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男儿国
十年蛰伏,一日破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ACK学习呀  ·  交易实战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男儿国

赚钱 | 做有趣的人,做无用的事

男儿国  · 公众号  ·  · 2020-11-23 20:04

正文

昨天一个读者加我微信,还没说话就先发了一张画,是他自己画的我的微信头像,画的很简练,寥寥几笔就抓住了神韵。

我问他画这个用了多长时间,他说一分钟。我又问他用多久练成这一分钟,他说二十多年。

他加我,是想让我给他点意见。他和几个朋友想办儿童画展,但是不懂宣传,也担心盈利问题。他很犹豫,不知道这件事值不值得做。

我问他热爱美术吗?他说热爱。

我问他特别想做这件事吗?他说特别想做。

我告诉他,去做吧!

人生分很多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我现在的认知是:为热爱的事拼尽全力,就是最值得的事。

我觉得,并不是把一件事做成了就是值得,没做成就是不值得。很多事的收获都不在当下,但是你不能说这件事就是没有收获。

跟大家说两件我做过的“没用”的事吧~!

前几年团购和外卖模式刚火起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想成为风口的猪,我和几个朋友也蠢蠢欲动,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一起做一个外卖平台。

为了研究透这个行业,我们连着吃了1个月的外卖,把商家、外卖员、用户,三个群体的心理都研究透之后,我们集众家之长,避众家之短的外卖APP,终于横空出世了。

我们选了大连这个不大不小,不南不北的城市做试点。

可是现实总是很残酷,一上来就给我们当头一棒。项目进行的很不顺利,我们在开发APP时所注重的那些细节,用户根本就不在乎,用户只关心一点,便宜吗?

所以我们改变策略,不再纠结程序上的用户体验,因为想获取大量用户,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一招,让用户觉得便宜。

但问题是商家不愿意便宜啊,怎么办?

我们就只能从服务费上给商家减免,其他的APP收20%的服务费,我们只收11%,这招效果很好,用户数量很快就上来了。

我们又在APP内设计了裂变活动,用户推荐新人来下单,两人都可以得无门槛红包,方法没啥创意,但效果非常好,新用户注册量翻倍的增长。

但是表面火爆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在白忙乎,根本不赚钱。因为服务费收得少,推广上花钱又太多。最后只有赚工资的员工能赚到钱,我们六个股东啥都没剩下。

而且我们到其他城市考察,发现美团和饿了么已经势如破竹,各种小型的团购和外卖平台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那时正好一直有人想买我们的平台,我们选了一个比较有实力的,在当地开连锁超市的老板,我跟他讲想靠这个赚钱有点难度,如果是想获取用户还可以。

他说要的就是用户,他要把我们的平台跟他的线上超市整合。

合作谈成。

我们总算见到回头钱了,虽然没赚多少,但至少大家投资的本钱都收回来了。

这个项目从准备到放弃,前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当时感觉像是白折腾一场,后来想想,其实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一共是6个合伙人,5男1女,都是多年的好朋友,大家等于是在一起玩了一年。

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工作就是这样,整天哈哈哈,累也开心。

这个项目结束以后,大家各回各家,都回归到自己熟悉又枯燥的生活中。

第二年,大家心又像长了草,合计再攒个项目,其实就是找个理由大家一起玩。

我们合伙人中有一个是混血,中国人的身高,美国人的脸。他在中国是美国通,在美国是中国通。外卖平台卖掉以后,他一直在亚马逊上做外贸。

他提了一个项目,去美国做外卖app。

互联网行业,一开始我们都是学美国,但是这几年不同了,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很多技术我们已经远远超越美国。把一些国内有优势的东西拿到美国,说不定会有淘金的机会。

几个臭味相投的人,又是一拍即合。

混血又在美国找了一个金主,金主负责资金和公司管理,我们负责程序开发和运营推广,我们投资10%,占30%股份。

坐飞机去美国的时候,还闹了个笑话。

合伙人中有一个哥们恐高,从来不敢一个人坐电梯,不要说坐飞机,连飞机场都没去过。平时在国内到处跑全是做高铁,我们出发之前,他一直在网上查如何做火车去美国,大家开玩笑说,等你坐火车到美国,我们都回来了。

没招了,硬着头皮订了机票。

第二天,去机场的路上就开始冒汗。

过了安检,我们先上的摆渡车,在摆渡车上,这哥们一直攥着拳,不敢睁眼。

下摆渡车的时候,他长出了一口气,故作镇定地说:这么快就到了,坐飞机也没啥可怕的啊!

在得知还没上飞机之后,他腿都要站不住了。

当时是9月份,外面特别热,飞机里空调开的很低,这哥们一上飞机就开始哆嗦,也不知道是冻得还是吓的,反正他自己一口咬定是冻的。

为了更让人信服,他还叫来了空姐,让空姐给他拿一件毛衣。

空姐当时就懵了,告诉他没有毛衣。

他指了指我们一起的一个姑娘说,她披在身上的那件毛衣,不是你刚才给她的吗?

我们几个哈哈大笑,姑娘回头说,大哥,这是毯子。

我们到美国的第三天,就知道app的事干不成了。

本来以为中国的外卖行业领先于美国,咱们过来是想拉美国兄弟一把,带领他们共同奔小康。可没想到,人家不但不领情,还说咱们没有底线。

在跟美国金主见面以后,我们说了大致的推广方案,其实这些东西我们太擅长了,砸点钱拉新用户,玩玩用户裂变的套路。在国内,充分利用人性中的弱点,是最普遍的营销手法,没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是人家美国大兄弟不同意,说这样太不尊重用户了,他想做的是一家伟大的公司,而不是无底线的利用用户,把用户当工具。

其实也不光是观念上的分歧,我们还观察到,他们那边的人,生活习惯跟我们完全不同。

我们中国人经常开玩笑说,世界上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午吃什么。但是美国人吃午餐并不像我们那样纠结,不管是上学的还是上班的,一个凉三明治就把午餐打发了,哪像咱们又是炒又是炖的。

而且,他们也并不是没有外卖,其实他们的外卖服务比我们要早得多,大型快餐店基本上都提供外卖,不同的是他们大多是店员自己送餐,而且用户都习惯打电话定外卖。咱们国内可能是移动支付太方便了,所以几乎没有人会用电话订外卖。

回来之前,我们考察了一下葡萄酒,我们待的地方是加州,正好那里的纳帕谷是美国最有名的红酒谷,就跟我们的茅台镇一样,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厂。

这次事虽然没干成,但是回来的时候大家还都是乐呵呵的,绝对的没心没肺。

其实大家都没指望真的靠这件事赚钱,当然能赚到更好,本质上还是几个老男人以考察项目的名义一起出去放放风。

很多事就是这样,表面上看,所有的准备,所有的努力,最后好像都白做了,全都变成了没用的事。

但是其实人这一辈子能干的有用的事太少了,反而是那些没用的事,慢慢积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你能拿得出手的能力。

现在看来,我们这几个小伙伴,通过那两年的瞎折腾,都是有所收获的。

比如我们合伙人里面的菲,她是我们这个团伙里唯一的女性。

现在是美籍了,当时我们去美国时还不是。

她长得比所有明星都漂亮,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相当于当年的金喜善+周慧敏,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喜欢这种类型了,但是她对80后的杀伤力,绝对是原子弹级别的。

她一直管我叫死党,在美国的时候,她跟我聊她的事业,当时她在国内做直销。我建议她去做快手,她本身会跳舞,其实会不会跳舞也不重要,就靠脸吃饭,这个时代靠脸吃饭一点都不丢人。

我帮她策划的快手,就是一个定居美国的中国单身美女,直播的时候一定要把中国话说的蹩脚一点,这样会有一种高级感,跟别的美女主播都不一样。

做网红,“不一样”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力。

现在,她不仅赚到钱移民美国,还开了公司,做食品和保健品。

现在那边疫情严重,同行很多都倒闭了,但是她靠在快手上直播,以一人之力,就能养活一公司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