古墓葬类专题博物
馆
,
也是
国内唯一一座集帝陵、古墓葬及其附属文物、石刻和古代壁画为一体的大型墓葬类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