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青年报
来自腾讯微博认证资料:《北京青年报》创刊于1949年3月,是北京地区最受欢迎的都市类报纸。 @北京青年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日报  ·  中国男篮42分大胜日本!顺利晋级! ·  5 小时前  
北京日报  ·  中国男篮42分大胜日本!顺利晋级! ·  5 小时前  
ENRAN解谜局  ·  就很离谱 ·  昨天  
ENRAN解谜局  ·  就很离谱 ·  昨天  
齐齐哈尔交通广播  ·  郭艾伦突发意外:被手指扎进眼珠,缝了40多针 ·  昨天  
齐齐哈尔交通广播  ·  郭艾伦突发意外:被手指扎进眼珠,缝了40多针 ·  昨天  
教育之江  ·  《哪吒2》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  2 天前  
教育之江  ·  《哪吒2》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青年报

开学啦!北京发布中小学“体育八条”: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

北京青年报  · 公众号  · 教育 体育  · 2025-02-17 07:58

主要观点总结

北京市中小学开学第一天,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即“体育八条”正式发布。旨在加快补齐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短板,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确保学生体育锻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体育八条的主要内容

包括加强学校体育课时要求、体育课内容的新要求、引导学校开展体育班级赛、增加学生上肢力量提升项目、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等。

关键观点2: 体育课的改革重点

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强化运动负荷监测,防止“说教课”和“不出汗”的体育课。

关键观点3: 体育课时和要求

小学和初中每天1节体育课,高中每周3-5节,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钟的体育锻炼。

关键观点4: 体育活动的多样化

利用大课间和课后服务,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

关键观点5: 体育班级赛的重要性

班级赛是学生参与并感受体育乐趣的最好形式,能普及体育知识,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

关键观点6: 体质健康的提升措施

整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和体检数据,建立学生线上“健康师”辅助机制,针对体质薄弱的学校和个体实行“一校一品”、“一生一策”,实施弱项强健行动。

关键观点7: 教师队伍的建设

实施体育教师培训提升计划,定期安排体校教练员和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指导,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正文

图片

今天(2月17日),北京市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即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八条”正式发布,旨在加快补齐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短板,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

“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是此次“体育八条”要求落实的重点。文件明确, 北京市小学和初中每天1节体育课,高中每周3-5节体育课, 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钟的体育锻炼。每节体育课安排不少于10分钟体能练习。在体育课的实施过程中,“体育八条”明确要求强化运动负 荷监测,杜绝“说教课”和“不出汗”的体育课,防止教学内容碎片化、随意性。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 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杜绝“阴阳课表”。

除了进一步强调学校体育课时要求外,“体育八条”在体育课的内容上提出了新要求, 包括小学、初中要将“三大球”至少一项纳入体育课必修内容,高中要开设“三大球”模块教学。 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活动,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应将冰雪内容列入体育课开展教学。

“体育八条”还要求学校进行课内、课间、课后服务一体化设计,需充分利用大课间和课后服务,组织学生开展球类、跳绳、踢毽、跳皮筋等不少于10个项目的轮换活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每名学生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义务教育学校要落实大、小课间时长要求,督促学生离开座位、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探索具有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活动的项目。此外, 北京市还将引导各中小学组织师生定期开展全员跑步活动,并针对不同场地条件、不同年级、不同季节,制定不同的跑步距离。 明确学校每年要组织全员参加的冬季长跑或春季接力跑活动。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体育活动时长和活动效果离不开家校社协同,加强体教融合,进一步强化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让体育课从“外在要求”转变为孩子的“内在需求”。

学生班级联赛来了

近年来,北京市引导学校广泛开展体育班级赛行动,建立了市、区、校、班四级校园体育联赛机制,促进各类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而此次“体育八条”的一大亮点,就是首次在北京中小学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的“班级赛”。

“体育八条”指出学校每学期要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级联赛, 小学每班不少于5场,初中不少于4场,高中不少于3场, 比赛项目可由学校因地制宜设计安排。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特色学校则组织学生开展相应“三大球”班级联赛,每班每学期不少于5场。

“学校体育最重要的属性就是面向人人、惠及人人,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班级赛’是学生参与并感受体育乐趣最好的形式。它不仅普及面大,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还可以教会学生敬畏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老师们也要把‘班级赛’当作一个重要的教育阵地,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去赢,更要教会学生怎么面对失败,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

据悉,去年下半年市教委已印发“班级赛”管理办法,每所学校均提供了专项经费支持。春季新学期,北京各中小学将按照市教委统一要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赛,真正做到“班班有比赛、人人都参与”,提高班级赛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四年级起逐步增学生单杠悬垂支撑项目

“体育八条”指出,北京将整合学生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和体检数据进行分析、比对,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建立学生线上“健康师”辅助机制,帮助家长动态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引导家校合作,科学指导学生有效开展体育锻炼。

针对体质较为薄弱的学校,即各区体测优良率排名后1/3的学校,区教委将组织专家进行集中会诊,精准制定改进方案,实行“一校一品”,督促学校坚持锻炼,实现整体提升;针对体测优良以下的学生,学校将精准区分学生类型,科学设计锻炼方案,实行“一生一策”师生包干提升;针对体质健康测试中的薄弱项目,例如引体向 上,市教委将实行弱项强健行动,强化学生上肢力量提升。

据市教委负责人介绍, 北京将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逐步增加学生单杠悬垂支撑和斜身引体项目,科学支持学生上肢力量提升,同时缓解学生脊柱侧弯和圆肩驼背等问题。 这些措施将在新学期全面实施,个别学校没有配齐高低单杠的,要求在年底之前配齐。

各区每年组织不少于10场“冠军进校园”活动

“体育八条”也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其中,北京将实施体育教师培训提升计划,到2027年底,各区要对体育教师轮训一遍。

此外,“体育八条”还为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机制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实施路径。 定期安排体校教练员和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每周指导学生开展至少1次专项训练, 并对体育教师进行专门辅导,每年举办至少一期“三大球”、田径、游泳等项目体育教师运动训练培训班。各区要每年组织不少于10场“冠军进校园”活动。

据了解,北京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周边的社区、公园、社会体育场馆合作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同时,各校要引导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与家长建立沟通机制,督促学生在校园和家庭科学开展体育锻炼。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出台文件体现出北京以学生身心健康为中心的改革理念,学校教育各项工作都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都要把学生身心健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综合央视新闻

图片

编选 | 杜小溪
监制 | 王子轩
更多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