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职场说
聚焦医生职场,洞察职业风云。我们致力于为广大医生提供最全面、最实用的职场指南。关注科研职场说,让您在医学的职业道路上不再迷茫,一路畅行。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职场说

三明医改拟全国推行,医护人员将面临更重负担与收入缩减?

科研职场说  · 公众号  ·  · 2025-01-09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近期,健康中国发表《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三明医改成焦点,其薪酬创新引关注,虽有成效与争议,但为解决医疗资源失衡探了路。



近期,健康中国发表《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将三明市的医疗改革经验推上了风口浪尖。特别是他们在医护人员薪酬体系方面的创新,受到了广泛关注



三明市的医改核心在于如何解决医疗资源的三角不平衡问题,即应对巨大的患者需求,控制高昂的医疗成本,以及合理分配有限的医护资源。


医疗改革的背景与挑战


三明医改一开始便以解决大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目标是在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前提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还要保障医务人员的薪酬合理性。


然而,在现有财政预算的约束下,即便改革之心再坚定,实现这一愿景也绝非易事。要有效应对庞大的医疗需求,必须从薪酬分配机制的根基开始调整。


从2021年起,三明市开始引入了一种基于健康绩效的全员岗位年薪制度。


这一制度直接将医生的基本年薪与其岗位职责挂钩,其绩效年薪则主要依据每个人的考核结果。


通过这种机制,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激励,资源配置也变得更加合理化。


政策的直接效果显现在医疗从业者的收入上:从2011年的人均年收入5.65万元,到2023年跃升至19.56万元。


薪酬改革的模式与挑战


尽管薪酬提升显著,但这一复杂的分配机制在实际执行中不无波折。


尤其是打破医务人员薪水与科室收入直接挂钩后的分配方式,引发了对各科室间收入不均的质疑。


这迫使医务人员不得不更加重视服务质量和医疗结果,而不仅仅是经济利益。


在医院的走廊上,许多医生对改革有着不同的看法。尽管名义上年薪似乎可观,但出于诸多扣除项的存在,如社保公积金等,实际到手的收入远低于理想。


有的医生表示,改制后的薪资不及他们理想薪资的60%至70%,更有甚者对年终分红望而却步。


这种分配方案和绩效考核的潜在不公平,激起了一部分医护人员的离职想法,甚至使一些人转而投向私人诊所或他地工作。


正面声音与革新希望


尽管如此,年轻一代的医务工作者中仍不乏支持者。他们认为年薪制的引入有效规避了灰色收入渠道,收入结构因此得到了规范化。


这种改革为初入职场的年轻医生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经济保障,并打开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他们指出,基于医保报销的医院系统可提供性价比较高的医疗服务,无论是手术费用还是日常病例管理,改革都展现出了它的积极效应。


结语


总的来说,尽管医疗改革过程中挑战重重,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在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


三明市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扎实、健康的医疗体系的构建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在创新与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完善。


随着医疗卫生政策的推进,我们看到了众多医护人员的坚守与辛勤,他们努力尝试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这一艰苦而漫长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在关注体制变革带来的挑战的同时,心怀对未来改善的期许。


如何解决医疗资源的三角不平衡或许将成为未来医疗改革的核心课题。


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与不断优化下,未来的医疗环境将迎来更加合理的人才待遇和资源配置,为公众带来更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