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IntelligentThings
导读: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能采集人体运动的能量,为可穿戴设备进行供电。然而,还是有不少人怀疑其可行性和实用性。然而,最近韩国三星综合技术研究院的一项最新研究证明: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能够
满足小型可穿戴设备和便携式设备的能耗需求。
关键字: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可穿戴、智能手机、传感器、能量
可穿戴设备、传感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存在一个普遍问题:电池续航能力有限、需要反复充电。众所周知,这是影响设备性能和用户体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障碍。
为此,科研界和产业界都在不断改善电池性能,也在积极探索新的能量供应方式,采集外部能量为电子设备供电。这些外部能量包括:太阳能、热能、机械能等,它们都是而清洁和可再生的。
然而,采集这些能量,并将它们转化为电子设备可利用的电能,就需要特殊的装置。上个月,John 曾在《
新型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灵感来源于中华传统剪纸!
》一文中,介绍过一种超轻、菱形剪纸式样的「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s),它就是一种可采集人体运动产生的机械能,并转化为电能的特殊设备。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工作方式很简单,它从周围的机械能中采集能量,这些机械能可以由人体运动例如跑步产生。
擦起电现象,是一种很早被人们认识到的自然现象,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十分便捷。摩擦电纳米发电机,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当摩擦发生时,两层聚合物薄膜之间产生电荷会发生分离,从而形成电势差,经由外部电路即可形成电流,从而产生电能。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发明,为我们开启了能量采集和供给的新途径。未来,智能衣服、可穿戴设备、植入式医疗设备等等,都可以利用人体运动进行发电,实现“自供电”。
未来,也许我们将不用再担心手机没电,也无需到处寻找插座和充电宝。也许,走上一段路,或者运动一段时间,手机就又会有电了。
然而,对于这么具有吸引力的前沿创新技术,或许不少朋友
不禁会问:
这种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利用穿戴者日常运动产生的能量,足以给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吗?这种设备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吗?
为此,韩国三星综合技术研究院展开了最新研究,研究论文于本周发表在由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APL材料》杂志上。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这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
为了提升摩擦电纳米发电机“最大可能能量” (maximum possible energy) ,研究人员主要研究了人体运动的形式,而且他们将人体运动分为两种类型,分别由速度和弹力来代表。
为了理解运动所产生的能量和电子设备的能耗需求之间的对比,我们看看研究人员论文中的一张图:
(a):各种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耳机、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电子书等等的功率以及一分钟所消耗的能量。
(b):人体(身高175厘米,体重68公斤)各部分的运动例如头部运动、手臂运动、前臂运动、小腿运动、腿部运动、打字以及足球,一分钟内所消耗的能量。
第二张图显示:不同的速度和弹簧常数的情况下,每次运动输出的能量变化,红色的部分代表能量很高,蓝色的部分代表能量较低。
对此,三星综合技术院的研究人员、论文的作者之一的 Hyeon-Jin Shin,
如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