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晒爱思PsyEyes
教心理学的唐映红老师个人专栏号。以心理学为基础诠释世间万象。只要有人,就有江湖;只要是江湖事,无不可用心理学来诠释、解答。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晒爱思PsyEyes

人民性 | “深夜撸串”有多安全, 印度包办婚姻就有多幸福

晒爱思PsyEyes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7-09 23:59

正文


 

  中国访美学者章莹颖失踪案,引起了国内舆论的极大关注和热议。其中,有评论者认为不能把中国人熟悉了的街头“深夜撸串“的安全感带到美国去,从而激发了关于中美两国比较,哪个国家更安全的争论。

 

  在我看来,这是很滑稽的比较。中国社会语境下民众所感受到的“安全”,与美国社会语境下民众所感受到的“安全”,怎么可以简单地进行比较?情境不一样,对象不一样,所表达或者反映的“安全”必然有着差异,乃至悬殊甚至截然对立的差异。

 

  这好比如果人们对于食物添加剂或者药物的常识了解得比较充分,那么就很容易明白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同样道理,如果人们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常识了解得比较充分,那么也就不难理解抛开情境做对比也是耍流氓。

 

  举个例子吧。我给学生上社会心理学的课程时,讲到爱情一章时,常举的例子之一就是比较美国社会爱情婚姻的夫妇与印度社会包办婚姻的夫妇在婚后的幸福感。这是一个很严肃的研究,两名印度裔的美国心理学家在美国社会和印度社会里分别用同一个幸福感测定量表来调查测试从结婚之初一直到结婚多年以后的夫妇们。得出的结论很有意思:印度以包办为基础的婚姻,尽管结婚之初夫妇的幸福感指数偏低,但随着结婚时间的推移,幸福感指数越来越高,并一直持续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美国以爱为基础的婚姻,新婚燕尔夫妇就有着较高的幸福感,但随着婚姻的延续,幸福感指数越来越低,并在大约2~5年后急转直下,掉到令人沮丧的低落水平。

 

印度裔的美国心理学家古普塔和辛格(Gupta & Singh,1982)对印度式包办婚姻与美国式的爱情婚姻进行了比较研究。

 

  要知道,印度式的包办婚姻迄今仍然是印度婚姻的主流。由双方父母敲定的婚姻下,夫妇俩常常只是在结婚前一天甚至当天才第一次互相见面。近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74%的印度受访者认为包办婚姻要优于自由恋爱的婚姻;而且事实上,印度婚姻的离婚率也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


 

  美国式的爱情婚姻中,夫妇俩婚前往往都谈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自由恋爱,确定彼此相爱才会缔结婚姻。虽然美国社会的离婚率远远高于印度社会,许多夫妇在结婚后的2~5年彼此就从相爱到心生罅隙以至于彼此所感受到的幸福感急转直下。

 

  能仅凭简单比较得出结论印度式包办婚姻比美国式爱情婚姻,哪一种更幸福,更值得追求么?不能。印度婚姻的“幸福”与美国婚姻的“幸福”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印度婚姻中的女性地位极低,根本没有婚姻选择的自主权。印度婚姻中的“幸福”是建立在社会比较和认知失调调整后的结果。当绝大多数身边的婚姻都是包办婚姻,自己所接受的包办婚姻也就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结果。没有自由的婚姻意味着年轻的新娘既不能自主地选择结婚对象,结婚后也不能轻易地离婚。当置身在一个难以逃脱的囹圄之中,只能越来越习惯,以及在习惯的过程中逐渐变得认同和喜欢桎梏下的生活。

 

  美国婚姻的“幸福”是另一回事,夫妇俩因为彼此相爱而自由地缔结在一起,如果“幸福”,那就是自己的积极、愉悦的感受以及主观上的满意,与社会他人无关。夫妇俩在共同的婚姻生活中有任何的罅隙,或者哪怕是细微的冲突都可能损害他们的“幸福”。夫妇俩有任何婚姻中的问题,都可以接受心理辅导和沟通指导;如果通过努力也不能令彼此感到满意,他们也可以自由地离婚,不会有任何压力。

 

  中国社会“深夜撸串”式的安全感,与美国社会基于自由选择的安全感也与此类似。

 

  中国业已建成覆盖城乡无处不在的社会网格化的治安综合治理维稳体系;人们出行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携带身份证以备查验,否则寸步难行;以及对任何枪支、刀具的严格管制,有效地遏制了城市里的暴力犯罪,使得城市居民能够安享“深夜撸串”的安全而不必担忧什么。从这次章莹颖失踪案件引发的舆论争议中,也看得出绝大多数民众一边倒地认为中国社会这样靠严防死守保障下“深夜撸串”的安全感,要好过美国社会基于自由选择的安全感。

 

  美国社会基于自由选择的安全感建立在美国社会特殊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之上。警察的权力受到严格的限制以至于只能配备小口径武器,而民众的持枪权利受到几乎无条件的保障,很轻易就能合法持有重武器。这就导致美国社会事实上暴力犯罪,甚至暴动相比于中国社会都相当容易。

 

  可是,正如美国人哪怕离婚率高,也不愿接受包办的婚姻;美国人虽然置身在几乎人人持枪的社会,也不愿意枪支被管制起来。中国社会的“安全”与美国社会的“安全”根本就是不同的意蕴,难以简单地比较。

 

  有意思的是,英国经济学人智库(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去年公布的2015年全球城市安全指数报告,通过同一个城市安全评价模型来对全球城市(大都市)进行安全指数的评定,美国社会与中国大陆社会各有5个城市评入全球最安全50个城市排行榜。其中,美国入榜的5个城市从高到低分别是:纽约(10)、旧金山(12)、芝加哥(16)、洛杉矶(17)、华盛顿特区(19)。中国入榜的5个城市从高到低分别是:上海(30)、深圳(32)、天津(34)、北京(37)、广州(38)。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评定的全球最安全城市(大都市)TOP50。

 

  从EIU的这个全球最安全城市评定排行可以说,中国社会与美国社会在“安全”上各有千秋。如果比较排名的话,美国社会的前五个城市的安全指数要优于中国大陆社会的前五个城市。不过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比较意义。

 

  既此,中国社会有中国社会的安全,美国社会也有美国社会的安全,二者还真不能简单比较。让美国社会像中国社会一样尝试建立严防死守的网格化维稳和严格的枪支管制,美国社会的安全就会顿时崩溃。反之,让中国社会像美国社会一样尝试放开枪支管制和严格约束警权,中国社会的安全也会顷刻瓦解。不同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当然有着不一样的安全观以及不一样的安全感。


  总而言之,中国社会“深夜撸串”有多安全,相似地印度包办婚姻就有多幸福。有74%的印度民众相信印度式包办婚姻带来的幸福才是真幸福;我估计有更多的中国民众相信中国社会“深夜撸串”的安全才是真安全。


美国持枪者“占领”华盛顿州议会大厦。


(本文为UC名家专栏约稿,未经UC许可禁止转载。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访问大鱼号专栏文章。



苹果手机专用扫码,谢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